文档详情

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探析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38KB
约4页
文档ID:302116586
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探析_第1页
1/4

    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探析    【Summary】目的:探讨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10例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观察组205例,基于传统中医方法治疗,口服中药,为期六周;治疗组205例,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调理治疗,在口服中药的同时,展开治未病措施结果:在功能性肠胃炎、慢性胃炎及脂肪肝的干预治疗中,治疗组的功能性肠胃、慢性胃炎及脂肪肝病的治愈率分别是82.1%、62.4、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28.9%、14.8%,P<0.05,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得分(83.62±1.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77.56±1.45)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具有良好的综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28A1007-8231(2018)28-0330-02“治未病”始于《黄帝内经》,在五千年的临床实践及理论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治未病”涵盖了所有未病、欲病和已病等阶段,是防范于未然的医治思想,也是中医传统健康医学文化的核心理念,代表着中医的特色和精髓在中医看来,脾胃乃后天之本,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等理论,充分说明脾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老年人抵抗力下降,慢性脾胃疾病高发,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笔者基于临床实践,以我院41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作如下具体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基于研究所需,将纳入研究的410例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5例,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调理治疗;观察组205例,基于传统中医方法治疗调理治疗之前,所有研究对象均脾胃虚弱,有一定程度的脾胃慢性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调理疗法:中药口服: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疗程6个月方剂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治疗组中医药治未病在中药口服的基础之上,展开治未病措施治未病基本措施包括:(1)健康教育:进行脾胃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进行疑难问题解答:(2)指导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3)针灸保健:艾灸足三里,每天1次,一次30min;(4)运动锻炼:引导老年人适当锻炼,参与广场舞、健身操;(5)老年人患慢性脾胃疾病,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

为了更好地配合治未病调理治疗,展开了心理指导1.3疗效评价(1)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在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脂肪肝的患者人数;(2)通过自评表(满分100分):睡眠、心理、饮食等状况,比较生存质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采用t检验;症状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脾胃状况在功能性肠胃炎、慢性胃炎及脂肪肝的干预治疗中,治疗组的功能性肠胃、慢性胃炎及脂肪肝病的治愈率分别是82.1%、62.4、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28.9%、14.8%,P<0.05,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具体详见表1表1脾胃状况比较3.讨论脾胃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老年人脾胃出现受损,则会导致机体难以正常的升清降浊,出现浊阴不降,清阳不升的情况从实践研究来看,老年人脾胃虚弱、受损,往往会导致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亚健康表现,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强化老年人脾胃中医要调理,能够增强免疫力,提高生命健康质量在研究中发现,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能够有效治疗老年人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及脂肪肝等疾病。

治疗组的功能性肠胃、慢性胃炎及脂肪肝病的治愈率分别是82.1%、62.4、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28.9%、14.8%,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科学有效的中医药调理治未病,能够有效治疗老年人的慢性脾胃疾病通过中医药调理治未病,减少慢性胃炎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促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开展科学保健养生生命质量的提高,对于老年人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中得出,通过脾胃治未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治疗组患者的六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评价得分(83.62±1.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77.56±1.45)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通过中医药调理治未病,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及心理健康教育,让老年人保持了良好的生活状态加之中医药调理,让已病、欲病都得到有效防治,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体现出脾胃在治未病中的价值作用Reference】[1]陈芳,陈偶英.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6,12(6):203-204.[2]仲静.中医药调理脾胃在“治未病”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23(8):91-93.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