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为小米最终谁能称雄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13KB
约5页
文档ID:13321729
华为小米最终谁能称雄_第1页
1/5

[IT 风云] 国内市场诸侯混战,华为小米最终谁能称雄--有兴趣国内智能市场现状天涯楼主:emouse2010本文纯属一时兴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本人文笔也不咋地,写的也比较随意,如有错误欢迎指正,有啥意见欢迎交流原创文章,转载注明 emouse 的技术专栏这个文章之前发过,这次换个题目看看适不适合天涯的口味,欢迎交流有问必答!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数码爱好者,对电脑这些数码产品关注较多,由于又是穷学生一个,所以对国产关注的更多,因此这里闲谈一下我对国内智能市场的认识,有兴趣的可以交流先说说国产,说到国产,自然避不开中兴华为,这两家在通信领域是死对头,在智能领域竞争也挺激烈,但是有个共同点,那都是通过运营商定制 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的,这一点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都是相似的中兴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 V880 了,从最初的沃达丰定制的橘子版,到什么西班 牙版、软银版,这款最终卖了 800 多万台,也着实让中兴火了把,国内带的联通定制就不是很厚道了,RAM 缩水为256M,但是 3.5 的电容 屏,800*480 的分辨率以及还算不错的做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千元级无出其右我的第一款安卓机就是 V880,从 V880 以及后续的机型可以看出中 兴在智能领域的策略,首先和华为相比中兴的策略过于保守,很多产品中规中矩,以至于当时很长一段时期大家都出了中高端,芯片也早换成 8255 或者 更好的了,中兴的仍然用的是 7227。

不过中兴的有点在于配置相对均衡,另外就是系统优化的也还不错,BUG相对较少,V880 卖了那么多,没有啥大的问 题,这在安卓机里面是不容易的目前中兴也在逐渐转型,不过体现的还不是很明显,具体表现还是值得期待的华为的表现则相对激进一些,这个也是华为狼性的一面,华为在领域动作频频,华为首先走的也是定制机路线,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低端的印象,所以去 年华为当时主推了远见、荣耀等中端系列,远见系列去年听的挺多的,名字也霸气,本来以为是华为主打的高端系列,然而估计定位不是很合理,亮点又不是很突 出,价格也没啥吸引力,导致没啥反响,几个月过去就销声匿迹了,最近突然蹦出来个华为玉兰花,一看不就是远见换个马甲么,这就变成主打女性市场的玉兰花 了,从威武霸气的远见突然转身一变成为婉约端庄的玉兰花,这个转变还真是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不过变为玉兰花后,价格亲民了倒也不错,但是远见这个系列估计 是毁了荣耀一开始宣传的没有远见的多,但是火爆程度还不错,配置中上,做工不错,固件更新也给力,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是华为的主打,看看华为终董事长余承 东的微博就知道了,作为中端主打,荣耀做的还算成功从 2012 年开始,华为开始大力宣传最薄的 Ascend P1 S,我也看了华为这款设计过程相关的文章,也许很多人认为追求那点厚度没有必要,这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追求的不是厚度,而是追求华为在工业设 计领域设计水平的最大化体现。

所以如果能一鼓作气,真正搞一个代表业界最高水平的设计,哪怕很快就被别人超越,也能体现自己的实力,提升品牌的认可程度, 当然在宣传上也更加有利 我现在用的是华为 U8800+,没办法,穷啊,只能穷折腾通过这款我想说说对华为的一些看法和认识,上面已经说了华为的远见、荣耀和玉兰 花,这儿从我用的这款说说华为的问题吧,首先华为一开始走的也是性价比的路线,这个是肯定的额,走运营商定制的成本肯定是严格控制的,U8800+用 的是高通 8255 的处理器,这个处理器和三星 I9000 等一大堆两三千的机器的处理器是一样的,加上 512 的 RAM、8G 的 ROM 这款性能上没的说, 一千出头的价格可以说是极具性价比,配置上基本可以把三星、HTC等两千价位的机器秒出几条街,那么问题呢?以成本为导向的设计,自然不能对品质要求太 多,这款最开始就存在屏幕跳跃,低亮度闪烁,漏接 ,屏幕漏光等一一些问题,不过好在官方一直在努力解决,这点是值得认可的,虽然目前的固件仍然很不理想,说好了的 4.0 固件还不知猴年马月,但是仍然 无法掩盖这款机器极高的性价比和非常高的可玩性有了一定的用户基数以后这款机子的第三方 ROM 可谓是大爆发,MIUI 、乐蛙、魔趣、CM、乐众等众多第 三方 ROM 均有移植版本,这也是我手中这款机器仍然存在的主要原因。

从这款机器我和中兴的做了个简单对比,华为的相对还是比较激进的,但是稳定性不如 中兴,很多机器(包括荣耀)有些问题比较集中国内厂商我还是比较认可华为的,之前认为华为转型的较早,但是昨天着实让我郁闷了一把下面是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的微博截图,先看看图我再说郁闷在什么地方呢?通过之前对华为的关注,我认为华为已经有明确的定位了,并且已经开始转型,转型表现在高中低同步走,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这块 在后面我还会在说说简单的说就是不在单纯的给运营商做,不再单纯的以成本为导向,开始注重高端品牌形象塑造和中端产品的设计更为具体的就是通过 Ascend P1 这样的高端旗舰机型,展现华为卓越的设计水平和精湛的做工,改变大家对华为普遍的低端形象,通过荣耀等中端机型优良的做工、合理的价位,改变华为过去 受成本控制,导致性能普通,做工一般的形象通过 U8800+、C8650 等一系列高性价比的定制机提升市场占有率国内品牌要想做好,低端做市场, 高端做品牌,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然而看了这个微博不禁郁闷了,联合其他几个微博看了一下,难不成华为高层连叫不叫华为都没弄清楚?联想到最近华 为有出了个 Ascend G300 1000 左右的定制机,顿时让我郁闷了,很多网友回复的观点都很明确,高层怎么还在这个问题上征求意见呢。

华为已经成为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品牌,管他是 B2B 还是 B2C,这个民族情结是有的,大家也都认可的,虽然在这块还仍然有低端的形象,但是可以通过系列进行区分和定位啊,竟然还想了个名字叫华 昇,干脆叫华佗好了,更响亮所以通过改名字来脱离低端形象,我认为不可取,虽然吉利汽车弄个霸气的子品牌叫帝豪,但是三星、LG 也都是混在一起的,也一 样不影响品牌形象上面已经有过介绍,通过 Ascend、Honor、千元定制机(可以叫 Sonic)形成高中低档的定位,形成各自系列的特色,(还有那 个 G 系列已经是定制机了千万别叫 Ascend 系列了,别毁了这个系列的招牌,就像联想,啥都叫 lephone)这样才能改变华为在终端这块的低价形 象,同时又充分利用大家对华为品牌的认可,提升品牌形象顺便提提我对品牌的看法,通过我对这块的观察,有点愚见不知各位是否认同,在消费电子领域,特别是国内市场,如果想做大做强,市场占有率和品 牌营造同样重要,低端做市场份额,高端做品牌,中端和高端做利润,缺一不可这一点在目前的市场可以得到验证的,苹果是个特例先不谈,诺基亚 虽然影响力逐渐减弱,也一直推出一百多的黑白屏,但是仍然不影响大家对他的品牌认可度,出个四五千的旗舰大家仍然会买,而 OPPO 当初也算是攒足 了劲,下了血本弄个 Find ME,我觉得配置做工都还不错,还大出血请了莱昂纳多代言,结果就因为卖了 2000 多大家认为 OPPO 疯了,结果这款也是很悲剧的,等到啥小米出来后 OPPO 就哭了。

其实这个与 OPPO 步步高(这哥俩是一家)的营销策略和针对群体有关,智能很流行的时候,一个 JAVA就能卖一千多,我们所谓的 主流很不认可,出了智能后仍然得不到认可但是这俩也是各大卫视广告最为疯狂的,所以人家针对的压根就不是我们这种群体,过年回家,在外面打工的那些 人回来,特别是女生,很多人用的就是 OPPO、步步高,通过广告的轰炸和店面的渠道推广,这类还是有他们的群体的,毕竟有多少人呢买还管用的 是啥处理器,RAM 多少?分辨率多大?还去论坛逛一圈看看评测的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文化程度略低(没有鄙视的意思啊)或者对数码方面没有太多了解的,对 这类产品还是认可的,就像很多打工的女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虽然现有的状况不影响他们继续大规模的打广告、烧钱,但是这种方式注定他们无法跻身国内一 流厂商,他们的市场仍然有局限性另外一个例子是 HTC, HTC 在 2011 年的时候很猛,但是不清楚为啥到 2011 年第四季度就不行了,发展乏力,我也看的不太明白,但是 HTC 早已树 立一个高端品牌形象,这一点 HTC 算是成功的, 2000 多的也就我上面说的 V880 的配置,但是一样不影响它卖那么贵,大家对这个品牌还是认可的,但 是定位的高端已经收到了三星和苹果的夹击,近四千的很多人选择直接买苹果去了,近三千的很多人又选择三星去了,两千多的大家一看还不如国内小米魅族之 类的,于是 HTC 郁闷了。

不过 HTC 也在转变,一向以高端著称的也开始跻身千元机市场,HTC 也开始高低端并行的战略,最近新出的高端 One X 四核和在 HTC 中已经很便宜的 2000 不到的 One V,HTC 的这一步调整我认为是正确的,但是能否成功还得待市场检验与 HTC 相当的是摩托,昔日的霸主被谷歌收购后倒是没见太大的变化,摩托最近也 加入千元机行列,虽然其配置和国产的千元机还有差距,摩托当初的里程碑可谓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称经典,后来又重新推出当初使其辉煌也同样使其衰落的刀 锋系列,只是表现只能说一般最近摩托的智能机竟然也开始上联发科的芯片了,这让我不由震惊了一下,不过普通消费者又有多少会在意用的芯片呢,只要性 能可以,做工不错,其他的关系也不大,至于联发科稍后再详细说说说到国产机,绕不开的是魅族和小米,这块和多人争议较多,煤油和米粉也经常互喷先说魅族吧,首先我觉得一个公司能有这样的魄力用心做产品是值得肯定 的,这一点正是魅族比小米可贵的地方魅族走的是精品路线,猫着两年弄了个 M8 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在使用联发科解决方案的山寨机横行,自己之前 MP3 做 的又那么不错的情况下,能毅然投入那么大精力搞出个 M8 我觉得很不容易,不过虽然不到两千的售价,但是当时毅然穷的买不起。

M9 虽然存在发热等情况,表现一般,但是感觉这是一个挺有气节的一个公司,有自己的原则和追求,这一点是需要国内这些浮躁的厂商学习的魅族 MX 2399 的售价我觉得性价比不错了,MX 四核的这三星自家的已经上市了,应该也快了,毕竟用人家的U,总得人家自家产品先用了至于小米,同样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尤其是值得华为学习的,人家是用做互联网的方式来做,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能够把自己的东西推广出去是很重要 的,而小米就很巧妙的把它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把每一个能够利用的地方都给宣传出来了,从这一点来讲它是成功的虽然小米产能有限,导致大家都认为搞饥饿营 销,所以什么限时抢购,吊大家的胃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款的生命周期那么短,谁没事撑的那么吊人胃口啊,但是这也一直保持了大家对它的关注度,从 营销与推广的角度,小米值得中兴、华为这些较为传统的公司学习最后谈谈联发科,联发科在 07、08 年的时候可谓盛极一时,这种高集成度的解决方案对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联发科把这种模式发挥到极致,大街 小巷,大叔大妈拿着两三百的一样照照相,听着凤凰传奇,这样的模式让联发科赚翻了,但是也打下了“ 山寨”这个品牌形象,至今,很多人仍然把联发科认为 是山寨的代表,如果哪家的用了联发科的方案就觉得是堕落了,有得必有失这也没办法。

在由 2G 向 3G,又功能型向智能型转变的过程中联发科慢了 半拍,这半拍慢下来最爽的当然是高通,好在联发科已经慢慢调整过来,当初联发科的失误在于押错了宝,没有料到安卓的崛起,做的是windows mobile 的方案,同样栽跟头的还有华为海思,所以那阵子淘宝上几百块的多普达S1 多了去了,用的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