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唐诗宋词诗歌意象青山(一)常象征故乡v“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v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 v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 v“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已《送休师归长沙宁觐》) v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v友人虽然可以回到故乡,可是田园庐舍已成一片废墟,所见也惟 有青山如故,迎接游子的归来青山白发的颜色对比极为净洁醒 目,含蓄地表达了重回故乡的喜悦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二)青山以其万古长存,暗含时间的因 素 v“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v 《临江仙》 v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v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与凡人消失净尽,是非成败转头 皆为空幻;夕阳无数次映红天空,惟有青山在大地上依 旧绵延相比之下,人的身形渺小得仿佛沧海一粟,人 的生命短暂得如同电光石火,饮酒笑谈的放达之中,终 有一丝抹不去的苍凉 (三)成为诗人栖息身心的家园 v“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v“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白居易《九年十 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 一片从容,十分自在。
v“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v“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v“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 v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v “青山淡如故人,何可经时不相见”(清代诗人查慎行 《 入兖州境望徂徕山》) 在伤口中最频繁地提到青山意象的当属宋代词人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生 查子·独游西岩》)连绵青山似乎欣赏高洁之人,有心和他交谈;词人想招青山来到身 边,青山无动于衷,他只好自己搬到*山的溪边居住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 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 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 辛弃疾此时被投闲置散 ,徒伤老大,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的朋友,只好把青山当作知 已作者把自己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宁愿落寞,不与*人同流 合污的高洁之志他非常喜欢使用“青山”一词,而且喜欢用“妩媚” 来形容青山,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青山意象极富于人情味儿,甚至带有几分幽默之感 (四)表达别时之难,别后相思v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行逐臣君更远,青山 万里一孤舟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 长相思》)v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 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友人的身影如飞鸟从泪眼中消失,青 山依旧伫立眼前,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离,倍添伤感与惆怅 v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v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v 送柴侍御 王昌龄v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v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