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题型介绍教育学考试题型介绍考试题型介绍一、试卷总分:100 分 二、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三、试卷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因为各个省市单独出题,而且每年的出题者也不尽相同,故不同省市、不同年份的考试卷面题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范围通常都是在以上几种题型内 四、各种题型介绍及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从 A、B、C、D 四个选项中选取一个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一般每题 2 分 【真题举例】(2006 真题) 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多智网校试题解析:B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体系上与《普通教育学》也大不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 从多个选项中选出多个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近年已经较少出现) 【真题举例】(2004 真题) 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多智网校试题解析:ABCDE 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等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这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生物起源说的批判 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三)填空题 通常考查的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要求关键信息一定不能记错真题举例】 (2009 真题)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____ 多智网校试题解析: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这里考查的是教材上的原话,见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个知识点“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的两个小标题。
对于这样的关键知识点,必须抓住关键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四)判断题 考查零碎的知识点,或者根据某些知识点推论出一种观点,要求判断正误 【真题举例 1】 (2009 真题) 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 多智网校试题解析:√ 这是第一章第一节中的一个知识点“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的第五个方面,属于必须识记的知识点 【真题举例 2】 (2009 真题) 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 多智网校试题解析:× 这是对第八章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的班级授课制和分组教学的优缺点进行简单比较得出的轻率结论,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有固有的优点和缺点,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比另一种优越,而是需要结合起来实施 (五)简答题 通常是对书上较大块的知识点的识记状况的考查,答题时不必苛求与教材上的字句一模一样,但基本观点不能错,关键词不可少真题举例】 (2009 真题) 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多智网校试题解析:教育和生产力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力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成的发展与改革 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手段 第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六)论述题 要求针对某一个问题或命题进行阐释,一般需要结合自身经验或实例进行说明注意:1、答题要条理化,即分段、分点书写,每段都有标题和标号;2、按照题干中的问题或命题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的体系顺序进行论述;3、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真题举例】 (2009 真题) 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一下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多智网校试题解析: ⑴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 “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⑵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⑶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 (七)案例分析 要求对提供的案例材料进行分析和评价,有的题目会指出要求分析的角度,有的则不限,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到分析的角度,一般来说,能从越多的角度分析越好但也要强调条理清晰,既能够凸显关键信息,又使得卷面比较整洁,得分会更高 【真题举例】略 五、听课要求: 因网络授课时间相对面授要短,每节课程的知识点又比较多,建议大家在听课之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能用一本笔记本把整理好的知识点抄写一遍,然后随身携带,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复习,效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