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综合真题卷基础版-含详解评分: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简介]:[备注]:本套试卷为全真模拟练习题,同时附有题目答案和解析,可供考前复习巩固使用第1题: 根据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那么该商品的价格将会?A. 上升B. 下降C. 保持不变D. 不确定[试题解析]: A. 上升根据供求定理,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升第2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 A. 政府 B. 企业 C. 市场 D. 需求[试题解析]:C. 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它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商品和服务从供给者流向需求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3题: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某企业的产量从10单位增加到11单位时,总成本从250元增加到300元,则该企业此时的边际成本为多少?A. 50元/单位 B. 60元/单位 C. 70元/单位 D. 80元/单位[试题解析]:A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边际成本=(300-250)/(11-10)=50元/单位。
第4题: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 它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B. 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C. 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D. 政府可以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试题解析]:ABCD.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在短期内,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降低失业率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长期看,由于工资和物价具有刚性,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政府可以通过观察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置和形状,进行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第5题: 2. 在IS-LM模型中,如果LM曲线保持不变,IS曲线向右移动,这将导致哪种结果?A. 利率下降,收入增加 B. 利率上升,收入增加C. 利率下降,收入减少 D. 利率上升,收入减少[试题解析]:A. 利率下降,收入增加在IS-LM模型中,IS曲线表示货币市场与实物市场的均衡关系,LM曲线表示利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当IS曲线向右移动时,意味着在给定利率水平下,投资需求增加,从而增加了对产出的需求,因此收入会增加;同时,为了满足新增的投资需求,货币需求也会增加,这就需要降低利率来吸引更多的货币供给,所以利率会下降。
第6题: “乘数效应”在经济学中是指?A. 投资增加导致收入增加,进而带动消费增加B.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税收增加,进而带来更大的政府支出C. 利率降低导致投资增加,进而带动就业增加D. 消费增加导致生产增加,进而带动就业增加[试题解析]:A. 投资增加导致收入增加,进而带动消费增加这是“乘数效应”的基本含义它指的是一个变量的变动会导致其他相关变量以倍数的方式变动,从而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深远影响第7题: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 商品价格上升 B. 消费者收入增加 C. 替代品价格下降 D. 预期价格上涨[试题解析]:B. 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消费者愿意在每个可能的价格下购买更多的商品,这通常发生在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口味改变或者替代品的价格上升时而商品价格上升或预期价格上涨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第8题: 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A. 技术进步B. 资源增加C. 天灾导致资源减少D. 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试题解析]:C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如果天灾导致资源减少,那么就无法生产出以前那么多的产品,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向内移动。
第9题: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种现象被称为( )A. 经济一体化 B. 经济全球化 C. 经济多极化 D. 经济多元化[试题解析]:B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第10题: 在开放经济中,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不包括以下哪个项目?()A. 经常账户 B. 资本账户 C. 外汇储备 D. 官方储备[试题解析]:C本题考查国际收支的内容在开放经济中,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官方储备,而不包括外汇储备第11题: 凯恩斯学派认为,造成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是?A.技术和创新的变化 B.投资的波动 C.消费的波动 D.货币供应量的波动[试题解析]:B. 投资的波动凯恩斯学派认为,经济周期主要由投资的波动所引起当投资者对未来预期乐观时,他们会增加投资,这将刺激经济增长;反之,如果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悲观,他们可能会减少投资,这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第12题: 下列不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A. 土地租金B. 厂房设备折旧C. 研发投入D. 原材料费用[试题解析]:D,原材料费用。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土地租金、厂房设备折旧和研发投入均属于固定成本;而原材料费用是随着生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因此不属于固定成本第13题: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标包括( )A. 经济增长 B. 充分就业 C. 物价稳定 D. 国际收支平衡[试题解析]:ABCD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一般认为,主要有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第14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列关于这两个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B.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C. 碳达峰的目标是要在2030年前后使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D. 碳中和的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从而降低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试题解析]:A选项错误,应该是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B选项正确,符合定义;C选项错误,应该是要在2030年前后使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D选项错误,应该是要在21世纪末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B第15题: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5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万元,销售价格为4万元/件要实现盈亏平衡,该企业的销售量至少应为多少?A. 1万件B. 2万件C. 3万件D. 4万件[试题解析]:C根据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代入数据得,盈亏平衡点销售量=5/(4-2)=2.5万件由于销售数量必须为整数,所以选项中最接近的答案是C,3万件第16题: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企业自主经营 B. 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 C. 国家计划调节 D. 宏观调控管理[试题解析]:C. 国家计划调节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基本特征包括企业自主经营、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以及宏观调控管理等第17题: 宏观经济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以下不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的是( )。
A. 充分就业 B. 经济增长 C. 国际收支平衡 D. 社会福利最大化[试题解析]:D. 社会福利最大化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社会福利最大化虽然也是政府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并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第18题: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短期成本曲线中的停止营业点?A. 平均总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B. 总固定成本等于零C. 平均可变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D. 总成本等于总可变成本[试题解析]:本题答案为B在短期成本曲线上,停止营业点是指企业即使生产也亏损的情况,即总收益低于总可变成本时,企业将停止营业此时企业的总固定成本已经无法通过生产活动得到补偿,因此总固定成本等于零第19题: 2. 通货膨胀的发生可能由哪些因素引起?A. 需求拉动B. 成本推动C. 结构失衡D. 货币供应过多[试题解析]:ABCD. 以上四个选项都可以引发通货膨胀需求拉动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成本推动是指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结构失衡是指某些部门或行业的需求过旺,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并带动其他产品价格上扬;货币供应过多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
第20题: 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能引起()A. 价格水平下降或通货紧缩B. 利率上升和投资减少C. 储蓄增加和消费减少D. 总需求增加和通货膨胀压力[试题解析]:D,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降低税收、增加政府支出等措施,这些都会导致总需求增加,如果总供给无法相应增加,则会导致物价上涨的压力增大,即出现通货膨胀第21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中,关于货币需求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B. 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C. 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 D. 货币需求与价格水平成反比[试题解析]:答案:C解析: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一般来说,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关系,即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付商品和服务下列关于经济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B. 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表示 C. 经济增长意味着社会产品总供给量的增加 D. 经济增长就是指物价水平的上涨第22题: 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错误的是(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通常出现在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水平普遍上涨C.结构性通货膨胀源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D.在混合型通货膨胀中,工资增长往往会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压力[试题解析]:C.结构性通货膨胀源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成本提高导致价格上涨而引发的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使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它并不是源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第23题: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A. 投资项目放弃的最高收益B.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全部资源总价值C. 投资者必须支付的最低收益D. 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差[试题解析]: A. 投资项目放弃的最高收益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第24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xxx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是( ) A. 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