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企业参与公共事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87KB
约3页
文档ID:538845523
我国企业参与公共事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1页
1/3

我国企业参与公共事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S3作者:赵晓倩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8年第4期文/赵晓倩企业参与公共事业能够有效弥补政府投资不足和效率低下的不足,打破政府对于公共事业 的垄断,大大降低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我国在大力推广 PPP 服务以来 公共事业民营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企业参与公共事业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比如政府责 任缺失,企业公益性不强,企业运营公共事业存在经营性风险而影响公共事业的稳定性等问题 本文根据我国国情,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公共事业是依靠分工与和合作推动起来的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 民间自发,经济因素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企业参与公共事业不仅有利于提高经 济运行效率,降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打破政府垄断性经营所带来的弊端,还能给企业自身带 来良好的信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优化企业运行效率,提升员 工的素质和责任感,有利于企业健康运行我国推动企业参与公共事业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 题:一方面是政府责任缺失,面对企业供给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企业公益 性不强,过于注重盈利,可能会降低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

国外企业参与公共事业的经验一)国外企业早期参与公共事业的历史实际上,私有化资本参加公共事业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事早在1492年,哥伦布就是利 用西班牙女王的资助和政府展开合作开展海外事业而后推动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皮萨罗等人都 是以个人探险家的身份被政府授予总督的权力,尤其是皮萨罗在追求个人财富的同时,为西班 牙政府掠夺了巨大的资源,这些资源使西班牙王国不仅在伊比利亚半岛驱逐阿拉伯人,对葡萄 牙人占据统治地位,也开启了全球化时代实际上,民营资本参与公共事业比公司的建立还要早,现代公司建立以后,推动公共事业 发展的都是以企业为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代替 英国政府进行殖民统治,作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东印度公司创造了诸多政府不能实现的奇迹 而北美殖民地的繁荣完全是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一手发展起来的,包括我们熟知的“新阿 姆斯特丹”,也就是纽约而美国国旗实际上是脱胎于大陆会议的旗帜,大陆会议的旗帜完全 克隆于东印度公司旗帜二)近代以来企业参与公共事业的经验近代以来,由于政府的保守型本质(政府必须要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在机械化革命 之初,政府一定会阻止革新,保护多数农民和土地贵族的利益),推动公共事业发展和创新的 都是企业的力量。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即英国的斯托克顿铁路封建土地贵 族和农民反对修铁路的计划,尽管企业巨头早就准备修建铁路,但是国会迟迟不批准铁路建设 计划,因为当时认为火车黑烟会污染土地,甚至奶牛也不产奶公共交通领域仍然是如此, 1858年,英国出台红旗法,该法规定蒸汽车“在郊外限速4英里/小时以下,市内限速在2英 里/小时以下,而且在蒸汽汽车前方几米远的地方要有一手持红旗的男人先行”该法律直到 1896年才废止欧洲公共舆论长期恫吓民众不要乘坐汽车,这在美国同样是如此,不但汽车时 速被限制在8公里以内,很多道路也不允许汽车行驶美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早期都是企业巨子在推动,范德比尔特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卡耐基 的钢铁王国降低了美国公共设施建设的成本,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给美国人提供了廉价的照明, 亨利福特推动了美国公共交通改革,爱迪生电气公司提供了更优质的市政服务企业参与公共 事业也会带来垄断风险,比如墨西哥电信大王卡洛斯•斯利姆收购墨西哥政府电信股权的过程 中就得到了垄断七年的承诺,这造成了今天他一个人垄断墨西哥电信市场的局面二、 我国企业参与工作事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一) 我国企业参与公共事业存在的问题现代公共管理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国外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民 营化的发展,通过特许经营和合同外包等方式将供电、供水、公共交通等公共事业民营化。

我 国企业参与公共事业时间简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政府责任缺失,政企不分,政府干预过多,审批程序复杂,行政效率低下,导致企 业投资风险过高,企业不愿意参与公共事业投资而在最应该完善法律法规的监管领域,我国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政府职能定位模糊,行政管制过度,法律规制缺位,甚至大量出现寻租现 象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政府将效率不高的公共服务外包给企业,同时也卸载了监管责 任本来外包公共事业是为了降低公共产品的成本,结果因为缺乏健全的价格机制,导致成本 增加尤其是在企业准入、招标、规制和问责过程中,都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导致监管不力 许多企业将许可证视为有恃无恐的通行证,反而大大地降低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其次是企业运行过程中公益性缺失,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就会造成推高市场价格,更多考虑 为富人服务而不是为穷人服务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伴随着高风险、高收益原则,为了高 收益企业可能会选择向高风险领域进军,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不稳定性,一旦企业倒闭就会给 公共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害缺乏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并没有针对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自然灾 害、合同到期等不同因素制定不同的退出机制二) 原因分析我国企业参与公共事业质量不高根本上是政府没有从市场竞争层面降低成本,引入企业资 本是为了通过竞争降低成本,而政府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成本过高主 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政府在引进民营资本的过程中没有通过充分竞争降低成本,反而利用特 许经营许可证推高了成本,由于在招标、审批和许可证颁发过程中多个环节存在的寻租行为, 企业成本增加,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实际又是一个垄断机构,这必然会 造成成本的上涨另一个就是政府不注重降低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在公共事业领域政府过多 自主投资,而不注重引入企业参与比如在 2016年慈善法出台之前,企业家捐赠公共事业还要 缴纳超过20%的稅,曹德旺捐30亿需要交6亿〜7亿的稅,而且要花五年的时间政府没有注 重将企业的资金引入到公共事业当中来,无论是营利性投资还是非营利性公益,企业参与公共 事业的成本都很高,这必然会导致公共产品总体成本上升三、 我国企业参与公共事业的对策分析(一)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监管职能制定《公共事业法》,明确企业参与公共事业的价格、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政府部门 明确自身地位,不得强制要求他人购买自己的产品,不得妨碍企业经营在市场准入方面,开 放竞争,一切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以进入,不搞区域垄断,甚至可以采用企业投资、专业市政 机构监管的模式,鼓励基金和各种民营资本进入到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现行特许经营制度。

强 化对企业的监管,企业必须要建立公共事业保障准备金以避免企业意外退出的风险,严控企业 在其他领域进行高风险投资,建立公众反馈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监督企业服务质量建立完善 的退出机制,企业因为倒闭破产退出政府要马上接管,保证公共事业的正常运行,同时建立公 共事业保险制度,因为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赔付二)降低企业参与公共事业的成本政府必须致力于从根本上降低公共事业成本,改变过去靠行政补贴的计划经济思维,减少 市场上的垄断行为,通过引入竞争来降低成本,尤其是降低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 政府可以设立公共事业基金,鼓励企业以投资方式参加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让高水平企业 参与公共事业经营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管理的交易成本,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的效率优 势,另一方面严格规定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任何公共事业不得因为更换企业经营而导致公共 服务标准改变,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作者单位:中共铁岭市委党校)(责任编辑:王兰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