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语音及正字法缺损的认知过程基础【摘要】:发展性阅读障碍不仅是学习困难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语言认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西方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起步较晚,对阅读障碍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对阅读加工过程中内在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揭示语言加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阅读障碍的成因,并可为后期的干预提供帮助当前研究者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大量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但较少从心理加工机制角度加以探讨本研究以 PASS 认知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基于 PASS 理论的 DN:CAS 认知评估系统为主要测评工具,并结合改编的言语认知测验,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小学生的认知加工机制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研究一考察了测量工具——汉化版 DN:CAS 认知评估系统的信效度结果表明:汉化版的 DN:CAS 具有良好的信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PASS 四因素模型不论是从统计分析结果还是理论基础上都胜过(PA)SS 三因素模型,这与 Das 等人的理论较为吻合同时本研究采用小学 3-5 年级样本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为 CAS 的结构提供了支持,也为下个阶段大范围内的标准化过程提供数据上的参考,表明 PASS 理论和 DN:CAS 适用该年龄范围的我国青少年儿童。
研究二采用改编的言语认知测验对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语音加工和正字法加工的特点及其缺陷进行了深入考察结果发现:3-5 年级的正常组儿童已经具备语音加工和正字法加工的能力,但是阅读障碍组儿童在语音加工、正字法加工和中文听写上的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本研究引入阅读水平匹配组与阅读障碍组和生理年龄匹配组进行比较后发现,阅读障碍组在语音意识和正字法加工任务上的成绩均明显差于生理年龄控制组和阅读水平匹配组;阅读障碍组在快速命名和语音记忆任务上的成绩不如生理年龄匹配组,仅达到阅读水平匹配组水平因此,本研究认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意识和正字法加工缺陷,这两种缺陷可能是阅读障碍儿童面临的最主要的两大缺陷;阅读障碍儿童在快速命名和语音记忆上的不足可能是发展迟滞所致同时,研究发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语音意识和正字法加工上存在缺陷的人数最多研究三考察了不同年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 PASS认知加工特点结果发现,PASS 四个认知加工均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低年级儿童的 PASS 认知加工能力明显不如中高年级儿童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 CAS12 项分任务上的成绩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引入阅读水平匹配组与阅读障碍组和生理年龄匹配组进行比较后发现:阅读障碍组在表达性注意、言语-空间关系和继时性加工三个分任务上中的成绩均不如生理年龄匹配组,仅达到阅读水平匹配组水平。
由此可推断,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表达性注意、言语-空间关系和继时性加工上存在的不足可能是由于发展迟滞所致同时,大多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不止一种的 PASS 认知加工缺陷,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内部并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阅读障碍儿童在继时性加工上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存在缺陷的人数也最多现有关于 PASS 理论的研究仅仅考察 PASS 过程对英语阅读的直接关系,而未涉及语音和正字法加工PASS 认知过程与汉语阅读关系的探讨还尚属鲜见研究四结合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语音加工、正字法加工、PASS 认知加工与汉语阅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语音加工和正字法加工对汉语阅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在不同的阅读过程中,它们的作用有所差别语音意识对阅读流畅性、识字量和中文听写都具有很好的解释效用,对它们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快速命名对阅读流畅性和识字量的解释和预测力度仅次于语音意识,但是无法预测中文听写;语音记忆对识字量和中文听写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是相对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语音记忆的解释力相对微弱正字法加工对识字量和中文听写具有直接的预测和解释作用,对阅读流畅性没有直接的影响可见,与拼音文字一样,语音加工和正字法加工也能够对汉语阅读产生影响。
PASS 认知加工对汉语阅读的预测作用也不尽相同计划与汉语阅读三个任务均不存在相关,对汉语阅读不具预测和解释效力;注意对汉语阅读具有较好的解释效用,能够直接预测阅读流畅性和中文听写;继时性加工能够预测汉语的阅读流畅性和识字量;同时性加工对识字量和中文听写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继时性加工对语音意识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同时性加工对正字法知识具有独立的贡献虽然同时性加工对语音意识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较之同时性加工对正字法加工的影响则略显微弱继时性加工能够超越语音意识的影响,预测汉语阅读流畅性、识字量和中文听写的独特变异同时性加工能够超越正字法加工和语音意识的影响,预测识字量和中文听写的独特变异 【关键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 PASS 理论语音加工正字法加工认知加工缺陷【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B842.3【目录】:摘要 6-8Abstract8-13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13-431 西方阅读障碍的兴起与演变 132 关于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理论13-152.1Frith 的阅读四阶段论 13-142.2Wren 的阅读金字塔模型 14-153 阅读障碍的界定 15-164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 16-344.1 英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亚类型 17-254.2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 25-345PASS理论与阅读障碍 34-395.1PASS 理论简介 34-365.2DN:CAS——PASS过程的认知评估工具 365.3PASS 理论与阅读 36-396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39-436.1 问题提出 39-416.2 研究构想 41-43 第二部分实证研究43-163 研究一三因素还是四因素?——DN:CAS 认知评估系统的结构验证 43-581 引言 43-452 研究方法 45-483 研究结果 48-554 讨论 55-575 结论 57-58 研究二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知特点与缺陷分析58-88 分析 1 不同年级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认知加工特点 58-791.1 引言 58-591.2 研究方法 59-661.3 研究结果 66-751.4 讨论 75-781.5 结论 78-79 分析 2 阅读障碍组、生理年龄匹配组和阅读水平匹配组儿童的认知特点比较 79-882.1 引言 792.2 研究方法 79-802.3 研究结果 80-852.4 讨论 85-872.5 结论 87-88 研究三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 PASS 认知加工特征 88-118 分析 1 不同年级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 PASS 认知加工特点 88-1091.1 引言 88-891.2 研究方法 89-901.3研究结果 90-1031.4 讨论 103-1081.5 结论 108-109 分析 2 阅读障碍组儿童和两类匹配组儿童的认知特点分析 109-1182.1 引言 1092.2 研究方法 1092.3 研究结果 109-1142.4 讨论 114-1172.5 结论 117-118 研究四语音加工、正字法加工以及 PASS 认知过程与汉语阅读之间的关系 118-1631 引言 118-1202 研究方法 120-1223 研究结果 122-1544 讨论 154-1615 结论 161-163 第三部分总讨论和总结论 163-1801 关于研究方法 164-1671.1 对研究工具的思考 164-1661.2 对阅读障碍儿童筛选的思考 166-1672 关于研究结果 167-1762.1 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与缺陷 167-1702.2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 PASS 认知过程特征170-1732.3 语音加工、正字法加工和 PASS 认知加工与汉语阅读之间的关系 173-1763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176-1774 总结论 177-180 附录 180-185 附录 1 语音意识测验 180-181 附录 2 快速命名测验 181-182 附录 3 语音记忆测验 182-183 附录 4 正字法加工测验 183-184 附录 5 语文测验 184-185 参考文献 185-199 后记 199-20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