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布依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的思考

lis****6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40KB
约3页
文档ID:186967743
布依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的思考_第1页
1/3

布依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的思考 摘要:布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是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的语言文化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开展,布依族语却面临着许多为难的局面,本文仅从语言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和分析关键词:布依族语汉语特点开展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布依族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开展的进程中,勤劳、勇敢和富于创造精神的布依族人民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语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布依族民族语言面临着许多为难的局面,很多布依族的地区,说本民族语言的人渐渐减少慢慢地,整个布依村寨,或者说整个布依民族居住的区域,都不说布依语而说汉语了现在很多10岁以下的布依族孩子已经不会说布依语了为了弘扬优秀的布依文化,让布依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效劳,应对布依语言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及其开展进行思考对布依传统语言的认识,同样既要把它放在历史的岁月中去理解,更要从现在和未来去把握一、布依族传统民族语言的特点布依族居住的地区,大多位于内陆偏僻的山区,既不沿江,又不沿边,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因此,布依族语言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布依族语能说的、能表达的仅是五、六十年代以前本来就有的事物及状态如bedu〔“门〞〕,zhuangdan〔“窗子〞〕等等,像“电灯〞“电视机〞“ 〞等后来开展的事物就没有专有的布依语言了,同样说成“diandeng〞“dianshi〞“souji〞。

改革开放以前的布依族,对汉语具有明显的排斥性,布依族居住与汉族居住的区域间,很少来往几个人在一起从不说汉语,结婚也是在本民族内,导致了布依族与汉族之间的语言文化间隔,现在60岁以上的一些布依族地区的老人不会说汉语其次是布依族语言的稳定性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布依语在历史的开展中被布依族人民共识,传承下来,是历史的产物,因而具有固定的语言搭配规律,这就使本民族语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布依人称人或族为“布〞,自称布依为“布越〞,称汉族为“布哈〞,称苗族为“布油〞,称仡佬族为“布绒〞,称彝族为“布棉〞,等等第三是布依族语言的区域性就贵州来说,布依族是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约212万,分为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地区有着明显的土语区别,都匀,独山,荔波,平塘、罗甸、册亨、兴义、安龙、贞丰等县为第一土语区贵阳、龙里、贵定、清镇、平坝、开阳、安顺、惠水等县属于第二土语区镇宁、关岭、紫云、晴隆、普安、六枝、盘县、水城、毕节、威宁等县属于第三土语区不同区域的语言都存在着语音的差异如镇宁六马把“霉豆腐〞说成wunao,而安顺西秀区杨武方向的布依族那么说成benao第四是布依族语言的民族性布依族人民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布依族语言是一定区域内的布依族民族共同语,因而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很多布依族语言翻译成汉语就不再有它特有的味道了,需要结合布依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去理解例如,布依语lentan〔指忘记某事,直译成汉语为“忘记〞,一个小伙子在游泳时被水淹没了,当人们把他救上岸时,问他怎么回事?他用布依语假设无其事的答复lentanvei〔忘记弹了,这里“弹〞还可以通“谈〞等等当时在场的人忍俊不禁,前仰后合可是译成汉语就无法体会其中的韵味了第五、以镇宁话为代表的语言特点,表现在:1.声调有合并现象别的地方有三调和四调,在那里合并为一个〔称为三调而没有四调〕2.第三调是高调,在一些词里,伴随着这个高调出现送气生,如khau3〔头〕,kha3〔杀〕,dai31〔哭〕镇宁读第三调,别的地方读第四调的词切不出现送气声母3.有三对摩擦音声母,根据声调的不同,读为清浊两类,第1、3〔一半〕、5、7调和清声母s、h、f同时出现,第2、3〔另一半〕、6、8调和浊声母z、h、v同时出现4.别的地方的﹣m、﹣n两个韵尾,镇宁合并为﹣k5.长短元音的对立减少了,i、u、w都不分长短镇宁以为的第三土语区内,虽没有上述第1、3两个特点,有些地方却有第2、4个特点第4、5两个特点几乎是整个第三土语区的特点。

由于有了第三土语,使布依语更显示了自己的特点二、布依语与现代汉语布依族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212万,分布在贵州的3个土语区都匀、独山、荔波、平塘、罗甸、册亨、兴义、安龙、贞丰等县为第一土语区贵阳、龙里、贵定、清镇、平坝、开阳、安顺、惠水等县属于第二土语区镇宁、关岭、紫云、晴隆、普安、六枝、盘县、水城、毕节、威宁等县属于第三土语区各地布依族的词汇根本一致,语法相同,语音有细微的差异因此,布依族语言无方言差异,只有土语的区别,各地布依族人都可以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布依族与兄弟民族通常以汉语为交流工具从汉语的角度分析布依族语,它在语音上为:1.声母分为单纯、腭化、唇化三类塞擦音声母较小,除个别地区外,固有词中不出现送气音声母2.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和﹣i、﹣u、﹣w、﹣m、﹣n、﹣n、﹣p、﹣t、﹣k等韵尾组成韵尾前面的元音分長短,大局部地区a、i、u等元音分长短,长a舌位最低,短a舌位稍高,i、u、w后面有过度音、除个别地方外,元音e和o没有长短对立,根据它们的音长来看,应属于元音,第二、三土语e复音化为ua,其中的a也是长的,韵尾﹣k有的地方实际读音为﹣g在长元音后面的﹣k或﹣g在有的地方已经失落。

3.布依语有六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按调位的原理,可以把促声调归并到调值相同或相近的舒声调中去但是某一个促声调归并到某一个舒声调中的具体归法各地并不一致因此,是促声调独立出来,便于对方言进行比较研究习惯上就说某地有3个、9个或10个调,它的性质和汉语的平上去入又分阴阳很相似在语法方面,根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的前面,宾语在做谓语的动词的后面这和汉语根本一致,和汉语的不同表现在:丰富的量词典型的量词具有三种作用:一是标明事物的类别,性质或可度量性二是代替它所统摄的名词,接受形容词、代词、性质名词和动宾结构的修饰三是作数词和名词的中介名词、量词、数词同时出现时,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居中,名词在后2.表示动作的时间或情貌,使用在动词后加助词或动词,前加副词的方法,如kwn′leu4〔或gen′vei“吃了〞〕kwn′liao4〔或“吃完〞〕kwn′kwa5〔gen′gua“吃过〞〕fi6kwn〔或fi6′gen“没吃〞〕3.有一个置于实词之间的结构助词kai5或〔gei5〕,可以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动词、形容词相结合,如kai5mu〔你的〕,kai5ni4〔这个〕,kai5kwn〔吃的〕,kai5din〔红的〕,如果不把它看作助词而看作实词。

就可以叫做被修饰代词4.介词大都都在名词的后面三、布依语言的开展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语言文化布依族有语言而无文字其民间现存的宗教祭祀用书,大约始于明代,是用汉语作记音符号记录的有一种称为“方块布依字〞的,包括“借汉布依字〞和“自造布依字〞两大类,实际上仍是用汉字或汉字偏旁组合来记录布依语1956年国家创制的拉丁字母布依文,目前正在推行之中,但有人提议,布依族和傣族、壮族同出一源,语言相通,其文字可以“联盟〞实行东西两大方言区的联盟文字笔者在几年前看过有关布依语言的文字教材,是拉丁语记录的,我们认为,布依语言文字可以用汉语拼音符号记录,以汉语国际音标作为发音根底这样,既可以保存布依族语言的传统语言文化,又可以顺应时代的开展与现代汉语接轨,也可以解决布依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为难局面参考文献:【1】韦启光.布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J].贵州民族教育研究〔季刊〕,1992,〔4〕. wordpedia .【4】布依族的语言文化 wordpedia .【5】喻世长.布依语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