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标准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

j****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8.50KB
约6页
文档ID:451668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标准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_第1页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标准 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CJ 24·1-88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过滤用石英砂滤料(或以含硅物质为主的天然砂)及砾石承托料(用于滤池中承托滤料的砾石)用于工业用水过滤的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可参照执行2 石英砂滤料的技术要求 2.1 石英砂滤料的破碎率和磨损率之和不应大于 1.5%(百分率按质量计,下同) 2.2 石英砂滤料的密度不应小于 2.55g/cm3使用中对平均密度有特殊要求者除外2.3 石英砂滤料应不含可见泥土、云母和有机杂质,滤料的水浸出液应不含有毒物质含泥量不应大于1%密度大于 2g/cm3 的轻物质的含量不应大于 0.2%2.4 石英砂滤料的钓烧减量不应大于 0.7% 2.5 石英砂滤料的盐酸可溶率不应大于 3.5%2.6 石英砂滤料的粒径 2.6.1 单层或双层滤料滤池的石英砂滤料粒径范围,一般为 0.5~1.2mm三层滤料滤池的石英砂滤料粒径范围,一般为 0.5~0.8mm2.6.2 在各种粒径范围的石英砂滤料中,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不应大于 3%,大于指定上限粒径的不应大于 2%。

2.6.3 石英砂滤料的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由使用单位确定 3 砾石承托料的技术要求 3.1 砾石承托料中的大部分颗料宜接近球形或等边体 3.2 砾石承托料的密度不应小于 2.5g/cm3 3.3 砾石承托料应不含可见泥土、页岩和有机杂质,承托料的水浸出液应不含有毒物质含泥量不应大于 1% 3.4 砾石承托料的盐酸可溶率不应大于 5% 3.5 砾石承托料的粒径 3.5.1 用于单层或双层滤料滤池的砾石承托料粒径范围,一般为 2~4、4~8、8~16、16~32 和32~64mm 3.5.2 在各种粒径范围的砾石承托料中,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不应大于 5%;大于指定上限粒径的不应大于 5% 4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按附录 A 的规定进行 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1 标志 5.1.1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的包装袋上应印字标明产品名称、粒径范围和生产厂名 5.1.2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的包装袋上,应按表 1 规定的颜色印字 表 1 分类 石英砂滤料 砾石承托料 mm 2~4 4~8 8~16 16~32 32~64 字的颜色 棕 黄 蓝 绿 黑 紫 5.2 包装 5.2.1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宜使用耐用织物袋包装运输。

粒径大于 16mm 的粒石承托料,其包装要求可适当降低 5.2.2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的每袋包装质量为 400.5kg2 5.3 运输和贮存 5.3.1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在运输和贮存期间应防止包装袋破损,以免漏失或混入杂物 5.3.2 石英砂滤料不宜与承托料及其它滤料一起堆放 5.3.3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不宜与其它材料一起堆放 附录 A 石英砂滤料检验方法(补充件) A.1 总则 A.1.1 本检验方法适用于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 A.1.2 称取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样品时应准确至所称样品质量的 0.1%样品用量与测定步骤,应按照本方法的规定进行 A.1.3 本方法所用的容量器皿,应进行校正 A.1.4 本方法用的试验筛,按照 GB6003-85 规定执行 A.2 取样 A.2.1 堆积石英砂滤料的取样在滤料堆上取样时,应将滤料堆表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方形块,于每一方块的中心点用采样器或铁铲伸入到滤料表面 150mm 以下采取然后将从所有方块中取出的等量(以下取样均为等量合并)样品置于一块洁净、光滑的塑料布上,充分混匀,摊平成一正方形,在正方形上划对角线,分为四块,取相对的二块混匀,作为一份样品(即四分法取样),装入一个洁净容器内。

样品采取量应不少于 4kg A.2.2 袋装石英砂滤料的取样取袋装滤料样品时,由每批产品总袋数的 5%中取样,批量小时不少于 3袋用取样器从袋口中心垂直插入二分之一深度处采取然后将从每袋中取出样品合并,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减至 4kg,装入一个洁净容器内砾石承托料的取样量可根据测定项目计算 A.2.3 试验室样品的制备试验室收到石英砂滤料试样后,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进行筛选和缩分然后在 105~110C 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置于磨口瓶中保存 *本方法中的“灼烧或干燥至恒量”,系指灼烧或烘干,并于干燥器中冷却室温后称量,重复进行至最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所称样品质量的 0.1%时,即为恒量,取最后一次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A.3 检验方法 A.3.1 破碎率和磨损率 称取经洗净干燥并通过筛孔径 1mm 而截留于筛孔径 0.5mm 筛上的滤料样品50g,置于内径 50mm,高 150mm 的金属圆筒内加入 6 颗直径 8mm 的轴承钢珠,盖紧筒盖,在行程为140mm、频率 150 次/min 的振荡机上振荡 15min取出样品,分别称量通过筛孔径 0.25mm 的样品质量和截留于筛孔径 0.25mm 筛上的样品质量。

破碎率和磨损率分别按式(A1)和式(A2)计算 破碎率(%)=G1/G100 (A1) 磨损率(%)=G2/G100 (A2) 式中 G1--孔径 0.25mm 筛上的样品质量,g; G2--孔径 0.25mm 筛下的样品质量,g G--样品的总质量,g; A.3.2 密度 向李氏比重瓶中加入煮沸并冷却至约 20C 的蒸馏水至零刻度,塞紧瓶盖在 201C 的恒温水槽中静置 1h 后,调整水面准确对准零刻度,擦干瓶颈内壁附着水,通过长颈玻璃漏斗慢慢加入洗净干燥的砂滤料样品 50g,边加边向上提升漏斗,避免漏斗附着水及瓶颈内壁粘附样品颗粒旋转并用手轻拍比重瓶,以驱除气泡塞紧瓶盖,在 201C 的恒温水槽中静置 1h 后,再用手轻拍比重瓶,以驱除气泡,记录瓶中水面刻度体积 样品的密度按式(A3)计算 p=G/V (A3) 式中 p--样品的密度,g/cm3; G--样品的质量,g; V--加样品后瓶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A.3.3 含泥量 称取干燥滤料样品 500g,置于 1000mL 洗料筒中,加入清水,充分搅拌 5min,浸泡 2h,然后在水中搅拌淘洗样品,约 1min 后,把浑水慢慢倒入孔径为 0.08mm 的筛中。

测定前筛的两面先用水湿润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砂粒损失再向筒中加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筒中的水清澈为止用水冲洗截留在筛上的颗粒,并将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 0.08mm 颗粒然后将筛上截留的颗粒和筒中洗净的样品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于 105~110C 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含泥量按式(A4)计算 含泥量(%)=G-G1/G 100 (A4) 式中 G--淘洗前样品的质量,g; G1--淘洗后样品的质量,g; A.3.4 轻物质含量 A.3.4.1 配制氯化锌水溶液(相对密度为 2.0)向 1000mL 的量杯中加水至 500mL 刻度处,再加入 1500g 氯化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锌全部溶解(氯化锌在溶解过程中将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待冷却至室温后,取部分溶液倒入 250mL 量筒中,用比重计测其相对密度如溶液相对密度大于要求值,则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再测其相对密度,直至溶液相对密度达到要求数值为止 A.3.4.2 称取干燥滤料样品 150g 置于盛有氯化锌溶液(约 500mL)的 1000mL 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5min 后,将浮起的轻物质连同部分氯化锌溶液倒入筛网中(剩余的氯化锌溶液与滤料表面相距 2~3cm时即停止倒出),轻物质留在筛网上,而氯化锌溶液通过筛网流入另一容器,再将通过筛网的氯化锌溶液倒回烧杯中。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轻物质浮起为止 A.3.4.3 用清水冲净留在筛网中的轻物质,然后将其移入已恒量的蒸发皿中,在 105~110C 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轻物质含量按式(A5)计算 轻物质(%)=G1/G 100 (A5) 式中 G--干燥滤料样品的质量,g; G1--干燥的轻物质的质量,g A.3.5 灼烧减量 称取干燥滤料样品 10g,置于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 ,从低温升起,在 85010C 高温下灼烧 30min,冷却后称量 灼烧减量按式(A6)计算 灼烧减量(%)=G-G1/G 100 (A6) 式中 G--灼烧前干燥样品的质量,g; G1--灼烧后样品的质量,g A.3.6 盐酸可溶率 将滤料样品用蒸馏水洗净,在 105~110C 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称取洗净干燥样品 50g,置于 500mL 烧杯中,加入 1+1 盐酸(1 体积分析纯盐酸与 1 体积蒸馏水混合)160mL(使样品完全浸没),在室温下静置,偶作搅拌,待停止发泡 30min 后,倾出盐酸溶液,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样品(注意不要让样品流失),直至用 pH 试纸检查洗净水呈中性为止。

把洗净后的样品移入已恒量的称量瓶中,在 105~110C 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盐酸可溶率按式(A7)计算 盐酸可溶率(%)=G-G1/G 100 (A7) 式中 G--加盐酸前样品的质量,g; G1--加盐酸后样品的质量,g; A.3.7 筛分 称取干燥的滤料样品 100g,置于一组试验筛(按筛孔由大至小的顺序从上到下套在一起)的最上一只筛上,底盘放在最下部然后盖上顶盖,在行程 140mm、频率 150 次/min 的振荡机上振荡 20min,以每分钟内通过筛的样品质量小于样品总质量的 0.1%,作为筛分终点然后称出每只筛上截留的滤料质量,按表A1 填写和计算所得结果,并以表 A1 中筛的孔径为横坐标,以通过该筛孔样品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绘制筛分曲线根据筛分曲线确定石英砂滤料的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 表 A1 筛孔径 mm 截留在筛上的样品质量 g 通过筛的样品 质量 g 百分数% d1 d2 d3 d4 d5 d6 g1 g2 g3 g4 g5 g6 g7 g8 g9 g10 g11 g12 g7/G×100 g8/G×100 g9/G×100 g10/G×100 g11/G×100 g12/G×100 表 A1 中:G--石英砂滤料样品的总质量,g。

A.3.8 砾石密度 砾石密度的测定,按照砾石承托料的辅料层次及粒径范围分组测定测定前将样品洗净和干燥至恒量,并按下述步骤分别测定 粒径 2~4mm 的样品,按照本检验方法 A.3.2 条的规定测定 粒径 4~8mm 或 8~16mm 的样品,称取 300g,慢慢加入盛有 250mL(V1)煮沸并冷却至 20C 左右水的 500mL量筒中,以驱除气泡,记录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V2) 粒径 16~32mm 的样品,称取量为 1000g,用 1000mL 量筒,加 500mL 水粒径 32~64mm 的样品,称取量为 1500g,用 2000mL 量筒,加 1000mL 水,按照上述方法测定 砾石的密度按式(A8)计算 p=G/ V2-V1 (A8) 式中 p--样品的密度,g/cm3; G--样品的质量,g; V1--加样品前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V2--加样品后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A.3.9 砾石含泥量 将样品在 105~110C 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并按表 A2 规定分别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