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送东阳马生序》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77KB
约6页
文档ID:489542353
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送东阳马生序》_第1页
1/6

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送东阳马生序》 〔八〕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盖余勤且艰假设此课文下面注释:1、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生,长辈对晚辈的称说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2、致:得到3、假借:借。

4、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之,指代抄书5、走:跑6、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7、以是:因此8、既加冠〔 〕: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9、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10、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叩,请教11、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12、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13、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14、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15、叱〔 〕咄〔 〕:训斥,呵责16、至:周到17、俟〔 〕:等待18、负箧〔 〕曳屣〔 〕: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19、穷冬:隆冬20、皲〔 〕裂:皮肤因寒冷枯燥而开裂21、舍:这里指学舍,书馆22、支:通“肢〞23、媵〔 〕人:这里指伺候的人24、汤:热水25、沃灌:浇洗26、衾〔 〕:被子27: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2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29、缨:帽带30、腰:腰佩用作动词31、容臭〔 〕: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32、烨〔 〕然:光荣照人的样子。

33、緼〔 〕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34、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慕艳,羡慕3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高兴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文后练习: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5、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附加练习1. 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答复〕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 用横线勾画出文中的一处比照,并分析其叙述作用3.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学习态度4.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办法?5.写出有关“勤学〞的诗句和事例6.作者对老师的态度是“俯身侧耳以请;或遇起叱咄,色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对此,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答:这是中国旧式教育的普遍现象其中有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和老师平等交流,甚至可以剧烈的讨论因为老师也不是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答案1.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激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2. 勾画“同舍生皆被绮绣……余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 通过比照,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学的艰难、勤奋及其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3. 略〔主要从勤学的角度答复〕4.开放性试题,赞成或反对都可以。

但一定要有充沛的理由如:〔正面〕需要这样的严格的老师,因为严师出高徒〔背面〕这样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业5.勤学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勤学事例:唐朝李白铁杵磨成针 西汉匡衡凿壁偷光 战国时代孟柯改正勤学补充有关勤学的名人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聪慧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