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科基本技能培训考核规范整理后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8.77KB
约54页
文档ID:455098252
儿科基本技能培训考核规范整理后_第1页
1/54

第一节 新生儿处理及抢救操作规程、评分标准及模拟竞赛试题一、新生儿出生时处理 (一)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室温应在20℃以上,空气流通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2)物品准备:辐射床或温箱、生命监护仪、婴儿衣服及包被、帽子、婴儿名签、洗耳球或负压吸引器、氧源、新生儿面罩、复苏囊、气管导管、喉镜、胎粪吸引器、预热的干毛巾或浴巾、脐带夹 (3)药品准备:维生素K1针、纳洛酮、肾上腺素(1:10 000浓度)、生理盐水,必要时准备肺表面活性物质 2.操作步骤 (1)初步评估:新生儿娩出时需进行快速评估正常新生儿娩出时呈粉红色,或四肢 末端稍发绀,哭声洪亮若为早产儿、出生时无哭声、肌张力降低则应立即进行新生儿复苏 (2)保暖:娩出后应立即用预热的干毛巾或浴巾包裹后放在辐射床或温箱操作完毕 后给新生儿穿上衣服,带上帽子,并用包被包裹 (3)呼吸道处理:迅速用洗耳球或吸引器吸引口鼻(顺序:先口后鼻) (4)Apgar评分:生后1 min和5 min时各评估一次 (5)脐带处理:在娩出后1~2min内结扎脐带后包扎 (6)眼睛处理:娩出后可用消毒纱布或脱脂棉清洁,必要时以抗生素滴眼液滴眼。

(7)皮肤处理:娩出擦干后,可用消毒软纱布蘸温开水清洗头皮、耳后、面部、颈部及其他皮肤皱褶处 (8)名签:娩出后给新生儿手腕或脚踝戴上一个名签,写明母亲姓名及床号、婴儿性别及出生时间 (9)注射维生素K1:娩出后应予以维生素K1针lmg肌内注射以防止新生儿出血症第一节新生儿处理及抢救操作规程、评分标准及模拟竞赛试题 酚l 63 q (10)体格检查并填写出生记录:对新生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有无先天性缺陷,填写出生记录 3.操作后处理 (1)观察:新生儿娩出后1~2 h应与母亲一同在产房进行观察,无异常者可送人母婴同室 (2)喂养:娩出后30 min内应让婴儿吸吮母亲乳头,生后第一个24 h应让婴儿勤吸吮,次数最好不少于12次 (二)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者应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每接触一个婴儿前后必须洗手,患感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应隔离 (2)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 (3)如母亲为乙肝携带者,新生儿应在出生后6 h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100~200 IU)和乙肝疫苗(10ug)表 4-1-1  新生儿出生时处理评分标准项目(分))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满分(分)得分(分)备注准备(20)环境准备:室温应在20°C以上,阳光充足,空气流通5物品准备5药品准备10初步评估5保暖5操作(70)呼吸道处理5Apgar评分1分钟55分钟5脐带处理5眼睛处理5皮肤处理5名签5维生素 K1 针肌内注射5体格检查5填写出生记录5穿衣、包好后与母亲一同在产房观察1~2小时5喂养:娩出后 30 分钟内应让婴儿吸吮母亲乳头5熟练操作(5)5人文关怀(5)5共计100裁判签名 (三)模拟竞赛试题 题1 题干l:孕妇,女,27岁,妊娠38周临产,胎心l45次/min。

产前检查发现母亲患有淋病 要求l:请选手准备新生儿处理 题干2:新生儿出生时,羊水Ⅲ°污染,无哭声,肌张力差场景:在选手完成准备工作后出示题板) 要求2:请选手进行判断及抢救 答案及思路:要求l:孕妇患淋病,处理新生儿时应戴手套防护,婴儿出生后应尽快用0.5%红霉素眼膏预防淋菌性眼炎,并预防性使用头孢曲松(25-50mg/kg)单次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要求2:羊水Ⅲ°污染,新生儿出生时无活力,应在初步复苏时给予气管插管引胎粪 模型要求:新生儿复苏模型 用品准备:辐射床或温箱、生命监护仪、婴儿衣服及包被、婴儿名签、洗耳球或负压吸引器、氧源、新生儿面罩、复苏囊、气管导管、喉镜、胎粪吸引器、预热的干毛巾、小毯子,脐带夹、无菌手套、维生素K1针、纳洛酮、肾上腺素(1:10000浓度)、生理盐水、0.5%红霉素眼膏、头孢曲松注射液 题2 题干l:孕妇,女,35岁,妊娠36周临产,产前检查发现乙肝“大三阳” 要求l:请选手进行新生儿处理 题干2:新生儿出生后体检时发现特殊面容(鼻梁扁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伸舌、通贯掌)场景:在选手完成操作后出示题板) 要求2:请选手判断并处理。

答案及思路:要求l:母亲为乙肝“大三阳”,婴儿生后6 h内肌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l00~200 IU和乙肝疫苗10ug要求2:21-三体综合征诊断、染色体检查 模型要求:新生儿复苏模型 用品准备:辐射床或温箱、生命监护仪、婴儿衣服及包被、婴儿名签、洗耳球或负压吸引器、氧源、新生儿面罩、复苏囊、气管导管、喉镜、胎粪吸引器、预热的干毛巾、小毯子,脐带夹,维生素K1针、纳洛酮、肾上腺素(1:10000浓度)、生理盐水 二、新生儿盆浴 (一)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操作者准备:了解新生儿状态,测量体温,检查全身皮肤情况,估计常见的护理问题;操作前洗手 (2)物品准备:婴儿电子秤、身长测量仪、婴儿尿布及衣服、大毛巾、毛巾被及包布、系带、面巾1块、浴巾2块、指甲刀、棉签、75%乙醇、爽身粉、液状石蜡、鞣酸软膏、肥皂或沐浴露浴盆内备温热水(2/3满),洗时水温在冬季为38~39℃,夏季为37~38℃,备水时温度稍高2~3C,另外,可在一水壶内放50~60C热水备用 (3)新生儿准备:沐浴于喂奶前或喂奶后l h进行,以免呕吐和溢奶 (4)环境准备: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在27。

C左右 2.操作步骤 (1)将婴儿抱至洗浴间,脱去衣服及包被,保留尿布,用大毛巾包裹婴儿全身 (2)洗面用面巾由内眦向外眦擦拭眼睛,更换面巾部位以同法擦另一眼,然后擦耳,最后擦洗面部禁用肥皂 (3)洗头抱起婴儿,以左手托住婴儿枕部,腋下夹住婴儿躯干,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将婴儿双耳郭向前折以堵住外耳道口,防止水流人耳内;右手将婴儿洗发水涂于手上,洗头、颈、耳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吸干 (4)洗身于浴盆底部铺垫一块浴巾,以免婴儿在盆内滑跌移开大毛巾及尿布,以左手握住婴儿左臂靠近肩处使其颈枕于护士手腕处,再以右前臂托住婴儿双腿,用右手握住婴儿左腿靠近腹股沟处使其臀部位于护士手掌上,轻放婴儿于水中松开右手,用毛巾淋湿婴儿全身,抹肥皂或沐浴露按顺序洗颈下、臂、手、胸背、腿、会阴、臀部,随洗随冲净在清洗过程中,操作者左手始终将婴儿握牢,洗净皮肤皱褶处,同时观察皮肤有无异常情况 (5)洗毕将婴儿抱出,用浴巾包裹全身并将水分吸干,对全身各部位从上到下按顺序检查,给予相应的处理必要时用液状石蜡棉签擦净女婴大阴唇及男婴包皮处污垢 (6)测量婴儿身长、体重 (7)更衣垫尿布,必要时修剪指甲。

(8)整理床单位,更换床单,物归原处,洗手,记录 3.操作注意事项 (1)减少暴露,注意保暖,动作轻快 (2)耳、眼内不得有水或肥皂沫进入 (3)对婴儿头颈部的皮脂结痂不可用力清洗,可涂液状石蜡浸润,待次日轻轻梳去结痂后再予以洗净 (4)若新生儿出现黄疸时,需要进行经皮胆红素测试或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若胆红素值达到干预标准,需给予蓝光照射治疗 (5)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如假“月经”、乳腺肿大、“马牙”等的处理 (6)新生儿若出现脐轮红肿、脐窝潮湿或有分泌物,考虑新生儿脐炎应予以脐带清洗(3%过氧化氢清洗后涂络合碘,必要时口服抗生素)7)新生儿若出现红臀,可予以鞣酸软膏外涂表 4-1-2  新生儿盆浴评分标准项目(分)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满分得分备注(分)(分)棉布类:婴儿尿布及衣服、大毛巾、毛巾被及包布、系带、面巾 1 块、浴巾 2 块2护理盘:指甲刀、棉签、75% 的酒精、爽身粉、液状石蜡、鞣酸软膏、肥皂或沐2浴露准备浴盆:内备温热水(2/3 满)2(20)喂奶前或喂奶后 1 小时进行5打开婴儿包被,核对名签5解开衣带,退去衣服,保留尿布2用大毛巾包裹婴儿全身2擦拭眼睛2擦耳2洗头、洗脸擦洗面部1(10)抱起患儿,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向前折婴儿双耳郭以堵住外耳道口2洗头、颈、耳后1吸干2移开大毛巾及尿布2轻放婴儿于水中2用毛巾淋湿婴儿全身,按顺序洗颈下、臂、手、胸背、腿、会阴、臀部4清洗身体观察婴儿皮肤有无异常情况4(25)洗毕,将婴儿抱出,用浴巾包裹全身并将水分吸干3对全身各部位从上到下按顺序检查5更衣垫尿布2腋下和颈部搽爽身粉3观察婴儿脐带及脐轮5脐带处理脐带未断者用左手轻轻提起结扎线,右手持无菌棉签蘸取少许络合碘消毒脐带根部(15)二选一10若脐带已经脱落者,用左手拇指和示指轻轻分开脐部皮肤,用络合碘棉签消毒体重、身长测体重、身长测量10量(10)穿衣、打好包穿衣5被(10)打好包被,将婴儿轻轻抱起,放置在婴儿床上5熟练程度(5)5人文关怀(5)5共计100裁判签名 (二)模拟竞赛试题 题l 题干l:一名生后3天新生儿,吃奶较少,每日小便量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