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40独角兽法考(刑法)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5.21KB
约13页
文档ID:450147910
340独角兽法考(刑法)_第1页
1/13

专题八共同犯罪【本讲聚焦】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 别处罚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 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 免除处罚第二十九条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目次】考点1 共同犯罪概述考点2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考点3 共同犯罪的形式考点4 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知识点结构】考点5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厂 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共同过失犯罪: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分类-厂任意的共同犯罪Y t必要的共同犯罪正犯、帮助犯与间接正犯实行不足与实行过限部分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厂首要分子主犯共同犯罪的责任Y从犯胁从犯教唆犯_「「共犯独立性说共犯从属性说【知识点讲解】考点1共同犯罪概述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

共同犯罪的立法与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法益 侵害结果归属于谁的行为这一问题,至于各参与人是否具有责任,只需要根据“责任要件” 解决即可在此意义上说,共同犯罪是违法形态特别提示】共同犯罪与责任能力无关,共同违法即可构成共同犯罪一一超级重点要将结果归属于参与人的行为,就要求参与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物理的因果性或者 心理的因果性表16 部分人具有责任能力的常见情形情形处理1.16周岁的甲应邀为13周岁的乙的入室盗窃行为 望风乙盗窃了 5万余兀的财物甲、乙成立共同犯罪2.16周岁的甲与13周岁的乙共同轮奸妇女丙应当对甲适用轮奸的法定刑3.18周岁的甲教唆14周岁的乙盗窃甲成立间接正犯,二人不构成共同 犯罪4.20岁的甲收购15岁的乙盗窃来的甲单独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二、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共同犯罪是数人共同犯罪而已在犯罪构成要件上,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并无不同考点2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是认定共同犯罪的根本标准据此,要构成共同犯罪,必须 具备如下要件:表17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要件分类内容说明主体要件必须二人以上共同犯罪是一种违法形态所以,参与人是否都能负 刑事责任并不是判断共同犯罪的必要条件。

不能负刑事责 任的人可以和他人构成纯客观【违法性】意义上的共同犯 rm非客观要件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不是“相同”,可以有分工但他们的犯罪仍 是一个整体,每个人也都要为整个共同犯罪负责共同”包括提供物理帮助(如望风、购买刀具等), 也包括提供心理帮助(如教唆,在场站脚助威等)主观要件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有(1)共同犯罪的(2 )意思联络特别提示】如何辨认隐蔽的共同犯罪?【示例】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 机取款,前两次取出5000元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甲答: “马上就好甲又分两次取出6000元,并将该6000元递给乙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 “我走了,小心点甲接着又取出70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n独角兽网校WWW.dujiaCShOLIX年试卷二第57题)1A. 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ATM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B. 对甲前两次取出5000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C. 乙接过甲取出的6000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D. 乙虽未持银行卡取款,也构成犯罪,犯罪数额是1.3万元【解析】乙这两次说话就构成共同犯罪中的“心理帮助”司考每年都考查这种很隐蔽 的共同犯罪。

考生要掌握:共同犯罪的帮助既包括物理的,有形的帮助,也包括心理的, 无形的帮助二、不成立共同犯罪的行为1•间接正犯与被利用者不构成共同犯罪:有责任能力的人教唆没有规范意识的未成年人 进行犯罪的或者欺骗他人进行犯罪的,二人不成立共同犯罪辨析】甲、乙二人相约打猎甲看到在乙瞄准的动物旁边十米的草丛中,仇人丙的儿 子丁正在玩耍就对乙说:你瞄错了,旁边十米的那个草丛中的才是动物乙未仔细观察即 开枪丁被打死甲、乙构成共同犯罪吗?22. 共同过失犯罪不是共同犯罪3. 同时犯不是共同犯罪但同时犯有可能转化为共同犯罪一在犯罪中具有了共同犯意4. 片面共犯:一方认识到自己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人和自己共同 犯罪对知情的一方按照共犯的原则处理,对不知情的一方按照单独犯罪处理例】甲发现乙在追杀甲的仇人丙,即在丙必经的路段设置路障,丙被摔倒乙因此将 丙杀死此时应当认定乙为单独的故意杀人罪,甲为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按照从犯进行量 刑5•同时实施犯罪而罪过形式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6•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7.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一实行犯过限例】甲乙共同入室盗窃甲看到女主人丙比较弱小且已睡着,就试图强奸丙。

即使乙 看到了却未阻止,只要乙没有帮助行为,乙就不构成强奸罪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不是共同犯罪三、部分犯罪共同说★★★表18部分犯罪共同的种类1.无任何共同犯意一方欺骗另一方,双方实际上没有达成任何共同犯罪的协议2•本有共同犯意,实行过 剩一方在实行中超出了原来双方的约定,在实行中将原定的轻罪 变成了重罪或者多犯了一个或几个原来没有约定的犯罪3•本有共同犯意,实行不 足一方在实行中没有达到原来约定的重罪的程度,犯了轻罪或者 没有按照原来约定的加重情节犯罪4.犯意(欲犯之罪)不同, 但犯意与犯行有重合部分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在这些情况下如何认定共 同犯罪?目前通说的观点是部分犯罪共同说即,如果双方没有任 何共同犯意的,则不成立共同犯罪如果双方有共同犯意,但 后来实行者实行过限了或者实行不足,则双方在有共同犯意的1[答案]ABD2不构成甲成立故意杀人罪,为间接正犯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WWW.部分(性质相同的部分)成立共同犯罪如果双方虽然犯意不 同,但犯意和犯行有重合的部分,双方在重合的部分成立共同 犯罪学术争议】从共同犯罪是一种违法形态来说,也可以认为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是具有 共同的行为,即行为共同说。

有共同犯行者最终如何定罪(追究责任)与共同犯罪的成立无 关目前的通说是部分犯罪共同说两种理论对具体案件的结论(承担责任部分)基本相同辨析】甲以强奸故意、乙以抢劫故意共同将丙打昏,致其重伤能否认为甲、乙成立 共同犯罪? 3【特别提示】行为共同说是从违法性的角度认定共同犯罪,它的本质是认为共同犯罪只 是行为的共同,与责任无关部分犯罪共同说是从责任的角度认定共同犯罪,它认定的共同 犯罪包括了责任的承担例如,甲以杀人故意邀请乙为自己望风,但他宣称自己要盗窃,请 乙为自己的“盗窃”望风甲确实在乙望风的情况下杀害了丙行为共同说认为甲乙成立共 同犯罪,但乙并不成立故意杀人罪部分犯罪共同说则认为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因为乙并 不知道自己在为杀人行为望风四、间接正犯★★★★★间接正犯是指利用(1)不具有犯罪主体资格的人(某些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或者 (2)不发生共犯关系的人(不知情者)的行为来实行犯罪的人间接正犯最根本的特征在 于将他人作为犯罪工具,自己并不亲自实施犯罪,具有犯罪实行的间接性(但间接正犯是对 犯罪具有支配性的人)•间接正犯和被利用者不构成共同犯罪,是单独犯罪•正犯后正犯示例】甲在乙骑摩托车必经的偏僻路段精心设置路障,欲让乙摔死。

丙得知甲的杀人 计划后,诱骗仇人丁骑车经过该路段,丁果真摔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 年试卷二第56题)A. 甲的行为和丁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甲有罪B. 甲的行为属对象错误,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C. 丙对自己的行为无认识错误,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D. 丙利用甲的行为造成丁死亡,可能成立间接正犯[答案]ABCD[分析]本题中的丙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正犯后正犯”该理论是对间接正犯理论的扩 张根据该理论,对于利用他人的行为犯罪的人,即使被利用者是完全有责的行为人,只要 利用人的意思支配比实行人的实行支配具有更大优势,利用人仍然可以成立间接正犯该理 论由Lange提出,经过罗克辛(Roxin)教授的发扬光大,现在已经成为德国的通说我国 台湾地区也接受了这样的理论正犯后正犯”理论的实质仍然是传统间接正犯理论的“犯罪事实支配理论”3部分犯罪共同说认为二人虽然分别具有强奸和抢劫故意,但在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部分有共同的犯意和犯 行,二人在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范围内成立共犯甲成立强奸(致人重伤)罪,乙成立抢劫(致人重伤) 罪行为共同说认为二人在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上成立共同犯罪,由于甲具有强奸故意,乙具有抢劫 故意,二人分别对强奸致人重伤和抢劫致人重伤承担刑事责任。

考点3共同犯罪的形式一、任意的共同犯罪与必要的共同犯罪表19共同犯罪的形式任意的共同犯罪是指法律上以单独犯的形式规定,但二人以上的行为人共同触犯该规定的情 形必要的 共同犯罪, 这是指刑法 规定,只有 二人以上才 能构成的共 同犯罪聚合犯:是指刑法分则特别规定具有同一目标的多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犯 罪才能成立的情形对合犯:是指两个以上的犯 罪人必须有相互对应的行 为,犯罪才能成立的情形 根据刑法处罚规定的不同, 对合犯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什么是法律有意的沉默?(1)刑法同时处罚处于对合地位的两个行为 人,且法定刑相同,如重婚罪2)刑法对两个对合主体都处罚,但罪名和法 定刑均不同,如行贿罪和受贿罪3)刑法分则规定只处罚对合犯的某一方,对 另外一方不处罚例如,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 只处罚贩卖者,而不处罚购买者★★★•理论上,对合犯的双方也被认为成立共同犯罪但是,第三种情况则是单独犯罪二、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事前无通谋的共犯必须在事中通谋这被称为承继的共犯如果在犯罪结束后才加入进来,就不能成立共犯★★★(一)成立共犯的条件★★★1. 先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尚未结束2. 后行为人知道真相后参与进来【辨析】甲非法拘禁乙两天后,得知真相的丙加入进来拘禁乙。

甲、丙能否成立共犯? 4(二)如果后参与者不知道真相,则只能在犯意重合的范围内成立共犯【例】甲为抢劫乙的财物而将乙打昏正拟取财时,甲的朋友丙经过此地甲告知丙: “这个人不知道被谁打昏了,咱们偷他点钱于是,丙应甲的要求提供照明,使甲顺利地 将乙的钱包拿走此时甲构成抢劫罪,丙构成盗窃罪但是甲、丙在盗窃罪的范围内成立共 犯三)承继的共犯是否需要对加重结果负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