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遗珠济源子石胡慧君歙砚因产于歙州(州府即今安徽歙县)而得名唐开元年间已有生产,南唐时形成一定规模歙砚石具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金声而玉德”等优点砚石所出龙尾山“高二百仞, 周三十里 ”位于婺源县溪头乡境内, 延伸于相邻的浙源乡和大畈镇,其主要砚坑集中在砚山村的大畈济溪村周围.龙尾石所采出坑口,从古文献记载及考证,其中包括有罗纹坑、眉纹坑、金星坑、水舷坑、水蕨坑、溪头坑、叶九坑、外庄眉纹坑、济源坑、碧里坑等十大古坑按天然纹样可分为:眉子、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玉带等石品由于自然条件和水流等因素,在歙砚中有部分精良砚材在溪水中经过千万年的冲刷,形成了具有自然包浆和艳丽石皮金晕的子石形态其中包括济源子石,史料中鲜有记载济源子石具有更温,更润,更坚,更致的优点,而且一般有皮色艳丽透亮,色彩多样,包浆自然,质地优于普通山料,造型古朴大方等特点由于石料本身经过河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和浸润,是其它砚料坑口在人工开采加工的情况下所不具备的在雕刻上其优点首先突出在更有利于设计上,由于其本身的自然形态具有多样性和个体的唯一性,济源子石的作品也更具有收藏和赏玩的双重价值济源子石包含金晕,银晕,金线,彩带,金华 ,银华,鱼子金皮,鳝黄鱼子纹,刷丝等名贵石品,质地普遍呈现青黑色,间或夹带黄色鱼子纹,青色鱼子纹,紫色鱼子纹和黑色鱼子纹的特点,金晕和银晕时而互生,美轮美奂。
由于古代在砚的形制上大多追求规整,以实用为主 因此济源子石并未在古代砚谱和史料中出现过 也没有传世至今的砚雕作品 这无疑是一种缺憾 而当代的砚雕创作, 在其保留本应具有的基本实用功能之外,更多的是注重砚雕家的思想和传统文化因素的融入一方好的砚雕作品,首先需要具备三点:优良的材质 ,砚雕家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雕工在诗书画印相互结合的同时,力求达到以刀代笔, 书画入砚的境界, 所以在目前市场高标准的收藏和审美需求下,济源子石的形态是具备融入这些因素的最好载体美石之收藏皆以子料为上品,砚石具有石中君子之德,是天地精华凝聚而生而每一块优质的子石都是在自然条件下经过千万年冲刷积淀形成,在质地更为温润的同时,有着不可复制和再生的稀缺性由于早年歙砚市场发展不均衡,很多子石都被滥采滥制 优质子石的存世量已经非常稀少,因此也需要对其有更多的保护和珍惜 济源子石,歙砚遗珠当之无愧 盛世收藏 , 能与佳石之砚遇,是制砚者之缘亦是藏家之幸安徽黄山胡慧君胡慧君,男, 1985 年生,汉族,现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华传统工艺大师,高级传统工艺师,安徽省中级工艺美术师等受古徽州砚雕文化的熏陶,自幼酷爱砚雕艺术,高中毕业后,开始学习砚雕艺术,从事硯雕和歙砚研究工作,并创办徽府砚轩。
胡慧君从事歙砚雕刻研究制作十余年来,潜心研究传统砚制作,砚雕作品,造型端庄素雅為訴求,雕刻手法讲究工整精致,一丝不苟,是青年一代砚雕家中的佼佼者作品在全国展览中多次获奖,并广为传媒、砚雕所报导发表,作品广为海内外藏家所珍藏2012 年 5 月 26 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个人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