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卓越的公平:牛津大学本科招生的理念与实现路径_2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38KB
约7页
文档ID:209638901
基于卓越的公平:牛津大学本科招生的理念与实现路径_2_第1页
1/7

基于卓越的公平牛津大学本科招生的理念与实现路径 六、面试机会的补偿:实施背景考察在录取决策过程中考察个人背景是《施瓦茨报告》倡导的英国大学公平招生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该报告提出“在学生的教育机会和环境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已有的教育成就之外,考虑背景信息是公平且恰当的”,同时“识别考试结果无法充分证明的潜在才能和潜力,是大学和学院寻求不管背景如何、最可能成功的生源的合理目标”[52]在《施瓦茨报告》的建议下,亦出于对促进阶层流动社会使命的主动追求,牛津大学自2008年招生季开始,在招生过程中引入循证式的背景性信息(evidence-based contextual information),一个“旗帜”标记(flagging)申请者身份的系统被所有专业采用,确保导师辨识出具备高成就但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教育背景上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2009年,牛津大学与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一起采用了新的操作方案,即基于住址邮编以及就读学校在GCSE和A-Level上的表现对申请者进行标记该方案还对来自教育和社会经济弱势背景以及处于养育状态的申请者予以标记,以引起招生导师额外的注意。

2011年,来自高等教育参与率低的社区的申请者开始被标记2012年,来自牛津大学历史就读率低的学校的申请者开始被标记[53]现在,牛津大学的标记包括三个维度:教育背景、住址邮编和养育状态(参见表1)除表中标记类别外,牛津大学也会特别留意残疾学生的身份,并在考核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这些学生在筛选阶段得到特别的、认真的考量[54]在背景考察的具体操作上,牛津大学招生办公室会集中核对所有英国申请者的背景信息,并对符合任一维度的学生进行标记后发送给各专业学院当被标记的学生A-Level预测成绩达到要求(某些情况下还要求专业入学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招办会强烈推荐专业学院给予面试机会如果符合条件的被标记学生没有得到面试机会,学院必须提供一个解释,同时相关学生在录取决定公布后可以要求核查使用背景信息不意味着自动录取或者降低录取标准,得到标记的学生都是获得额外面试机会,不占用学院依据正常学术标准邀请面试人员的名额[55]以牛津大学医学院专业的面试为例,该专业的面试人选筛选过程是基于中学GCSE成绩和医学入学考试BMAT成绩的量化排名,并依排名和录取名额(一般1个录取名额会邀请2~3名候选者来面试)形成一份最初的筛选名单。

同时,一个由跨学院导师组成的专家组会再次评审没有出现在最初筛选名单中的申请者,将GCSE和BMAT成绩的个人背景情况考虑在内,例如申请者的GCSE成绩比就读学校的平均GCSE成绩更高,其通过筛选的概率可能会相应增加,并得到额外的面试机会2015年,有40位标记学生进入了医学院的额外面试名单[56]注:(1)GCSE表现指数学和英语(或威尔士语)科目的成绩;(2)目标学校为三年内A-Level成绩达到AAA的学生不超过30人(比如说每年平均0~10个学生达到AAA)、且历来很少为牛津大学成功输送生源的学校;(3)ACORN是一个基于邮编,根据工作类型、教育水平、财产类型、失业状态等一系列因素的数据,将英国所有居民分成五大类的地理人口学信息系统组4或组5人群通常为收入低、家庭人数多、无房产、亚裔等贫困人群;(4)POLAR是一个小范围的基于邮编,根据年轻人高等教育参与率的数据,把英国地区分成5组的数据集组1代表着高等教育参与率最低的五个地区,组5代表着高等教育参与率最高的地区;(5)养育状态记录在UCAS申请表中,后期的验证过程也会再次核查该信息;(6)表格前3列的信息整理自University of Oxford. Contextual data[EB/OL].[2016-09-04]. https:// Contextual admissions:a method of improving accessibility to Oxbridge?Examing current policy,national trends and attitudes to contextual data[R/OL].(2016-04-30)[2016-09-11]. http://从表1可以看出,各类标记学生群体基本都能获得额外面试的机会,录取几率也较高。

不过牛津大学对弱势学生的倾斜主要表现在提供进入面试、与其他学生共同竞争录取资格的机会,录取决策仍以学术表现和专业潜力为最高标准,因此标记学生群体在录取概率上并不一定高于普通学生以2015年为例,所有被标记的弱势学生的录取率为20.2%,[57]英国学生的整体录取率为22.2%,⑫二者相差2个百分点牛津大学会定期评估在背景考察和拓展工作上的实施成效,比如在2010-2011年设定好2015-2016年要实现的扩大高教参与目标,包括:来自较少输送生源进入牛津大学的学校的学生在英国籍本科生中占比达到25%;属于ACORN组4和组5的贫穷学生占比达到9.5%;来自POLAR组1和组2高等教育参与率低的社区的学生占比达到13%;满足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认定的残疾学生或具备学习障碍的学生占比不低于8.8%尽管对于扩大高教参与工作实施成效的统计检验需要一定的时间,2015年牛津大学已经满足了在招收贫穷学生和残疾学生上设定的5年目标,另外两个目标与2010年的水平相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58]七、启示在诸如牛津大学的高选拔性机构,因为申请者人数远远超过录取名额,谁应该获得宝贵的入学机会是社会关注亦充满争议的话题。

牛津大学作为英国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其本科招生中的公平理念包括申请机会的均等、选拔标准的均等和录取概率的均等,以及给予高成就弱势群体的面试机会补偿通过开展面向高成就弱势学生的拓展工作、基于卓越标准的公平选拔、采用生源库系统和实施背景考察,牛津大学得以实现内含均等与补偿的双重公平理念牛津大学对公平的追求可以为我国高水平大学构建公平的招生体系提供颇多启示在拓展工作上,2015年我国90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项目中的报名审核通过人数中,东部十省占总数的42.5%,东北三省占10.0%,中部六省占31.6%,西部十二省占16.0%,由此可见边远省份的学生申请高水平大学的比例并不高由于缺乏数据,笔者未能分析农村和贫困生源的申请比例,但可以想象其参与情况亦不乐观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开展多样化的拓展工作,让更多位于西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考生知晓自主招生政策,使有意愿尝试的优秀弱势群体也有机会参与其中,不因经济困难和信息闭塞而止步在基于卓越的公平选拔上,我国许多高水平大学近年来也在不断探索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方式,包括自主招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成绩和高校自主能力测试成绩”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等等,2017年也全面实施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可以说综合评价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

然而,仍有许多人担心和批评实施综合评价难以避免人为腐败和作弊的干扰笔者认为,综合评价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大学需要明确究竟想要通过综合评价达成何种目的每所大学都必须制定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使命的科学、合理、明确的招生目标,然后将综合评价作为服务招生目标的手段同时,在实施综合评价时,要警惕各因素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联,应将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置于其所处的成长和教育背景中考察,防止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等各种弱势学生群体被动地处于劣势地位[59]在录取概率上,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目前亦采取分权式录取模式,较好地保证了选拔标准的学术性虽未经过实证研究,但笔者预计牛津大学的不同学院间生源录取概率不均等现象在我国也存在因此,我国可以考虑借鉴生源库系统,给予获得面试资格的候选者参加至少2个学院的面试机会,以避免优秀生源的错失,同时规避志愿选择博弈,引导学生申请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而非冷门专业当然,这一做法的引入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考究和试点检验,研究如何在可操作性和公平性之间取得平衡在背景考察上,我国自2012年起实施了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农村学生的高校专项计划(2016年有95所高校参与,其中72所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为学业成绩优异的农村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升学渠道。

但该类招生计划只占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左右,有限的名额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而且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社区、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很不均衡,不同学生群体的社经地位和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差距,仅靠高校专项计划远远没有覆盖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弱势群体我国可以学习牛津大学的经验,考察每位学生的教育环境、地理—人口学信息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并借助测量指标对弱势群体进行分类标识,分类维度可以包括农村生源、高等教育参与率低的学校生源、高等教育参与率低的地区生源、残疾人、处于养育状态的人群等等具体的分类维度还需结合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和教育、社会状况来制定,并给予高校实施的自主权对弱势学生进行分类标记后,高校可为学术合格的弱势学生提供面试的机会或予以一定的录取倾斜,以更好地促进入学机会的公平注释:①王立科.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02.②张喜军,张民选.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4):59-63.③盛晓娜,王蕴秋.中英高校招生制度比较与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51-54.④张金元.英国和挪威高校招生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5,(9):106-109.⑤苗学杰.英国大学招生考试“一年多考”的制度设计、社会争论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15,(4):64-71;苗学杰.基于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英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4,(12):56-66.⑥彭錞.英国高等教育招考制度调查报告[M]//张千帆,曲相霏.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国际经验与中国问题,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61-177.⑦张国强对此进行过综述,认为影响力较大的学者包括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和美国教育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 Coleman),影响力较大的组织和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功能主义流派、冲突主义流派、新教育社会学派、新右派、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

详见:张国强.国外教育机会均等观举要[J].现代教育科学,2010,(3):118-122.⑧在牛津大学的申请中,申请者一般直接向意向学院提出申请,但也可不表明意向学院,向学校提交“开放申请”,由学校电脑随机分配一个名义上的意向学院⑨英国大学本科学位由五个等级组成,从高到低分别为一等荣誉学位(First-class honours/1st)、二等一荣誉学位(Second-class honours,upper division/2:1)、二等二荣誉学位(Second-class honours,lower division/2:2)、三等荣誉学位(Third-class honours/3rd)和普通学位(Ordinary degree/pass)英国大约10%的毕业生能拿到一等荣誉学位,不过只有一小部分精英大学授予该学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