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后注浆技术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21KB
约3页
文档ID:482169320
后注浆技术_第1页
1/3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钻孔灌注桩已被广泛用于沿海地区的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 基础中,适用的地基形式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建筑物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桩基础的承载要求 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处理方式是扩大桩径、桩端进入基岩,但是在一些砂层非常厚,基岩很 深的地区再按传统的方法处理就不再经济、合适了,而后注浆法就是一种经济的方法,本文 就采用后注浆法提高桩端进入砂层的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的应用进行探讨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的主要原因由于受现有施工工艺的限制,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孔壁土体的扰动,以及成桩后桩底沉 渣较厚和桩侧泥皮过厚等因素,严重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无论是正循环还是反循 环施工的桩或正循环还是反循环清孔的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问题如某办公楼项目, 采用①800〜①1400mm的钻孔灌注桩,由静载检测实验得到的单桩极限垂直承载力(以沉降 量来判定)最大为4250kn,最小仅有2500kn,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7倍,经动测法检测,发 现该工程桩的桩身砼质量均为良好,无断桩、缩颈、离析等不良现象,桩长也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桩的承载力包括桩自身结构承载力和地基土对桩的支承力,所以可以认为上述工程桩的 承载力明显偏低并非桩身结构强度引起,而是地基土的支承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现就影响 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1、 桩底沉渣厚,桩端承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对桩端进入密实砂层的桩尤为明显目前钻 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无论是正循环法还是反循环法,孔底证沉渣均难保100%的清除达到设 计要求,即使二次清孔也是如此,这从沉渣厚度测试仪测试及静载检测的结果可以得到证明 有相当一部分静载压桩实验,当加载到某一荷载时,桩顶急速下沉,并满足规范规定的破坏 条件,此时如继续加载,让桩沉到某一位置时,桩的沉降速率明显减慢并稳定,再继续加载 还可能会稳定,此时桩顶荷载会达到原先破坏荷载的1.5倍甚至更大,这说明桩底沉渣清除 干净后桩的承载力会明显提高2、 桩侧泥皮厚,导致侧摩阻力明显下降对不同工程中几根承载力明显偏低且桩身砼完整的桩进行分析,发现有些桩由于各种原因造 成泥浆护壁过长3、 孔壁受扰动钻孔过程中孔壁受扰动,特别是进入密实砂层较深的桩,成孔后孔壁附近土中应力释放,出 现“松弛”现象,孔直径越大,影响越明显由于邻近桩壁一层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导致静压 桩时地基土对桩的极限支承力下降鉴于钻孔灌注桩存在上述常见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则 已成为工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后注浆法在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为提高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国内外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曾采用过许多方法,后注浆法就 是其中较常用且有效的一种所谓后注浆,就是在成桩后在桩身砼达到一定强度时,通过预 埋管道用高压泵向桩的某些部位灌注水泥浆,提高局部位置的土体强度目前后注浆有以下 几种工艺:(1) 在孔底设置注浆室采用该工艺时钢筋笼需下到桩底2) 灌注桩成孔后,在孔内设置注浆管,注浆管的下端设出浆口,并用胶带或塑料膜包住 出浆口的位置高出孔底30〜50cm灌注砼前先往孔底倒入碎石或块石,使出浆口埋入碎石 或块石内,然后再进行砼灌筑3) 将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钢管或黑铁管),出浆口采用单向截流阀并压入桩底土中 30〜50cm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在进行桩身砼浇注时浆液不会灌入阀内,注浆时浆液也 不会回流第一种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国内很少使用第二种方法主要用于桩底加固,在国内已有 过多次实验或使用,但由于工艺过于简单,容易发生出浆口堵塞导致注浆失败第三种工艺 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作出浆口,注浆成功率可达97%以上,且压力相对稳定,注浆效果显 著后注浆机理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基本上属于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相结合。

所谓劈裂注浆,即压入的高压 浆体克服土体主应力面上的初始压应力,使土体产生劈裂破坏,浆体沿劈裂缝隙渗入土体填 充空隙,并挤密桩侧土,促使土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如注浆区在桩底,则浆 液首先在桩底沉渣区劈裂和渗透,使沉渣及桩端附近土体密实,产生扩底”效应,使端承力 提高,如注浆区在桩侧某部位,则该部位也同样出现“扩径”效应从大量试桩实测资料可看 出,桩底注浆后不仅桩的端承力提高了,在桩端以上5m甚至更大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也有 较大提高如果在桩侧某段面注浆,同样该断面以上一定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也有明显提高 注浆桩与不注浆桩垂直承载力的对比下表为桩端进入砂层区的几个工程中注浆桩与未注浆桩垂直承载力的对比结果钻孔灌注桩后注浆与未注浆承载力对比表工程桩号桩尺寸桩端土层状况注浆情况极限承载力(kn)比较(%)A1① 800X5500进入中砂层5m未注64001002① 800X5500进入中砂层5m桩底注>8320>1303① 800X5500进入中砂层5m桩底注>8700>136B1① 800X7000进入密实细砂层20m未注84001002① 800X7000进入密实细砂层20m桩底注>13400>1603① 800X7000进入密实细砂层20m桩侧、底注>15500>185C1① 1000X6500进入中砂层未注>90001002① 1000X6500进入中砂层桩底注>13500>150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以下几点:(1) 桩底注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均大于未注浆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在30%〜60%;桩侧、 桩底同时注浆,单桩垂直承载力提高幅度更大,达到了 85%。

2) 桩底进入砂层越深后注浆后单桩垂直承载力提高幅度越大因此可以认为,当钻 孔灌注桩进入砂层一定深度时,采用后注浆效果更佳2、注浆压力、速度从理论上讲,只要浆液能注入土中,易用低压、慢速注浆,这样可以让浆液在桩底或桩侧较 均匀渗透和缓慢刺入,以得到最佳加固效果3、注浆部位在桩底注浆,出浆口宜埋入桩底以下土中的一定深度,一方面可避免出浆口被水泥浆包住,同 时也可以让水泥浆充分加固桩底沉渣或虚土对于桩侧注浆,出浆口宜选在砂性土层,因为 在该土层桩的摩阻力损失最大,对该部位进行加固效果最好六、结束语根据部分工程钻孔灌注桩注浆结果及分析,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1、 后注浆法是提高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及减小承载力离散性的一项有效措施有显著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经过注浆后的桩其沉降量较未注浆桩要小,对重要工程中单根钻孔灌注桩的基础,注浆 尤为必要3、 有些工程因建筑物需要,设计桩长达到60m,甚至更长,进入砂层很深,这些桩在施工时承 载力离散性较大,若适当采用注浆方法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同时既可以缩短桩长又可以减小 沉降,为工程节约费用注浆后单桩垂直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与桩底和桩侧土层性质关系极大,根据统计资料表 明,在北京地区10m左右的短桩,当桩底进入中粗砂及砾石层时,采用桩底注浆工艺后,其 单桩垂直承载力可提高70%〜200%;福建地区桩底进入砂层的60m长桩,在桩底注浆后承载 力可提高80%〜90%;天津地区桩底进入粉细砂层的40〜60m中长桩,在桩底注浆后承载力 可提高20%〜40%。

所以说,在砂层区,采用桩底注浆工艺,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于后注浆法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1、压浆管和出浆口实践表明:压浆管宜用镀锌钢管或黑铁管,直径可采用①2.5cm或①3.0cm对于超长桩,考 虑到管内摩阻力对压力的影响,可考虑采用①3.0cm或①3.8cm出浆阀以单向截流阀为佳, 实践证明采用该出浆阀后注浆成功率达96%以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