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轴质检员理论考试试题(A)一、 填空题:1、 在离车轮内侧到踏面70mm 处可测量轮径、轮辋厚度、踏面圆周磨耗 深度2、 轮对检修时,须清除各部表面的油漆及锈垢,车轴须露出基本金属面3、 A类缺陷对轴承性能和使用安全性没有影响,修复与否均可使用「4、 轴承零件测量剩磁量的位置规定在轴承零件的端面棱角处5、 轴颈直径的测量应距轴端 25-30mm及130-150mm 两处测量6、 表面粗糙度中符号Ra是表示轮廓表面的 算术平均偏差7、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淬火、回8、 经过一般检修的滚动轴承自装车之日起,应保证在一个段修期 内不 发生一般检修质量问题9、 机车车辆限界规定:机车车辆在钢轨水平面上部1250—3600mm范围内的宽度为 3400mm 10、 轮轴超声波穿透检查采用 0°探头11、 轴身横裂纹深度超过2.5 mm时,车轴报废12、 轴承内圈端面色班、滚道面正常均匀 磨耗 属A类缺陷13、 铁路货车轮对的检修分为 厂修和段修14、 滚动轴承与轴颈的配合方法包括:热配合,压配合和楔套配合 15、 在规定的车轴使用寿命期内,凡由于车轴材质和制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 车轴缺陷或行车事故,应由 车轴制造厂 负责。
16、 轮轴检修经退磁后,不带滚动轴承的轮对剩磁不得超过7GS 17、 轴承后挡通气栓必须 堵塞 18、 轴承零件表面在高接触应力的循环作用下产生的金属片状剥落现象称为 剥离市市承零件必须采用湿法磁粉探伤20、高耐候钢材是在钢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使其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 保护层,以提咼钢材的耐候性能二、 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钢材的( C )断裂,是指配件在长期交变载荷作用下所引起的折损A、脆性B、刚性 C、疲劳 D、横切2、 钢铁材料中,对钢的性能有害的化学元素是C)A、硅 B、锰 C、硫 D、铬3、 在机械制图的视图中,机件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所得的视图称为( D)A、主视图 B、斜视图 C、基本视图 D、局部视图4、 车轮轮辋外侧及辐板上有沿圆周方向的重皮时允许铲除,车轮的同一半 径断面上铲槽数量不得多于(C)A、1 B、2 C、3 D、45、 无轴箱轴承锈蚀严重,不能正常转动的轴承由退卸单位D)A、做一次一般修 B、送厂大修 C、修好继续使用 D、就地报废6、 无轴箱轴承后挡与防尘座配合面上允许有总面积不超过40mm2,深度不 超过(B) mm的擦伤和凹痕,但应将棱角、毛刺清除后方可使用。
A、 0.5 B、 1.0 C、 1.5 D、 2.07、 随着钢中的含碳量的降低,其( D )反而增加A 强度 B 硬度 C 脆性 D 塑性8、 新造 197726型滚动轴承使用时间达到( A )年者必须送轴承大修厂做 大修A 5 B 8 C 10 D 159、 车轴轴身的打痕、碰伤、磨伤及电焊打火深度在(C)mm以下时,经 打磨光滑,消除棱角后允许继续使用A 1.5 B 2 C 2.5 D 310、 车轮外侧辗宽的段修限度为( C )mmA W 3 B W4 C W 5 D W611、 在液压系统中起安全保障作用的阀是( A )A 溢流阀 B 节流阀 C 顺序阀 D 单向阀12、 新组装或重新组装的轮对,同一车轮相互垂直的直径差不得大于( A )A 0.5mm B 1mm C 1.5mm D 2mm13、 车轮轮缘垂直磨耗高度运用限度为( B )mmA W13 B <15 C <18 D <2014、 车轮踏面的圆周磨耗,在距轮缘内侧(B ) mm处的踏面测定A 135 B 70 C 50 D 2215、 SKF197726一般检修压装轴承轴向游隙为(D ) mmA、 0.075~0.500 B、 0.075~0.548 C、 0.075~0.560 D、 0.025~0.5416、 一般检修密封座内径与轴颈配合过盈量为( D )mm。
A、 0.05~0.110 B、 0.06~0.102 C、 0.05~0.102 D、 0.055~0.10217、 197726型轴承滚子数是( B )个滚子A、 32 B、 42 C、 52 D、 4018、 滚动轮对踏面擦伤及局部凹下深度段修规定是( C )mmA、<2 B、<1 C、<0.5 D、<0.719、 一般检修填写记录保存应为( D )A、一年半 B、3年 C、5年 D、2年20、 SKF197726轴承一般检修注油量为(D )A、 500±30克 B、 350±10克 C、 520±10克 D、 350±30克C、<0.5 C、<0.7四、问答题:(每题5 分,共30分)1、货车轴承检测间环境有何要求? 答:(1)检测间空气清洁度符合以下要求: A、 目视检测间内的空气不得有明显飘尘,在专用测试板上不得有明显落 灰层;B、 白棉布擦拭使不得有明显污迹;C、 24h落尘量W 80mg/皿2)检测间地面清洁度符合以下要求:A、 目视检测间地面应呈原色,不得有油泥、杂物B、 手触摸地面、手感不得有明显的颗粒物存在C、 检测间温度要求为16-30°CD、 检测间相对湿度不得超过60%。
2、防尘板座上存在的纵向划痕怎样处理?答:(1)防尘板座上存在的纵向划痕深度不超过2.5mm,经磁粉探伤检查确 认无裂纹时,再加旋0.5m m,同时将轴身全部加工,直径尺寸符合规定限度 者允许使用2)轴身上的横向裂纹深度超过2.5mm时车轴报废3、对无轴箱轴承附件检修有哪些技术要求?(1) 轴承前盖不得有裂损、变形、磕伤及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2) 后挡配合面的直径尺寸应符合规定 3)后挡翘曲变形必须在专用平台上检测,用塞尺测量翘曲变形量不得超 过0.3mm;后挡与防尘座配合面上允许有总面积不超过40mm2,深度不超过 1mm的擦伤,凹痕及深度不超过1.5mm的纵向划痕存在,但应将棱角、毛 刺清除后方可使用 4)后挡通气栓孔必须堵塞4、 车轴上特殊标记有哪些?对特殊标记有什么要求? 答:目前我国轮对车轴上的特殊标记有:(1) 改轴标记:车轴经改轴后再组装使用时,在轮对本次组装标记扇区内 增加刻打“改”字标记;(2) 双十字标记:车轴的轮座上有深度超过0.3mm,但不足2.5mm的横裂 纹经旋除后再组装成轮对时,必须在本次组装扇区内刻打“#”标记;带有 特殊标记扇区内的所有标记必须永久保留5、 为什么车轴在轮座部容易发生裂纹? 答:车轴经过运用以后所产生的裂纹,大部分发生在轮座部位,分布于轮毂 边缘的内侧和外侧。
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因为车轴和轮座是过盈配合,当车轴压入轮毂孔以后,在车轴表面产 生很大的接触应力,这种接触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轮座两端的接触应 力最大由此而引起的车轴上的应力也最大;压装力接近上限时,在轮座表 面会出现晶格滑移,造成疲劳源,位置在轮座里端几至十几mm处2) 压装轮对时,当车轴压入轮毂后,使轮对的形状相当于一个截面突然 变化的整体轴,因而在车轴与车轮交界的截面突变处产生高度的应力集中3) 车轴每转动 1周,轮座部的纤维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交变地产生拉伸和 压缩,造成车轴轮座部与轮毂边缘有微小的滑动摩擦,时间处了在摩擦处形 成了磨损;而车轴在实际使用中,在各种腐蚀介质的作用下产生摩擦腐蚀, 使磨损表面形成了许多微小的腐蚀坑穴,而成为车轴裂纹疲劳源,使车轴疲 劳极限下降,致使过早地出现疲劳裂纹6、装用转8AG、转8G、转K1、转K2、转K3、转K4型转向架的各型车装用的轮对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以下表表示:序号转向架型号装用轮对型号装用车种车型1转8AG、转8G减重轮对C 、 P 、 P 、 NX 等64T 64AT 64GT 17BTRD2其他车型编码尾部加注字母T的车 辆2转K1提速轮对P653转K2提速且减重轮 对P、P、P、P 、NX C 等65 65S 64AK 64GK 17BK、 64K提速轮对其他车型编码尾部加注K字母的车 辆4转K3提速轮对X1K5转K4提速且减重轮 对P、C 、P 、P 、NX65 64H 64AH 64GH 17BH提速轮对其他车型编码尾部加注H字母的车 辆注:1、装用 RD2 型轮对可用减重或提速轮代替,装用提速轮对可用提速且减重轮对替代。
2、减重轮可以轮辋小于 55mm 的非减重轮对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