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38.97KB
约20页
文档ID:604302779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_第1页
1/2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诊断报告书写基本原则,一、书写前准备工作,二、图像观察,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四、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五、报告书的核对工作,一、书写前准备工作,1.,确定,X,线片或,CT,、,MR,片质量是否合乎诊断要求,包括黑化度、对比度等,对于,CT,、,MR,片尚包括定位像、窗技术应用、照片连续性、扫描范围、扫描序列及各种伪影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照片,不予书写报告2.,在照片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是否与照片所示一致并要核对照片与病人申请单要求检查的部位、项目是否相符,是否与申请单所记录的照片数目一致3.,申请单所填写的内容及附带的相关临床资料是否详细和充分,其中包括其它影像学检查结果4.,若为随诊复查病例,需有既往影像学检查照片及诊断报告书确定以上项目无误后,方可进行观察和书写二、图像观察,详细观察每幅照片,包括,CT,、,MR,照片上的每一帧图像,这是作出合理而正确诊断的重要保证。

1.,要根据申请单的要求及所怀疑的病变,对照片的某一部位或某一器官进行重点观察2.,还应仔细观察,“,非重要部位和器官,”,的表现,而这些部位和器官常常是诊断医师易于疏漏的地方,常有可能导致错诊和漏诊3.,当照片上发现明显病变时,诊断医师常常满足这一发现,而忽视了片内已显示然而不明显的病变例如,发现了肺内明显肿块影,常常忽视了片内已显示的肋骨骨质破坏表现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诊断报告书要求一律用计算机打印报告顶端为医疗机构名称报告用纸建议采用标准,B5,纸,报告正文字体建议采用小四号楷书特例:院外影像学会诊可用手写报告,书写时要求字迹清楚、字体规范,不能涂改,禁用不标准简化字和自造字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6,部分内容:,1.,一般资料,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和技术;设备类型及重要参数,3.,医学影像学表现或描述,4.,医学影像学诊断,5.,检查建议,6.,报告医师签名,四、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X,线片、,CT,、,MRI,等影像学资料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或(和)功能改变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是提供临床参考的重要依据,对临床诊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诊断报告的内容必须客观地反映其变化,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各个部分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1,、一般资料:,各医院可根据各种不同设备设计各自的表格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影像号或检查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或计算机自动填写检查号可以统一编号或分成几项,即,X,线号、,CT,号、,MRI,号等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对于常规检查要注明检查名称,特殊检查要注明检查方法或技术CT,和,MR,检查要注明设备类型(探测器排数、场强等)、重要参数(层厚、扫描序列参数等),造影剂名称、剂量、使用方法3,、医学影像学表现或描述,“,表现”或“描述”是对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的观察和描述,是形成正确“诊断”的基础,应注意全面和细致要牢记影像诊断的基本原则,“全面观察具体分析”表现”或“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1,)临床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所要求的内容:即阐明有无临床疑似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有,者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位置、数目、大小、范围、形态、密度(,CT,值)、信号(,MR,)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的表现说明,“,未见,”,。

2,)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阳性发现:,(,a,)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伤患者所摄骨路片上偶然发现骨软骨瘤;,(,b,)正常变异的表现;,(,c,)成像伪影;,(,d,)难以定性的或可疑的征象3,)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征象应加以描述4,)应简要描述片内已显示但未发现病变的其它组织和器官5,)当由于病人原因而不能行标准方法检查时,在“表现”叙述开始时应予以说明6,)若近期检查同一部位,则应与老片对照描述4.,医学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学诊断有其局限性不同疾病可有类似表现,同一疾病又可有不同表现,而且随时间改变,病变可以发生变化医学影像学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医学影像学诊断为整个医学影像检查的结论,不少阅读报告的临床医师只阅读这一项报告书写者必须根据医学影像学表现恰如其分地做出这一检查结论诊断结论一般分为四种情况:,(,1,)正常或未见异常;,(,2,)病变肯定,性质肯定;,(,3,)病变肯定,性质不肯定,这种结论又可分两种情况:(,a,)以某一疾病为主但不典型b,)病变表现无特征性可有多种可能性,依次说明可能的疾病4,)可疑病变,所见表现不能肯定为病变,可能为正常变异或各种原因造成假象。

需要病员补充检查,可在诊断结论后提出建议,如补加增强,CT,扫描或加做,MRI,其它序列检查等诊断”是诊断报告书的最终结论,需特别注意其准确性,要求如下:,(,1,)“诊断”应与“表现”所述内容相符,绝不能相互矛盾和相互混淆也不应“诊断”或“表现”书写时有所遗漏,即“表现”已述,然无相应的“诊断”,或反之2,)如“表现”中未发现异常,则“诊断”应诊为“正常”或“未见异常”3,)若,“,表现,”,中发现异常,应在,“,诊断,”,中指明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病变的性质,如,“,肝右叶巨块型肝细胞癌并周围多发子灶及门静脉右支内瘤栓,”,4,)若“表现”中发现异常,但不能确定病变性质时,“诊断”中应说明病变的部位、大小和病变性质待查或几种可能的性质,并依可能性大小进行排序此外,还要提出进一步鉴别诊断的检查手段5,)当“表现”中有几种病变异常所见时,“诊断”中书写应依这些病变的临床意义大小进行排序,如“左肾癌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胆囊结石,肝右叶肝囊肿”6,)在,“,诊断,”,书写时,更需注意不要有错字、别字、漏字及左、右侧之误,否则可导致严重后果5.,检查建议:,“,建议”是对“诊断”的必要补充,通过“建议”向临床医生反馈重要的诊断提示信息和,/,或有指导意义的进一步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检查方法。

许多时候恰当的使用“建议”可以避免主观武断造成的误诊和漏诊常用的“建议”内容包括:,详查,XX,病或除外,XX,病:根据影像学表现发现可能存在与临床诊断不一致的其他疾病时使用进一步,XX,检查:提示临床医生使用对诊断的某些方面更有力的检查方法以完善诊断或鉴别诊断无论阳性诊断或阴性诊断病例,都可以通过恰当地使用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检查方法使诊断进一步明确,避免错漏进一步增强检查:提示临床医生使用对比增强方法显示病变血液动力学方面的特点以利于完善诊断或鉴别诊断结合临床:在临床病史不详细或临床医生具有更专业知识或病史资料的情况下,请临床医生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作出判断对比旧片:如果复诊病人不能提供全面的旧片资料且临床医生可能掌握病人情况更多时,提示临床医生对比旧片作出更准确的对比分析定期复查:在某些检查存在不明显病变(随时间推移可能变为明显)被遗漏的可能性或所怀疑疾病具有动态变化特点时,提示临床医生嘱患者定期复诊重新检查已确定或排除疾病诊断应根据不同情况明确注明适当的复查时间对于某些阴性诊断结果尤其有意义,如:外伤、急腹症等6.,医师签名:,签名医师即是此份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责任人如书写报告者为住院医师,则应由上级医师审核后签名。

如只有一名医师书写报告必须由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完成并签名对于正常工作时间外(如夜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获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住院医师签发诊断报告五、报告书的核对工作,1.,报告书写完毕后,书写医师要复审报告书各项内容,并需再次核对申请单、照片所示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和检查项目的一致性2.,诊断报告要如实反映影像学改变,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字迹清晰若重要字句修改后,报告则应重新打印或抄写3.,负责医师需对诊断报告书进行复审,依次检查报告书的各项内容,确认无任何差错后,准发报告,签字后,送交登记室4.,登记室工作人员在病人或家属领取照片和诊断报告书时,还应再次复核申请单、照片所示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检查部位和检查项目的一致性,无误后方可发放5.,诊断报告应留底存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