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工作细则快速汇总工作细则长沙市人口普查办公室长沙市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2010年年7 7月月一、快速汇总工作的目的二、快速汇总表式三、汇总主要数据四、工作进度安排五、基层快速汇总工作方法六、其他注意问题主要内容一、快速汇总工作的目的•快速汇总工作在人口普查登记复查工作完成后进行 •针对主要数据的手工快速汇总–区别于全部数据的计算机汇总,信息量大、周期长•及早提供全国普查登记的人口数,相对于计算机汇总,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快速汇总工作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进行 (对表看)•这张表既是汇总表,也是过录表•按照长短表分别进行汇总(过录)•按照普查时点居住地、户口登记地两个大块进行汇总(过录)其中通过汇总(过录)离开户口地时间进行各种人口的判断•相比于五普,表内信息量较少,只过录人口数,不过录年龄、教育、家庭户等情况源于普查登记对象的变化 二、快速汇总表式◆快速汇总表的功能:通过过录普查表中的主要指标信息,可以汇总出不同口径的人口数三、汇总主要数据★★汇总内容:汇总内容:①登记总户数 、②登记总人数、③出生人口④死亡人口、⑤常住人口、⑥户籍人口⑦现有人口①登记总户数:普查区域内登记的所有户数。
②登记总人数:普查区域内登记的所有人数,包括现有人口和户籍外出人口主要用于填写普查小区封面③出生人口:数据来源于普查表户记录H4_1④死亡人口:数据来源于普查表户记录H4_2⑤常住人口:通过表中几项指标计算出来⑥户籍人口:通过表中几项指标计算出来⑦现有人口:数据来源于普查表户记录H3_1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过录时可列在每户的后面★★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判断标准仍然采用以往的跨乡、镇、街道(空间)和半年的概念(时间)•过录时计算出普查小区的常住人口,逐步汇总出普查区、乡级、县级、地级、省级的常住人口•计算依据:每个人只能作为一个普查小区的常住人口乡镇街道以内的人户分离,在其居住地算作常住人口•局限性:以此方法统计的常住人口会遗漏迁移半年以内的婚姻嫁娶、拆迁搬家的人口•每个地域单位的常住人口计算公式:每个地域单位的常住人口计算公式: ((2 2))+ +((3 3))+ +((6 6))+ +((7 7))+ +((1212))+ +((1414)) 户编号户编号一、一、普查普查时点时点居住居住人数人数 二二.户户口口在在本本户户,未未住住本本户户人数人数 1.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在在本村本村(居居)委会委会2.2.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在在本本乡乡镇镇街街道其道其他村他村(居)(居)委会委会3.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在在其他其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4.户户口待口待定定1.居居住在住在本村本村(居居)委会委会其他其他普普查查小区小区2.居居住在住在本本乡乡镇镇街街道其道其他村他村(居)(居)委会委会3.居居住在住在其他其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4.居居住在住在港澳港澳台或台或国外国外其其 中中 ::((1))离离开开户户口口登登记记地地不不满满半年半年((2 2)离)离开开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地地半年半年以上以上其中:其中:((1 1)离)离开不开不满满半半年人年人数数((2 2))离离开开半半年年以以上上人人数数过录项目H3_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 (1)(1)(2)(2)(3)(3)(4)(4)(5)(5)(6)(6)(7)(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合计合计 常住人口的计算常住人口的计算1.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在在本村本村(居居)委会委会2.2.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在在本本乡乡镇镇街街道其道其他村他村(居)(居)委会委会4.4.居居住在住在港澳港澳台或台或国外国外4.4.户户口待口待定定((2 2))离开离开户户口口登登记记地半地半年以年以上上其中:其中:((1 1)离)离开不开不满满半半年人年人数数★★户籍人口户籍人口•判断标准:有公安户籍和户口待定的人口。
•过录时计算出普查小区的户籍人口,逐步汇总出普查区、乡级、县级、地级、省级的户籍人口•计算依据:每个人只能作为一个普查小区的户籍人口乡镇街道以内的人户分离,在其户籍所在地算作户籍人口•与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不完全相同居住在本小区,户口待定人口也作为本普查小区的户籍人口•计算公式:计算公式:((2 2))+ +((7 7))+ +((1010))+ +((1111))+ +((1414))户编号户编号一、一、普查普查时点时点居住居住人数人数 二二.户户口口在在本本户户,未未住住本本户户人数人数 1.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在在本村本村(居居)委会委会2.2.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在在本本乡乡镇镇街街道其道其他村他村(居)(居)委会委会3.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在在其他其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4.户户口待口待定定1.居居住在住在本村本村(居居)委会委会其他其他普普查查小区小区2.居居住在住在本本乡乡镇镇街街道其道其他村他村(居)(居)委会委会3.居居住在住在其他其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4.居居住在住在港澳港澳台或台或国外国外其其 中中 ::(( 1))离离开开户户口口登登记记地地不不满满半年半年((2 2)离)离开开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地地半年半年以上以上其中:其中:((1 1)离)离开不开不满满半半年人年人数数(( 2 2))离离开开半半年年以以上上人人数数过录项目H3_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 (1)(1)(2)(2)(3)(3)(4)(4)(5)(5)(6)(6)(7)(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合计合计 户籍人口的计算1.户户口登口登记记在在本村本村(居居)委会委会4.4.户户口待口待定定2.2.居居住在住在本本乡乡镇镇街街道其道其他村他村(居)(居)委会委会3.3.居居住在住在其他其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4.4.居居住在住在港澳港澳台或台或国外国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工作整体上分五级进行。
•要求各级汇总单位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快速汇总表的收集、合并与上报任务•各级汇总单位在向上一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报送数据前,必须经过认真逻辑审查,保证数据准确无误 四、工作进度安排普查小区过录、普查区汇总、普查小区过录、普查区汇总、上报上报计算机录入汇总、审核上报计算机录入汇总、审核上报合并、汇总、审核上报合并、汇总、审核上报合并、汇总、审核上报合并、汇总、审核上报国家级汇总、发布国家级汇总、发布乡级乡级县级县级地级地级省级省级国家国家11.16-11.2011.21-11.2511.26-12.0512.06-12.1012.11以后以后各级工作职责及时间安排•基层是数据产生的源头,把握好源头数据质量对快速汇总的质量至关重要•要求:快速汇总开始前,要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进行快速汇总的培训,明确任务,熟悉快速汇总各项统计指标的定义,学会各种统计数字的汇总方法,掌握普查小区过录表的过录方法和审核方法 五、基层快速汇总工作方法普查区快速汇总工作流程普查区快速汇总工作流程整理普查表整理普查表普查员过录汇总普查员过录汇总填写过录表地址和地址编码填写过录表地址和地址编码普查员指导员汇总普查员指导员汇总短表短表长表长表填写短表、长表及死亡表封面填写短表、长表及死亡表封面 检查、汇总检查、汇总普查员过录、汇总方法①按普查表短表和长表(不包括境外人员普查表)分别进行过录。
②以户为单位进行过录按“户编号”的顺序,逐户进行过录完一户,要比对普查表进行检查后再过录下一户③过录完成后,计算出该普查小区各项指标的合计数,填写在过录表的“合计”栏同时要清点出该普查小区的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及总户数④在过录表上详细填写普查小区地址和地址码,并注明长、短表(下方打“√”),短表编码为1,长表编码为2 ⑤过录表填写完成后,要根据项目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复查和检查,同时检查合计数据有无计算错误,数字之间有无矛盾⑥过录表填写完毕后,除负责汇总工作的普查员认真进行自查核对外,普查指导员要进行复审⑦分别填写《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封面》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封面》 ★★注意:注意: 登记总人数为汇总表(1)+(8)项得出短表封面总张数务必填写准确! 登记总人数登记总人数=((1))+((8))清点总户数户编号户编号一一. .普查时普查时 点居住点居住人口人口 1.1.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村在本村( (居居) )委会委会 2.2.户口登记在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他村(居)委会会 3.3.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在其他乡镇街道街道 4.4.户口待定户口待定 其中:(其中:(1 1)离)离开户口登记地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不满半年 ((2 2)离开户)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以上过录项目R6=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合计合计11113 32 25 52 23 31 100153111002614221003过录表填写步骤过录表填写步骤地址:地址: 开福开福县县( (市、区市、区) ) 望麓园望麓园 乡乡( (镇、街道镇、街道) ) 中山路中山路 普查区普查区 001 001 普查小区普查小区 05 004 001 0011地址码:逻辑检查∑ √短短/长长 表表户编号户编号一一. .普查时普查时 点居住点居住人口人口1.1.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村在本村( (居居) )委会委会2.2.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道其他村(居)委会(居)委会3.3.户口登户口登记在其他记在其他乡镇街道乡镇街道 4.4.户口待定户口待定 其中:(其中:(1 1))离开户口登记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地不满半年 ((2 2)离开户)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以上过录项目R6=1(H3_1)R6=1且R7=1 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合计合计0015地址:地址: 开福开福 县县( (市、区市、区) ) 望麓园望麓园 乡乡( (镇、街道镇、街道) ) 中山路中山路 普查区普查区 001 001 普查小区普查小区 05 004 001 001152 2√短短/长长 表表过录表过录方法过录表过录方法52快速汇总表(续)户编号户编号二二. .户口户口在本户在本户, ,未住本未住本户人数户人数 1.居住在本居住在本村村(居居)委会委会其他普其他普查查小区小区2.居住在本居住在本乡镇乡镇街道其街道其他村(居)他村(居)委会委会3.居住在其居住在其他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居住在港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澳台或国外其其 中中 ::((1))离离开开不不满满半半年年人人数数((2))离离开开半半 年年 以以 上上人数人数过录项目R7=1 (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 (8)(9)(10)(11)(12)(13)(14)合计合计 001 2 2 11∑累计累计户编号户编号一一. .普查普查时点时点居住居住人口人口 1.1.户口登记在户口登记在本村本村( (居居) )委会委会 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 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 4.户口待定 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 (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R6=1 (H3_1)R6=1R6=1且且R7=1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001普查表:普查表:12∑累计累计12 2户编号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 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2.户口登记在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他村(居)委会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 4.户口待定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R6=1 (H3_1)R6=1且R7=1R6=1R6=1且且R7=2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001快速汇总过录表:快速汇总过录表:普查表:普查表:户编号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 1.1.户口登户口登记在本村记在本村( (居居) )委会委会2.2.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道其他村(居)委会(居)委会3.3.户口登记在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其他乡镇街道 4.4.户口待户口待定定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R6=1 (H3_1)R6=1且R7=1 R6=1且R7=2R6=1R6=1且(且(R7=3R7=3或或4 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001∑累计累计1普查表:普查表:户编号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 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 4.4.户口待定户口待定其中:(其中:(1 1))离开户口登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记地不满半年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R6=1 (H3_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R6=1且且((R7=3R7=3或或4 4))且且R8=2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0011∑累计累计普查表:普查表:户编号户编号一一. .普查时普查时点点居住居住人口人口 1.1.户口登记在户口登记在本村本村( (居居) )委会委会2.2.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道其他村(居)委会(居)委会3.3.户口登记在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其他乡镇街道 4.4.户口待定户口待定其中:(其中:(1 1))离开户口登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记地不满半年年((2 2)离开)离开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地半年以地半年以上上过录项目R6=1 (H3_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R6=1且且((R7=3R7=3或或4 4)且)且R8≥3R8≥3R6=1且R7=5(1)(2)(3)(4)(5)(6)(7)0012∑累计累计普查表:普查表:∑累计累计15户编号户编号一一. .普查时点普查时点居住居住人口人口 1.1.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村在本村( (居居) )委会委会2.2.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其他村(居)委会委会3.3.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其他乡在其他乡镇街道镇街道 4.4.户口户口待定待定其中:(其中:(1 1))离开户口登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记地不满半年((2 2)离开户)离开户口登记地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半年以上过录项目R6=1 (H3_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R6=1且且R7=5R7=5(1)(2)(3)(4)(5)(6)(7)001普查表:普查表:普普查查表表∑累计累计1二二. .户口在本户口在本户户, ,未住本户未住本户人数人数 1.居住在居住在本村本村(居居)委会其他委会其他普普查查小区小区2.居住在居住在本本乡镇乡镇街街道其他村道其他村(居)委(居)委会会3.居住在其他居住在其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居住在港澳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台或国外其其中中::((1))离离开开不不满满半半年人数年人数((2))离离开开半半年以上人数年以上人数R7=1 (H3_2)R7=1R7=1且且R6=2R6=2R7=1R7=1且且R6=3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8)(9)(10)(11)(12)(13)(14) 1∑累计累计二二. .户口在本户口在本户户, ,未住本户未住本户人数人数 1.居住在本村居住在本村(居居)委会其他委会其他普普查查小区小区2.居住在本居住在本乡乡镇镇街道其他街道其他村(居)委村(居)委会会3.居住在居住在其他其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居住在港澳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台或国外其其中中::((1))离离开开不不满满半半年人数年人数((2))离离开开半半年以上人数年以上人数R7=1 (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R7=1且且((R6=4R6=4或或5 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8)(9)(10)(11)(12)(13)(14) 1∑累计累计二二. .户口在本户口在本户户, ,未住本户未住本户人数人数 1.居住在本村居住在本村(居居)委会其他委会其他普普查查小区小区2.居住在本居住在本乡乡镇镇街道其他街道其他村(居)委村(居)委会会3.居住在其居住在其他他乡镇乡镇街街道道 4.居住在港澳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台或国外其其 中中 ::((1))离离开开不不 满满 半半 年年人数人数((2))离离开开半半年以上人数年以上人数R7=1 (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R7=1且且((R6=4R6=4或或5 5)且)且R8=2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8)(9)(10)(11)(12)(13)(14) 11∑累计累计二二. .户口在本户口在本户户, ,未住本户未住本户人数人数 1.居住在本村居住在本村(居居)委会其他委会其他普普查查小区小区2.居住在本居住在本乡乡镇镇街道其他街道其他村(居)委村(居)委会会3.居住在其他居住在其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居住在港澳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台或国外其其中中::((1))离离开开不不满满半半年人数年人数(( 2)) 离离开开半半年年以以上人数上人数R7=1 (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R7=1且且((R6=4R6=4或或5 5)且)且R8≥3R8≥3R7=1且R6=6(8)(9)(10)(11)(12)(13)(14) ∑累计累计16二二. .户口在本户口在本户户, ,未住本户未住本户人数人数 1.居住在本村居住在本村(居居)委会其他委会其他普普查查小区小区2.居住在本居住在本乡乡镇镇街道其他街道其他村(居)委村(居)委会会3.居住在其他居住在其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居住在居住在港澳台或港澳台或国外国外其其中中::((1))离离开开不不满满半半年人数年人数((2))离离开开半半年以上人数年以上人数R7=1 (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R7=1且且R6=6R6=6(8)(9)(10)(11)(12)(13)(14) •进入逻辑检查户编号户编号一一. .普查时普查时 点居住点居住人口人口 4.4.户口待定户口待定1.1.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村在本村( (居居) )委会委会2.2.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道其他村(居)委会(居)委会3.3.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在其他乡镇街道街道 其中:(其中:(1 1))离开户口登记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地不满半年((2 2)离开户)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以上过录项目R6=1 (H3_1)R6=1且R7=1 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合计合计11112 21 17 73 34 41 10015203120002614221003一是检查表中数字间的逻辑关系一是检查表中数字间的逻辑关系(1)=(2)+(3)+(4)+(7):5=2+0+3+0(4)=(5)+(6):3=1+2(8)=(9)+(10)+(11)+(14):2=0+0+2+0(11)=(12)+(13):2=1+1二二. .户口在本户口在本户户, ,未住本户未住本户人数人数 1.居住在本居住在本村村(居居)委会委会其他普其他普查查小小区区2.居住在本居住在本乡镇乡镇街道其街道其他村(居)他村(居)委会委会3.居住在其居住在其他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居住在港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澳台或国外其其中中::((1))离离开开不不满满半半年人数年人数((2))离离开开半半年以上人数年以上人数R7=1(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8)(9)(10)(11)(12)(13)(14)720021105523 户编号户编号一一. .普查时普查时 点居住点居住人口人口 1.1.户口登户口登记在本村记在本村( (居居) )委会委会 2.2.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道其他村(居)委会(居)委会 3.3.户口登户口登记在其他记在其他乡镇街道乡镇街道 4.4.户口待定户口待定 其中:(其中:(1 1))离开户口登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记地不满半年年 ((2 2)离开户)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年以上过录项目 R6=1 (H3_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1 1等于等于居住居住本地本地2550220二是检查表中户记录和人记录间的逻二是检查表中户记录和人记录间的逻辑关系辑关系371户口在,户口在,外出外出550220二二. .户口户口在本户在本户, ,未住本户未住本户人数人数 1.居住在本村居住在本村(居居)委会其他委会其他普普查查小区小区2.居住在本居住在本乡乡镇镇街道其他街道其他村(居)委村(居)委会会3.居住在其他居住在其他乡镇乡镇街道街道 4.居住在港澳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台或国外其其中中::((1))离离开开不不满满半半年人数年人数((2))离离开开半半年以上人数年以上人数R7=1 (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8)(9)(10)(11)(12)(13)(14) 普查指导员汇总方法◆普查指导员在快速汇总中的任务是指导普查员进行普查小区的过录和汇总。
同时对自己负责的普查区进行汇总汇总时按照短表和长表分别进行第一步:清点普查小区过录表:清点普查小区过录表:将本普查区所有普查小区的过录表按普查小区的顺序分别整理好第二步:过录普查小区数据:第二步:过录普查小区数据:将每个普查小区的合计数据过录到表中,过录时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开列第三步:汇总普查区数据:第三步:汇总普查区数据:计算普查区各项指标的合计数,填写在汇总表的“合计”处第四步:填写第四步:填写死亡表封面:死亡表封面:根据普查区短表汇总表和长表汇总表中的死亡人口数计算,需与普查区全部死亡人口调查表中登记的死亡人口数比对★★注意:注意:①汇总表填写完成后,要进行复查和逻辑检查,检查有无计算错误,数字之间有无矛盾;严禁不经核实而随意调整②汇总表上要详细填写普查区地址和地址码,并注明长、短表(下方打“√”) ③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组织专人对普查区汇总表进行复审户编号户编号一一. .普查时普查时 点居住点居住人口人口 4.4.户口待定户口待定1.1.户口登记在户口登记在本村本村( (居居) )委会委会2.2.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道其他村(居)委会(居)委会3.3.户口登记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在其他乡镇街道街道 其中:(其中:(1 1))离开户口登记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地不满半年((2 2)离开户)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以上过录项目R6=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普查区普查区合计合计4604602502501101108787474740401313001小区260150505730273002小区2001006030171310普查区汇总表实例普查区汇总表实例地址:地址: 开福开福县县( (市、区市、区) ) 望麓园望麓园乡乡( (镇、街道镇、街道) ) 中山路中山路 普查区普查区 普查小区普查小区 05 004 0011地址码:……相加汇总逻辑检查√短短/长长 表表•快速汇总表的地址单位填写一定要按地址码本的单位名称填写。
地址码本没有列的单位,不能作为单独的一级汇总单位•封面填写不允许出现错误(三横两竖)若某个指标出现错误,需重新填写封面•要求:任何人不得篡改快速汇总(过录)表上的数据如发现有篡改人口普查资料的行为,要按照《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六、其他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