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中文)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2KB
约19页
文档ID:31020641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中文)_第1页
1/19

课程编码: A1206课程名称: 工程力学学分: 5 学分开设学期: 大二上下两学期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师信息:姓名:镇斌 办公室:水电楼 1101: 15571775171 电子邮箱: zspapers@办公时间: 8:00-17:302目 录1. 课程描述 ...................................................................................................................32. 课程目标 ...................................................................................................................33. 课程内容及安排 .......................................................................................................33.1 课程内容: .........................................................................................................33.2 课程安排(可自行设计表格): .....................................................................84. 教材及辅助材料 .......................................................................................................94.1 必备教材: .........................................................................................................94.2 辅助材料: .........................................................................................................95. 考核及评分 ...............................................................................................................95.1 考核: .................................................................................................................95.2 评分: ...............................................................................................................1931.课程描述 《工程力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共计 80 学时分两学期开设。

第一学期 48 学时,主要讲述刚体的平衡,杆件拉(压) 、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材料的力学性能,各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图,针对杆件强度、刚度的校核验算和设计,刚体的运动基本原理第二学期 32 学时,主要讲述刚体动力的基本原理,流体静力动力的基本概念和力学分析原理2. 课程目标 了解:扭转的应力与变形、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刚体平面运动特性等;理解:静力学公理、应力状态、刚体和流体的基本运动、质点以及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刚体动力学普遍定理等;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拉伸和压缩变形的力学特性、弯曲变形的力学特性、内力图的绘制、点的运动表示法、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流体静力计算等3. 课程内容及安排3.1 课程内容: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一、关于力的概念二、关于刚体的概念三、关于平衡的概念§1-2 静力学公理一、公理 1 二力平衡公理二、公理 2 加减平衡力学公理三、公理 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四、公理 4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五、公理 5 刚化原理§1-3 约束和约束力一、关于约束的概念4二、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力的特性§1-4 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一、合成二、平衡三、三力平衡汇交定理§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二、合力投影定理三、合成四、平衡第三章 力矩与平面力偶系§3-1 关于力矩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二、合力矩定理§3-2 关于力偶的概念一、力偶和力偶矩二、同一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3-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一、合成二、平衡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4-1 力线平移定理§4-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4-3 分布荷载§4-4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4-5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4-6 物体系的平衡问题·静定与超静定的概念5§4-7 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分析一、节点法二、截面法第五章 材料力学基础§5-1 材料力学的任务§5-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5-3 外力及其分类§5-4 内力、截面法及应力的概念一、内力、应力的概念二、截面法§5-5 变形与应变§5-6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第六章 拉伸和压缩§6-1 轴力及轴力图§6-2 横截面上的应力§6-3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6-4 斜截面上的应力§6-5 拉(压)杆的变形与位移一、胡克定律二、横向变形与泊松比§6-6 拉(压)杆内的应变能§6-7 低碳钢和铸铁受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一、拉伸试件和压缩试件二、低碳钢受拉伸时的力学性能三、低碳钢受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四、铸铁受拉伸或压缩时的力学性能五、安全因素和许用应力§6-8 简单的拉、压超静定问题6一、超静定问题二、超静定问题的基本解法三、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6-9 拉(压)杆接头的计算第七章 扭转§7-1 扭矩和扭矩图§7-2 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7-3 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一、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二、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系数三、扭转角四、斜截面上的应力§7-4 受扭圆杆的强度条件及刚度条件§7-5 等圆截面直杆在扭转时的应变能§7-6 矩形截面杆的扭转一、非圆截面杆和圆截面杆扭转的区别二、矩形截面杆的扭转第八章 弯曲§8-1 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8-2 剪力图和弯矩图的进一步研究§8-3 弯曲正应力§8-4 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8-5 弯曲切应力§8-6 梁的强度条件§8-7 挠度和转角§8-8 斜弯曲§8-9 弯曲应变能7§8-10 超静定梁第九章 点的运动§9-1 运动学的基本内容·参考系§9-2 点的运动的矢量表示法一、点的位置的确定二、点的速度三、点的加速度§9-3 点的运动的直角坐标表示法一、点的位置的确定二、点的速度三、点的加速度§9-4 点的运动的自然表示法(弧坐标表示法)一、点的位置的确定二、点的速度三、点的加速度四、特殊情况第十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10-1 刚体的移动§10-2 刚体的定轴转动一、刚体定轴转动的特点二、刚体位置的确定·刚体的转动方程三、刚体的角位移和角速度四、刚体的角加速度五、刚体的匀速转动和匀变速转动§10-3 转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第十一章 点的复合运动§11-1 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11-2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11-3 牵连运动为移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8第十二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12-1 刚体平面运动分解为移动和转动§12-2 平面图形上点的速度·速度瞬心一、速度合成法(基点法)二、速度投影法三、瞬心法§12-3 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第十三章 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13-1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一、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二、第二定律 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定律三、第三定律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13-2 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一、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直角坐标形式二、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自然坐标形式第十四章 动力学普遍定理§14-1 动量定理一、质点的动量定理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三、质心运动定理§14-2 动量矩定理一、质点的动量矩定理二、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三、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四、刚体的转动惯量§14-3 动能定理一、质点的动能定理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14-4 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第十五章 流体力学基本原理9§15-1 流体的基本概念一、流体力学的发展历史二、流体的特点三、研究流体力学的方法§15-2 流体静力学一、静水压的特点二、流体平衡的微分方程三、静止流体中的压力分布四、平面和曲面上的流体静压力§15-3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一、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二、流的分类三、迹线、流线、流管、流量四、导管中静流的连续方程五、一维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3.2 课程安排:章(节)次 教学内容 总学时讲授学时习题课第一部分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2 2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 4 3 1第三章 力矩与平面力偶系 4 3 1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 4 2 2第二部分第五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2 2第六章 拉伸和压缩 6 4 2第七章 扭转 4 3 1第八章 弯曲 8 6 2第三部分第九章 点的运动 4 2 2第十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4 3 1第十一章 点的复合运动 2 1 1第十二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4 3 110第十三章 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6 4 2第十四章 动力学普遍定理 10 8 2第四部分第十五章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2 2流体静力学 6 4 2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 8 6 2总计 80 58 224. 教材及辅助材料4.1 必备教材: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编:《工程力学教程》 (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4.2 辅助材料:范钦珊主编:《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5. 考核及评分 5.1 考核 : 一、考试目的:通过《工程力学》课程的考试,了解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掌握本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程度,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考核内容:静力学的基本概念考核要求:111、理解:力、刚体和平衡的概念§1-2 静力学公理考核内容:静力学的 5 个公理考核要求:1、了解:刚化原理2、理解: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学公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1-3 约束和约束力考核内容:约束的画法考核要求:1、理解:约束的概念2、掌握: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力的特性§1-4 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考核内容:受力图的画法考核要求:1、掌握:受力分析方法和受力图的画法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考核内容: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考核要求:1、理解:合成和平衡的概念2、掌握:三力平衡汇交定理§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考核内容: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考核要求:1、理解:投影和分力的概念2、掌握:合力投影定理和平衡方程第三章 力矩与平面力偶系§3-1 关于力矩的概念及其计算考核内容:合力矩定理考核要求:1、理解:力矩的概念2、掌握:合力矩定理§3-2 关于力偶的概念考核内容:力偶的等效定理12考核要求:1、理解: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2、掌握:力偶的等效定理§3-3 平面力偶系的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