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届)两汉女性婚姻理念研宄目录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弓IW 1(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1(二) 研宂动态 1(三) 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31、 研糊、S各 32、 本文研究重难点 4二、 两汉妇女婚姻理念的表现 5(一)西汉中期以前贞节观相对淡薄 51、 妇女的结婚权 52、 妇女的离婚权 63、 妇女的再婚权 7(二)西汉中期之后贞节观的强化 81、 贞洁烈妇的增多 82、 贞节观从上层社会开始逐渐被人接受 9三、 婚姻理念变化的原因 10(一) 社会背景 10(二) 社会遗风 1()(三) 统治者态度及法律政策 111、 皇帝褒奖贞节 112、 文人褒扬贞节 12(四) 儒家思想影响 121、 董仲舒:三纲五常理论 122、 刘向:《列女传》 133、 班昭:《女诫》 13I 關 1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两汉女性婚姻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宽松渐趋缜密的发展过程,也是古代传统婚姻 观念确立的时期西汉时期,以刘向、班昭为首的论说家提出正统婚姻理念至东汉,女性 开始有意识地自觉践行儒家规范因此在两汉时期,儒家思想可谓对妇女婚姻观念的改变有 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文章就这一问题做了论述关键词】两汉;妇女;婚姻观;婚姻行为ABSTRACT】 Han women experienced a marriage by the liberal idea of becoming meticulous process of development,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marriage is established in the ancient period. Western Han period,Liu Xiang,Ban Zhao led the orthodox doctrines of marriage proposed idea of home.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omen began to consciously consciously practice the Confucian norms. Therefore,in the Han Dynasty,Confucianism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change of concept of marriage for wome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The article did discuss thisissue.【KEYWORDS】 Han ; women ; marriage ; marriage act.• • 11(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汄为:“妇女研究是世界性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直接结果,是20 世纪妇女角色变迁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产物。
妇女走上社会后,改变了人类生存方式的 传统结构,诱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促使人们对妇女的历史处境、现实生活乃至对整个文明史 进行反思 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78.基于如此考量,女性史研究也就成力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两汉作力古 代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时代,其妇女问题研究引起学界关注亦在情理之中近30年来,秦 汉妇女史研究成果颇丰,一些主要问题如女性婚姻、家庭、礼俗、学水贡献以及法律地位等 研究成果令人瞩i但是仍觉学界忽视了对汉代女性婚姻的动态性的研究,闪而觉得关于汉 代女性婚姻观念方面的研究依然存在不足,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学术界普遍认为,两汉吋期与宋明相比,妇女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相对较高,婚姻自由 度较大,婚恋观较为开放,贞节观念也相对淡薄,并认为这一时期是古代女性婚姻观念的过 渡时期但是,我认为,对于汉代女性贞节观念淡薄的说法,不能笼统的归结于当时的女性 本身,因此真正的了解两汉时期女性婚姻观念的具体变化,以及了解对于这种变化的社会原 因是至关重要的故尔,笔者尝试从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分别进行剖析,并以两汉女性婚姻 观念的变化力历史线索,对这一时期的女性婚姻观念做宏观把握的同时进行微观探赜,以庳 清这一历史时期女性婚姻观递嬗的轨迹,并对其社会原因作一探讨。
二) 研究动态妇女史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己取得不少成果,此阶段的研究主 要倾向于妇女受压迫及女性解放问题,未能跳fli女性角色的具体研究,更未进行多角度、宽 视野的考察20世纪70年代后,学者们逐渐把女性作为独立社会群体进行研宂的同时,把 女性置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诸如婚姻家庭礼俗等方面的研宂就是典型,并 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两汉时期的婚姻问题是女性社会史研允中取得重大进展的领域之一这方面的研宂成果 主要是彭卫《汉代婚姻形态》*该书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对汉代婚姻形 态的等级性、地缘结构、婚龄、婚俗及妇女的婚姻地位作了相关阐述,并对汉代婚姻法规及 理念中的婚姻思想也作了一定研究同时把汉代现实婚姻状况与上层理念中的婚姻思想作了 对比,有助于相关研究者更全而地掌握汉代婚姻形态陈东原《妇女生活史》彭卫.汉代婚姻形态[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顾鉴 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闵家胤《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闵家胤.阳刚与阴柔的变奏、W性关系和社会模式[M].中M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等书中, 也都分别对两汉时期的婚姻形态、结构、以及妇女婚姻现状做了简单的阐述,同时,闵家胤 《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一书中也指山,董仲舒根据他的神学“阳尊阴 卑”的理论,认为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妻、子、臣”完全附依于“夫、父、 君”的思想体系成为束缚妇女的枷锁。
他还制定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调整 这种关系的基本原则他的这套专制主义理论体系,在东汉又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同时研宄两汉时期女性婚姻理念的论文成就也颇丰郭玉峰在《两汉时期贞节观念的世 俗化趋向》郭玉峰.两汉吋期贞节观念的世俗化趋向[J].天津师范人学学报,2005(2):35-40.中认为,从丙汉中期开始,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在婚姻等方面对女性提出了 种种要求,导致从上层社会到市民社会,女性贞节观和“从一而忠”的婚姻观的思想逐渐世 俗化,逐渐为诸多女性所接受,并效仿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逐渐受到约束,因而出现 所谓的贞节烈妇汪荣和荣霞在《两汉时期妇女地位的变化及其形成的原因》汪荣、荣霞.两汉时期妇女地位的变化及其形成的原因一以汉代婚姻关系为中心[JL兰州学 fij, 2010(5):205-208.中认为,西 汉中期以前,由于社会相对开放,思想还不是很统一,礼教对于女性的要求还处于松散的时 期,同吋妇女在手工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显著的经济地位,所以女性对于婚姻能够明 确的表露自己的追求与向往,因此,当时妇女的贞节观相对较为淡薄而到了西汉中期以后, 由于思想的逐步统一,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刘向的《列女传》、随之东汉班固的《白 虎通》,其妹班昭的《女诫》等对女性思想和行为的束缚,统治者为了从上而下为加强中央 集权,对贞洁烈妇进行嘉奖,导致女性贞节观世俗化。
崔瑞在《浅论中国汉代妇女在婚姻中 的地位》崔瑞.洩论中M汉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J].西北大学学报,1999(2):121-126.、郝连吕在《试论汉代妇女贞节观》、刘伟杰在《由汉代妇女离异与再婚的状况看 汉代人的贞节观》刘伟杰.由汉代妇女离异与再婚的状况看汉人的贞节观[J]. K俗研宄,2007(1):204-217.中认为,两汉时期女性婚姻观的转变和汉代政府给予妇女精祌和物质上 的褒奖、赏赐是分不开的,使妇女或被迫或自愿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而最为根本的就足儒家思想的正统化妇女恪守贞节,己经不仅仅是一般的道德操守,而是关系到地主阶级巩 固其封建统治的大IM)题,是统治阶级的“基础工程”建设蔡和芳《论女性在封建和谐家庭建设中的角色要求》\吴郁《汉代婚姻形态及其启示》 2、刘利利《对班昭贞节观的再认识》、王M英《论刘向〈烈女传〉的立传标准及其价值》、郭 玉峰在《两汉时期贞节观念的世俗化趋向》、贾丽英《浅析汉代妇女的婚恋自由》贾丽英.浅析汉代妇女的婚恋自由[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57-60. 刘厚琴.论汉代妇女的地位[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4(3):50-56.、刘厚 琴《论汉代妇女的地位 吴郁.汉代婚姻形态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9(12):60-63.》蔡和芳.论女性在封建家庭建设中的角色要求[J].皖西学院学报.2009(4):86-90.等,都从不同的视角切入,为两汉时期妇女婚姻理念的研宂增添 了新的因子,也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帮助。
而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资料的考证分析,拟以两汉女性婚姻观念的变化 为历史线索,来厘淸两汉期间妇女婚姻观递嬗的轨迹,并从思想文化、经济及民族因素、以 及儒家思想的影响因素等方而对婚姻观递婧的原因作初步探讨,力求对两汉时期妇女婚姻家 庭方面的研宂作有益补充三) 研宄思路及重难点1、研究思路纵观两汉时期,西汉中期以前的妇女婚姻家庭观念处于自发状态,离婚、改嫁等现象被 视作理所当然,无论在观念之中还是在社会现实里都没有形成明确的规范;从西汉中期开始, 随着儒学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女性正统婚姻观初步形成,“从一而终”的观念对女性及 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理念中的婚姻观念等同于实阮生活中 妇女自身的婚姻观,也不能机械地将其等同于现实中女性的婚姻生活状况即使妇女在实际生 活中仍可以亨受较多的自巾,但在理论上、观念上已不能获得承认,贞节观念也逐渐地加强 一般认为妻是夫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独立的人身权利,在现实社会中,上层统治者对女性的 规范力度也比前期有所加强,社会舆论重新回归正统,而女性也一改两汉中期以前的放纵姿 态,渐趋温顺并退出传统礼教禁止她们涉足的领域,回归传统的家庭角色。
2、本文研究重难点第一、对两汉时期涉及女性婚姻伦理规范的相关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两汉时期女 性婚姻理念的变化发展状况以及原因但是要在此类资料有限的基础上,并在有限的时间内 对其进行概括整理和分析,理清线索,这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考证记裁两汉时期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实践状况的史料,并在史实的基础上进 行分析,探寻女性在现实中的婚姻状况,关键是要明确儒家思想与当时女性婚姻理念变化之 间的关系,这是又一需解决的问题第三、依据史料分析、理清两汉时期内女性婚姻观的递嬗规迹,由于在分析其原因的初 步探讨中,还涉及相关的经济制度、法律、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只是,不易驾驭,这也是需要 解决的问题之一二、两汉妇女婚姻理念的表现两汉时期的婚姻观念问题,已有专文论及但这些研究成果多将“两汉”作为一个大 的时段來考察,难以窥见婚姻观念在两汉时期的发展变化笔者认为,在长达四百多年的两 汉时期,婚姻观念呈现出一种世俗化的趋势所谓“世俗化”,是指某种观念或信仰被人们 逐渐接受,并自觉的指导其行为的过程因此,在这里,笔者将把“两汉”分为两个部分, 来探讨两汉女性婚姻理念的变化历程一)西汉中期以前贞节观相对淡薄秦始皇吞并六国,实现天下统一后,虽然他以法家主张作为治国根本策略,却并没有忽 视儒家所倡导的礼仪教化对维护统治的作用,但总的来说,秦始皇在位日短,并没有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