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第二节 公差与配合简介 第三节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 9--1 表面粗糙度零件图中除了视图和尺寸之外,还应具备加工和检验零 件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主要有:Ø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Ø 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Ø 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和表面修饰的说明Ø 对于特殊加工和检验的说明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表示零件表面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 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强度、抗腐性密封性、外观要求等影响很大,因此,零件表面的粗糙度的 要求也有不同一般说来,凡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 动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轮廓最大高度——Ry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零件表面一段取样长度L(用于判断表面粗糙度特 征的段中线长度)内,轮廓的偏距y是轮廓线上的点到中线 的距离中线以上,y为正值;反之y为负值。
Ra是轮廓偏差绝对值,用公式表示为:i=1nRa=1/n ∑|yi | 或 :l轮廓谷底线轮廓峰顶线中线yyRyYvRa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 数 值( μm ); b——加工要求、镀覆、表面处理或其它说明等; c——样长度(mm)或波纹度( μm );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加工余量(mm) 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 承长度率a1 a2 edbc(f )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三、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符)号及其标注符 号意 义 及 说 明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 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如车、铣、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 等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 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未冶金等,或者是用 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 数和说明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 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2、表面粗糙度参数: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单位是m注写Ra时,只写数值; 注写Rz、Ry时,应同时注出Rz、 Ry和数值例如:3.2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3.2m 只注一个值时,表示为上限值;注两个值时,表示为 上限值和下限值3.21.6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3.2m, 下限值为1.6mRy3.2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y的上限值为3.2m说明:2)、 当标注上限值或上限值与下限值时,允许实测值中 有 16%的测值超差3)、 当不允许任何实测值超差时,应在参数值的右侧加 注max或同时标注max和min1)、标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时,可省略符号Ra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 3.2m,加工方法为铣制铣3.23.2max1.6min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最大值 为3.2m,最小值为1.6m四、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号,且应注 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 尽可能靠近有关尺寸线★ 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对其 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注在图纸的右上 角。
加注 “其余”二字例如:其余25φφφ1.6 1.612.53.23.20.41.6MC×45ο3.23.23.23.23.23.23.23.23.23.230°3.230°★ 在不同方向的 表面上标注时,代 号中的数字及符号 的方向必须按图中 的规定标注★ 代号中的数字 方向应与 尺寸数 字的方向 一致★ 符号的尖端必 须从材料 外指向 表面 3.2★ 当零件所有表面都有 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 可在图样右上角统一标注 代号6.2★ 对不连续的同一表面 ,可用细实线相连,其 表面粗糙度代号可注一 次12.5 ★ 零件上连续要素 及重复要素(孔、槽 、齿等)的表面,其 表面粗糙度代号只注 一次1.6抛光★ 齿轮、渐开线花键的工作表面,在图中没有表 示出齿形时,其粗糙度代 号可注在分度线上螺纹 表面需要标注表面粗糙度 时,标注在螺纹尺寸线上 RY2.5RY2.5★ 同一表面上有不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应用细 实线分界,并注出尺寸与 表面粗糙度代号φ0.86.3§9—2 公差与配合简介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1、零件的互换性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一个就可 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 互换性:●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由设计者确定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公差大小● 公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规定零件实际 尺寸允许的变动量v 基本尺寸: 它是设计给定的尺寸; v 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 v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分别称为上偏差和下偏差2、基本术语例:一根轴的直径为 500.008基本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50 50.008 49.992上偏差 = 最大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代号:孔为 ES ,轴为 es 下偏差 = 最不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代号:孔为EI,轴为ei v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 = 最大极限尺寸 – 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 – 下偏差例:一根轴的直径为 500.008公差 = 50.008-49.992 = 0.016 或 = 0.008-(-0.008) =0.016上偏差 = 50.008 - 50 = 0.008下偏差 = 49.992 – 50 = -0.008 v 零线:在公差带图(公差与配合图解)中确定偏差 的 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
通常以零线表示基本尺寸 v 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3、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 系,称为配合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孔和轴之间的配合有松有紧, 因 而国标规定配合分三类:即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 合Ø 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时,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φ30+0.053 +0.020φ30-0.020 +0.041间隙孔公差带轴公差带最大间隙最小间隙孔公差带轴公差带最大间隙最小间隙为零孔的公差 带在轴的公 差带之上Ø 过盈配合:孔和轴配合时,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 尺寸,其代数差为负值为过盈具有过盈 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轴径孔径过盈轴公差带孔公差带最大过盈最小过盈轴公差带孔公差带最大过盈最小过盈为零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 带之下Ø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为过渡配合最大间隙最大过盈轴径孔径最大间隙最大过盈最大过盈最大过盈最大间隙最大间隙轴和孔 的公差 带相互 交叠4、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公差带由“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这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大小,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位置。
v 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是标准所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的任一 公差标准公差分为20个等级,即:IT01、IT0、IT1至于 IT18 IT表示公差,数字表示公差等级,从IT01至IT18依次 降低 v 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是标准所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零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在 零线的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反之则为为上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标准公差标准公差基本尺寸+ -00轴与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为孔,小写 为轴,各有28个其中H(h)的基本偏差为零,常作为基准 孔或基准轴的偏差代号RS TPC DEFFGCD EHYABG JSKM NUVXZZA ZB ZCF基本尺寸零线0+ -J0EIEIES+rafgdef cd bhjsjkmnps t uxzzazbzcge cfvy基本尺寸零线0-0eseiA~H(a~h)的基本偏差用于间隙配合;P~ZC(p~zc)用 于过盈配合;J(j)~N(n)用于过渡配合5、配合制度 1)、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间隙 配合过渡 配合过盈 配合0过渡 配合基准孔0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公差带图间隙 配合过渡 配合过盈 配合2)、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 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0过渡 配合基准轴公差带图0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二、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及查表方法1、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标注1)、零件图中的标注形式Φ50-0.025-0.050Φ50 0+0.039Ø 注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值(常用方法)数值直观 ,适应单件或 小批量生产 零件尺寸使用 通用的量具进 行测量必须 注出偏差数值 Φ50H8( )0+0.039Φ50f7( )-0.025-0.050Ø 既注公差带代号又注上、下偏差上下 偏差 加注 括号既明确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数值 Φ50f7Φ50H8Ø 注公差带代号 此注法能和专用量具检验零件尺寸统一起来,适应 大批量生产零件图上不必标注尺寸偏差数值2、在装配图中配合尺寸的标注基孔制的标注形式:基本尺寸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H) 公差等级代号配合轴基本偏差代号 公差等级代号例:φ50H8 f7表示基本尺寸为 50,基孔制,8级基 准孔与公差等级为7 级、基本偏差代号 为f 的轴的间隙配合 。
标注形式也可写成:φ50H8/f7基轴制的标注形式:基本尺寸配合孔基本偏差代号 公差等级代号 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h) 公差等级代号φ50p7 h6例:表示基本尺寸为50 ,基轴制,6级基准轴 与公差等级为7级,基 本偏差代号为P的孔的 过盈配合标注形式也可写成:φ50P7/h64、轴、孔极限偏差的查表若已知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代号,则尺寸的上下偏差值, 可从极限偏差表中查得查表的步骤一般是:先查出轴和孔的标准公差,然后查 出轴和孔的基本偏差(配合件只列出一个偏差);最后由配 合件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的关系,算出另一个偏差优先 及常用配合的极限偏差可直接由表查得,也可按上述步骤进 行3、优先、常用配合国家标准根据机械工业产品生产使用的需要,制订优先 及常用配合,应尽量选用优先配合和常用配合如下表所示 H6H7H9H10H11H12H8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Js6 k6 m6 n6 p6 r6 s6 t6 u6 v6 x6 y6 z6基 准 孔轴 a b c d e f g h js k m n p r s t u v x y z间 隙 配 合过 渡 配 合过 盈 配 合 红色为优先配合。
其中常用:59种 优先:13种H6 H6 H6 H6 H6js5 k5 m5 n5 p5H8 H8 H8 H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