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对从教意愿的影响研究 李淑香【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广西三所高职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从教意愿现状,论述职业认同各个维度对从教意愿的影响,为广西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制订、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和实务建议Key】高职院校 小学教育专业 师范生 职业认同 从教意愿G A0450-9889(2021)39-0023-04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则指师范生毕业后愿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愿意的程度师范生是教师职业的后备人才,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与从教意愿决定着未来教师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影响着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样的,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对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和从教意愿强度,不仅影响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还会直接影响当地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对从教意愿的影响。
一、研究的背景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党和国家对其高度重视无论是推动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还是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质量,都离不开教师,因此培养大批素质精良的教师并对其合理配置,才能缩小城乡教育目前存在的差距,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一)广西农村中小学教师缺口情况2016年,广西农村中小学教师缺口5万人(广西教育厅,2016);2020年,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多,位列全区毕业生人数最多专业排行榜的第四位(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0),但是公开招聘时大量职位无人报考且大部分都是乡镇小学教师岗位无人报考(广西教育厅,2020)说明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多,但毕业后愿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特别是愿意去乡村小学工作的毕业生较少为加快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尝试探索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全科教师)专科层次的培养模式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广西多所高职院校向教育部申报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并获批开设广西多所高职院校考虑到社会对小学教师的需求,在申报开设小学教育专业时,不约而同地将人才培養目标定位为主要服务地方教育,辐射周边乡镇、农村小学,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多门课程教学的全科型小学教师。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毕业后是否愿意从教尤其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最需要教师的乡村小学去任教,是否能克服困难、抵制诱惑坚定地献身教育事业,需要激发他们内心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真正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教育的理念内化,进而转化为积极主动的从教意愿二)职业认同与从教意愿的研究情况从文献资料研究得出,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停留在单一变量的研究(段碧花,2020;张丽萍、陈京军、刘艳辉,2012),研究结果除了对界定结构维度起到基础研究作用,多是某一特定教师族群职业认同的现状(吕霄霄、周慧梅,2016;胡苗锋,2012;何晓芹,2019;欧阳洁,2014;赵敏,2012);还有不同学历的师范生族群职业认同现状的对比分析,如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对比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刘畅,2019)对小学教育专业从教意愿现状的调查,研究对象比较单一,选择的基本上是本科层次的师范生,研究文献中从教意愿的去处大都在农村,即调查研究是否愿意到乡村任教(周立芳,2018;周媛,2017)针对职业认同和从教意愿的研究没有详细地分解职业认同的维度,只是把职业认同当作一个整体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对从教意愿的影响(梁淼、王雪沁,2014;唐小璐,2009;徐士皓,2016)。
目前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研究较多然而,专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虽然培养定位相对较低,但也值得研究,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和从教意愿强度到底如何、是否可以证明教师职业认同和从教意愿直接存在某种关联等目前已有的研究都缺乏对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层次这一族群的关注,针对教师职业认同对从教意愿相关影响的实证研究也比较少为此,本次研究将选定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层次的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教师职业认同和从教意愿这两个备受关注的主题放在一起,开阔研究视野,揭示两者关系二、研究目的根据对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形势等多方面的研究,拟提出本次研究的目的:探讨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不同维度对从教意愿的影响将研究目的细化分解、探求分析,从三方面内容来达到本研究的目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从教意愿现状如何?教师职业认同的各个维度与从教意愿是否相关?影响关系为何?三、研究对象及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广西不同地区三所高职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专科生,学制三年,大一至大二在校学习,大三为顶岗实习期参考搜集到的相关文献,编制并发放问卷,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抽取三所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参与相关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学背景变项,包括性别、年级、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年收入,用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用来收集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情况参考胡苗峰(2012)职业认同维度的划分,结合刘新(2015)关于职业认同的问卷,抽取相关题项并进行修改整理,一共20题采用五级评分法,分数越高代表职业认同感越强,反之则表示职业认同感较弱第三部分是从教意愿量表,用来收集师范生的从教意愿情况参考周媛(2017)编制的H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农村从教意向调查问卷中关于从教意愿的题项,共4道题项采用五级评分法,分数越高代表从教意愿越强,反之代表从教意愿较弱四、研究结果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个人基本资料包括:性别(男性、女性);年级(大一、大二、大三);民族(汉族、少数民族);家庭所在地(农村、乡镇、县城、城市);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家庭年收入(三万以下、三万到五万、五万到十万、十万到二十万、二十万以上)在有效样本(N=726)中,性别分布上男性224人(占比30.9%)、女性502人(占比69.1%);年级分布方面,大一 338人(占比46.6%)、大二175人(占比24.1%)、大三213人(占比29.3%);民族分布方面,汉族399人(占比55.0%)、少数民族327人(占比45.0%);独生子女的分布为独生子女71人(占比9.8%)、非独生子女655人(占比90.2%);家庭所在地分布为农村592人(占比81.5%)、乡镇75人(占比10.3%)、县城46人(占比6.3%)、城市13人(占比1.8%);家庭年收入分布为三万以下522人(占比71.9%)、三万到五万141人(占比19.4%)、五万到十万47人(占比6.5%)、十万到二十万9人(占比1.2%)、二十万以上7人(占比1.0%)。
一)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本研究采用平均数与标准差对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各维度及总体现状进行分析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整体职业认同平均分为4.064,各维度得分平均值介于3.255~4.462之间其中,教师职业价值观平均得分4.462,排第一;教师职业意志平均得分3.894,排第二;教师职业能力平均得分3.879,排第三;教师职业认知平均得分3.255,排第四本量表为五点量表,分数越高代表教师职业认同程度越高从整体来看,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处于较高水平;职业认同各维度之间,教师职业价值观得分最高,教师职业认知层面得分最低二)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现状本研究采用平均数与标准差对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现状进行分析,从教意愿得分为4.211,本量表为五点量表,分数越高代表从教意愿越强从整体来看,广西高職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处于较高水平三)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和从教意愿的相关分析本部分根据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的方法,对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维度与从教意愿进行相关性检验,为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性提供数据支持。
如表1所示,教师职业认知与从教意愿(r=.620,p<.01);教师职业意志与从教意愿(r=.782,p<.01);教师职业能力与从教意愿(r=.627,p<.01);教师职业价值观与从教意愿(r=.748,p<.01),均达显著水平,表示教师职业认知、教师职业意志、教师职业能力和教师职业价值观四个维度与从教意愿存在明显关联四)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和从教意愿的回归分析为研究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受哪些教师职业认同因素的影响,将问卷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因变量为从教意愿,自变量为教师职业认同(包括教师职业认知、教师职业意志、教师职业能力、教师职业价值观等因素)如表2所示,调整后的R2为.708,拟合优度中等,从共线性问题看,变异数膨胀因素VIF皆在5以下,表示各变量之间没有出现共线性问题,故进行下一步分析由表2得知,教师职业意志对从教意愿回归分析结果中,标准化系数为.460,且p<.01,说明教师职业意志对从教意愿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教师职业能力对从教意愿回归分析结果中,标准化系数为.260,且p<.01,说明教师职业能力对从教意愿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教师职业价值观对从教意愿回归分析结果中,标准化系数为.244,且p<.01,说明教师职业价值观对从教意愿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
教师职业认同的4个维度中有3个维度达到显著,也就是说教师职业意志、教师职业能力和教师职业价值观对从教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五、讨论与分析(一)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分析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属于较高水平,这与李莎(2020)关于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生的职业认同研究结果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李莎的研究(2020)与本研究所选取的地区不同所导致的李莎的研究(2020)是针对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研究,该校的培养目标与本研究选取的高职院校一样,都是培养面向乡村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可能会因为湖南与广西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差异二)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的现状分析从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从教意愿整体来看,从教意愿处于较高水平,也就说明相对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而言,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是比较强烈的这与蒋亦华(2008),向燕子、黄道主(2019)研究得出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从教意愿较低、从事教师行业的热情不高”结论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蒋亦华(2008),向燕子、黄道主(2019)的研究与本研究所选取对象的学历层次不同造成的。
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选择面更广、定位更高,选择职业时要求更高专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是近几年才刚刚兴办的,是国家针对基层初级学校师资不足而大力推进的乡村教育振兴工作,小学教育专业在专科层次的专业群中属于吸引力较强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较低,工作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认同感,毕业后更愿意成为教师在题项“即使毕业后要去乡镇或农村小学任教,我也愿意从事教师工作”上,总体均分为4.19,41.5%的师范生完全同意,37.7%的师范生比较同意,说明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去农村从教的意愿均处于较高水平三)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