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加分及课堂讨论规则小组加分及课堂讨论规则:课堂加分(初步课堂加分(初步 1.0)):1、 教师提问,个人回答,给 1 分;2、 教师要求小组讨论并展讲,给基础分 5 分,每当其他小组完善补充质疑,给其他组 1 分;讲的简洁准确的可以获得拔高分 3 分(由教师或各组组长评定) 3、 课后发言的个人和小组找记分员登记4、 作业检查,按照三达标原则,未满足要求,按照未达标人数×3 扣分;完成的小组一次性+3 分先锋降临版(先锋降临版 2.0))——教师综合小组意见,选取 2 个(或 1 个)本学科困难生,一个发言不积极腼腆生,组成先锋,先锋回答问题基础分+1(2 分) ,补充问题基础分+1(2 分) ,展讲基础分+3(8 分)(干将风云版干将风云版 3.0))————针对拔尖生学习余力,课堂之外,教师可以在风云区悬赏难题,凡是在限期内完成并正确的小组(同一小组同一悬赏不累计)获得积分+3,教师最后公布答案参考;每组可以在风云区交流难题,限制每科 2 题(根据实际情况待定)之内,查看的学生根据自己标准评定,可以在习题下方以小组名义点赞,未获得点赞的交流贴不计分每张交流贴获得积分+1 (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互应该真诚点赞)(称号系统开启(称号系统开启 4.0))——针对小组第一积分过剩问题,开启小组称号,以多余积分换取。
多余积分,第一名扣除第二名积分,再减掉 10 分,余下的为多余积分,可以累积1)勇组无畏勇组无畏:第一阶;每天可以获得一次优先回答、展讲权第二阶,每天两次优先权,高级,每天获得三次优先权提升称号等级需要多余积分2)智组无虑智组无虑:初级,每天可以获得一次问题或者展示积分提升 50%权中级,每天获得两次积分提升权;高级,每天获得三次积分提升权提升称号等级需要多余积分3)仁组无敌仁组无敌:初级,每天可以优先获得一次帮助其他小组机会(有效帮助、补充即可) ,获得其他小组同等积分中级,每天两次;高级,每天三次学科组长职责:学科组长职责:1、 负责小组课前准备,拿出本堂课会用到的资料书籍2、 负责检查其他小组课堂练习完成情况,按照【三达标】原则,反馈给老师,教师根据情况加分或者扣分3、 在全组讨论时,负责组织本组起立讨论,根据小组成员思考情况,确定中心发言人和督促组员并解决问题4、 收集组内讨论未解决的问题,展示在小黑板,反馈给老师5、 展讲准备阶段,推荐本组近期未有发言的组员积极发言三达标】1、是否完成 2、是否用红笔更正和适当的旁注 3、没有完成是否有思考痕迹,问题生成)小组讨论细则:小组讨论细则:1、 小组座位小组座位:6 人或 8 人组,A 为优生;C 为困难生,B 为中等生。
2、小组讨论形式(习题课):对子讨论与全组讨论、小组讨论形式(习题课):对子讨论与全组讨论对子讨论对子讨论:AA 讨论;BC 讨论对子交流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参与度不高,面对面对子形式更能激发思考,减少和明确真正的问题;也给小组一个全组讨论的缓冲和准备,避免全组讨论出现杂乱无章局面1)AA 交流目的是更加完善减少问题;(2)BC 交流是互帮互助,B 学生通过帮助 C 强化知识,同时避免优生讲简单一些的题过于简单3)C 居中,避免 AB 交流将 C 不自觉的排除在外C 可以左右逢源,也便于 AB 学生全面帮助 C 学生完善答题教师在这个阶段游走关注,有需要的学生可以举手,教师引导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1)由学科长收集全组问题,展示在小组黑板(最好用可以水彩笔书写的白板,效果更好)上;(2)对于全组大多数人的共性问题,采取选择一个中心发言人整体解决,其他补充3)对于少数人的问题,采取一对一帮助原则,由学科长制定(就近原则)一人为其讲解(4)最后擦去已经解决的问题,保留短时间不能解决的反馈老师【教师在这个阶段游走关注,有需要的小组可以举手,教师引导;未解决问题生成后,教师关注每个小组黑板,视情况选择 1、让其他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前往帮助(只有目标小组才出现的问题,学生能够处理的)或直接展讲(较多小组出现的共性问题) 2、教师自己先引导,学生再思考。
】3、、 小组学习形式(新课):对子交流和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形式(新课):对子交流和小组讨论(1)针对新课预的引导问题(或导学案问题) ,预习(独学)结束后,采取对子交流完善2)对于一般性知识问题,在对子交流后直接抽问;需要适当拓展的教师再引导提问3)对于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对子交流后视情况开展小组讨论,学科长组织每个组员简短发表意见或展示文本,选择一个中心发言人完善问题或文本中心发言人作为主导,其他组员补充4)小组讨论完毕,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补充5)教师点评,加深,拓展6)理科导学案例题大多采用对子交流,直接展示;如果较难,可以多一个小组交流对于有答案的例题学习,则采取对子复述,相互讲解一遍完成自学,较难的例题则提升为小组讨论,找出难点所在,展示在黑板上,最后教师选择展讲或者直接加以引导——————对子交流,不一定限定在配对的两个学生间,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自由寻求帮助,没有小组讨论那么正式和全员参与的程度而已——————展讲用语:展讲用语:1、 开始展讲, “我代表**组发言 ”展讲结束, “我的展讲结束,请问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2、 回答问题, “我代表**组回答” ,回答完,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