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之打工的成本分析[摘 要]许多企业大幅度提高了工资待遇,却仍然是持续不断 的用工短缺这种矛盾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这 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度的思考针对这一-现象,在对农民工进城务工 所耍付出的成本进彳亍分析,对我国现阶段"民工荒”现象进行了探 讨和研究[关键词]民工荒 成本“民工荒”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滞,不成功的暂时表现 它暴露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凸显了农 民工的生存和发展状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基本耍求民工荒”所暴露出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正是阻 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和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和解决“民工荒”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对于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对于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和协调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 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成本有打工的直接成本、打工的机会成本以及 打工的风险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农民外出务工引起的直接费用,一般都是货币性支 出直接成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即农村 外部环境以及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直接成本主 要包括•交通费用、流动费用以及在城市的生存成本交通费:农民外出务工的交通费主要是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 车旅费以及在路途中其他开支产生的费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 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结构,直接导致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发展 的巨大差距同时又加上我国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 长期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使得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水 平领先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于是,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的东部地区 和大中城市就成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地,吸引了大批量的农民 工大军绝大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都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 自己身在城市,但是他们的父母或者子女等家庭其他成员都还在农 村,因此每年尤其是在春节这样重要的传统佳节,就成为无数农民 工冋家团聚的时刻,这就出现了我国独有的“春运”现象每年春 节之前的大规模返乡以及春节过后同样浩浩荡荡的回流,给广大的 运输业带来的巨大压力,却也让一些人寻到了商机在这种严重至 连铁道部都出于分流乘客的目的在每年的春运提高火车票价格尽 管如此,长途火车票还是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于是许多倒卖车票 的“黄牛”应运而生,这种情况使得许多线路的交通运输费是平时 的几倍。
据2005年湖南省城调队春运期间对全省14个市县的春运 票价调查情况,发现从发达地区往返的交通费用上涨非常大,最高 的涨幅竟然达到300%,而往本省其他城市的票价上涨情况则耍相对 低些调查显示,往往是从越大的城市、务工农民越密集的地区往 返交通费上涨越多这些费用都加重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负担流动费用:流动费用主要包括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就业信息费、办 证费、培训费等一般来说,农民工在外出务工之前除了被耍求携 带身份证之外,还要有外出务工许可证明、婚姻状况证明以及计划 生育证明,有的还要有技术专长证明等等,办理这些证明当然都必 须缴纳-淀的费用同时,在到达城市之后,农民工还耍向流入城 市的有关部门支付管理费用,主要是用來办理暂住证、健康证明、 就业证,以及向所居住的社区组织缴纳的治安管理费、卫生费、暂 住流动人口管理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费等等名冃繁多的各类 费用这些费用不管数目的大小都成为农民外出务工成本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传移生存费用:是指“维护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主要是指农 民工在城市中就业、居住等必须支付的各类生活开支但是,作为 直接成本的生存费用,并不是农民工在迁入城市进行再生产劳动所 需要的全部费用,而只是新旧环境中再生产同质量的劳动力所必要 费用之间的差额。
扣除一部分费用的原因在于,即使农民不外出, 而是在原地农村工作和生活,也同样需要消费,也会产生一定生存 费用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民在农村都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吃 饭和住宿的成本非常低,现金支山几乎为零,因此,在本文中的论 述中,为了简化分析,将这种生存费用就认为是在城市这个新环境 中的生存费用农民工在城市的基本生存费用主要包扌舌住宿、吃饭、购物、就医 以及在城市中就业的交通费用等方面的货币支出对于那些把子女 接入城市的农民工來说,还必须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是指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它可供选 择中所可能得到的最大收入需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并不等同于 货币成本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來说,他们的机会成本就是由于 外出就业而放弃的在原农村所能够获得的收入一般来说,机会成 本的高低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决定,取决于农民工放弃的同 等劳动力在农村能够得到的收入的多少,这个收入既包括农业收入 也包括非农业收入机会成本对农民外出收益和就业决策影响巨 大,农民是否决定进城务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城的收益与机会 成本的差异大小,农民丧失的各种收益是他们决定进城务工的经济 底限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主要包括放弃农业生产的收益损 失、放弃非农生产的收益损失以及放弃其他收益所导致的损失。
放弃农业生产的收益损失:外出务工和在家留守的农村劳动力存 在较大的质量差别,外出务工者往往是农村劳动力的精华,他们一 般集中在20至40岁,并且普遍文化程度高、市场意识强,是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最急需的劳动力,并不是所谓过剩、多余的部分 索质高、竞争力强的劳动力离开农村,可以说明并不是这些农民在 家无法就业,而是因为他们对在家乡可能得到的收入不满并抱着更 高的收入预期进入城市就业这种情况下,在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 机会成本的分析中,农民放弃农业生产所损失的收益是首当其冲需 要考虑的,毕竟在我国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依靠从事 农业生产来取得的放•弃非农业生产的收益损失:农民从事非农生产的收益是指除去 从事纯农业生产的其他各类经济活动所获取的收益目前,农村部 门的工业发展创造的就业仍然是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许多农 民在农闲时刻都会就地或者在家附近从事一些非农产业这样做的 好处是不仅可以兼顾农业生产,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另外,由 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定,很多农民在种地之余,还会选择从事个 体私营的商业经济活动,以此来满足农村群众的需要,并II也实现 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多样化而进城打工之后,•这类收入当然也必 须放弃。
放弃其他收益的损失:在一些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或 者是在农村集体企业中持有不可流通的股份,或者拥有集体企业的 分红权,并可以享受一些集体养老保障等,而农民一旦进入城市, 离开所属的集体经济,那么以上各项利益将很难得到经济学中对风险成本的定义是指由于风险的存在或风险事故的发 生,人们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和预期经济利益的减少农民工进城就 业的风险成本主要有恶劣就业环境导致的健康甚至生命成本,讨 薪、威权引起的成本恶劣就业环境导致的健康甚至生命成本: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都 是城市中最累、最脏、最危险的事,普遍存在劳动时间长、劳动强 度大、劳动环境恶劣的情况长期超时间、超强度的工作非常容易 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容易诱发各种安全事故同时, 由于持续在充满噪音、粉尘及有毒气体严重超标的环境中工作,缺 少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导致许多农民工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产生 职业病更严重的是,由于许多农民工缺乏安全防护设施和必耍的 安全培训,导致因工伤亡的事件频频发生总而言之,恶劣的就业 环境使得进城务工农民的身体健康萇至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有效 保障,存在巨大风险讨薪、威权引起的成本: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己经偏 低,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辛苦一年的血汗钱还经常被拖欠、克扣。
有的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长达十儿个月,有的企业付清工资后乂继 续拖欠如此恶性循环,令农民工苦不堪言官方资料显示,全国有 72.5%进城务工的农民被拖欠工资,总额高达1000亿,人均1000 元然而现实中,农民工为了讨回自己辛苦的劳动所得却要付出巨 大的代价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针对进城务工的青年农 村劳动力维权成本进行调查发现农民工讨薪需要付出四大成本:经 济成本、时间成本、政府成本、法律援助成本接受调查的农民工 平均讨薪的综合成本在3420至5720元之间如果提高法律援助, 则其成本最少需要5000元,最高将超过9000元有的农民工仅仅 在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阶段就要花费几百到上千元的交通费、食宿 费等即使按照最保守的920元经济成本计算,农民工讨薪的成本 也已经超过他们实际被拖欠的工资从权益被侵害到向劳动部门举 报或仲裁,这期间农民工有的要等十几天,多的甚至要等上几个月, 而在这段时间内,他们无法正常劳动,也就无法获得收益同时, 政府部门同样也要支付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 处理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如果走完一个完整的程序,至少需耍13 至25天综合来看,如果要索回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 1000亿元工资,整个社会至少需要付出3000亿元的成本。
正是由 于依法维权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程序太繁琐,经历时间太长,并 且在付出了如此高额成本之后权利也不一定就能得到较好的维护, 或者处理的结果不能弥补高额的成本,致使许多农民工不愿意通过 劳动监察、劳动诉讼以及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解决劳动争议,反而 选择采取杀人、绑架、抢劫、堵路、跳楼等暴力或极端的方式来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恶性事件,不仅直接威胁到农民工、企业 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稳定也是一个极大的 威胁参考文献:[1] 涂圣伟•当前我国“民工荒”的成因、影响及对策[j]•中国物 价.2011年5月.[2] 任颖•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民工荒应对策略研究[d]・苏州大 学.2010年9月.[3] 施维•冷静看待当下局部地区的“民工荒” [n]•农民日报,2009 年9月.[4] 汪孝宗•抢人! ——中西部“民工荒”调查[j]•中国经济周刊,2011, (17).[5] 黄烽,陈莎莎•“民工荒3由东慌到西[n]•国际金融报,2011-02-17(8)・⑹叶铁桥•农民工用脚投票[n] •中国青年报,2011-02-14⑺.[7]石娟•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现状分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