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含铬鞣剂的复鞣性能与应用①②③④粒面细致,提高耐湿热稳定性;改善柔软性和丰满性;可获得软硬不同的皮革;一般情况下用量为4%1复鞣的作用① 补充糅制作用,使整张皮铬含量均匀一致,并强化铬糅革的 性能② 填充革中较松软的部位,使粒面更紧实③ 加强成品革耐化学作用的稳定性④ 提高坯革的耐抛光、打光、熨平、磨革和压花性能⑤ 合理的改变皮革的表面电荷和pH值3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a蓝湿革的含革量---影响复糅剂的吸收与固定b复糅剂的选择---依据所加工的成革的性能要求c复糅操作条件---影响复糅剂性能的发挥1.蓝湿革的含铬量②铬量低的蓝湿革,阴离子复糅剂能深入皮革内部,而且分布较 均匀,会使皮革柔软②含铬量高的蓝湿革,阴离子复糅剂大部分都集中在皮革的外层, 不完全渗透,能够提高成品革的弹性和丰满的手感4中和的作用① 除去皮革中中性盐和未结合的铬盐② 中和皮革中的自由酸,升高皮革的pH值③ 促进铬盐的进一步配聚④ 调整皮革表面所带的正电荷5中和的原理① 适当的升高革的pH值,使其接近皮革的等电点,以降低皮革的 正电性② 小分子的阴离子化合物,对结合的铬进行蒙囿,以降低皮革的 正电性2复糅的操作条件•液比 50%~200% •温度 35°C~45°C •时间铬复糅2小时•一般为100%•一般为40C•其它的1~2小时pH值依据具体的复糅剂来决定6中和条件控制a控制pH:服装革5-6.5 ;鞋面革4.5-5.5b材料合理搭配c温度30-35;水量200%7中和注意问题:A中和剂要分步加入B中和必须在同一天完成C合理控制终点PH8染料和颜料的区别: 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它物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物质。
大都溶于水或在染色时转变为可溶状态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有有机的,也有无机的区别在于二者与被染物的亲合力不同,染料与被染物有着很强的亲合力,能牢固地与被染物相结合;而颜料本身与被附着物之间一 般没有亲合力,它只能借助其他介质附着在被染物表面,一旦失去介质,颜料也就脱落10皮革常用染料:酸性染料:渗透性好,色泽鲜艳a直接染料b碱性染料c活性染料9皮革染色对染料的要求:色泽浓厚,饱满,对铬糅革着色力强 渗透性差,监牢度差,表面着色强 浅色艳色多,耐水洗性a染料应有鲜艳的色泽;b切实可行的染色方法;c一定的染色坚牢度;d对人体和环境不造成危害11皮革染色的过程和机理皮革染色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基本历程可以分为吸附、扩散和固定三个阶段① 染料由溶液中被吸附在皮革的表面,吸附速度是较快,染色一开始就能达到平衡② 染料向皮革的内层扩散(渗入),打破了表面的吸附平衡,这时,又从染浴中吸附染料建立新的平衡,如此不断地扩散、吸附, 染色过程向前推进③ 染料在皮革纤维上固着这个过程既有物理的作用(如分子间的引力)又有化学的作用(如氢键、离子键、共价链和配位键的结 合)12影响染色作用的因素:a染液的Ph:① 染液的pH值偏低时,颜色偏浓,渗透不足。
② 提高染浴的pH值,有利于染科的渗透,使上染速度减缓,使染色均匀③ 染液的pH值太高,则渗透较深,表面色泽偏淡,染液中剩余的染料较多④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使皮革颜色浓艳,初期pH较高,后期加入适量的有机酸,以降低染液的pH值达到固色的 目的b染液的温度① 染液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染料及皮革的性质,一般用酸性,直接染料染铬糅时,温度可控制在50~65C的范围;用碱性染 料染植糅革时,温度应控制在40〜45C② 提高染液的温度,有利于染料的扩散、渗透和吸收③ 降低染液的温度,着色愈慢、愈均匀,渗透也愈深c染色助剂的应用:目前,除了添加能影响染色体系pH值的酸、碱、盐这类最简单的助剂外,主要是使用有匀染作用或固色作用的表面活性剂d机械作用① 鼓中桩子多,转动速度快,机械作用就强,反之则小② 机械作用促使染料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大,以利于染料分子的渗透结合,达到染色均匀一致的目的③ 为加强机械作用,染色的转鼓最好是窄而高(直径与宽之比为1.6〜2:1),转速一般以12〜16转/分 为宜e染色时间:① 染色时间主要取决于革的种类及其要求染色的深度不同的温度染色,不同的染料对不同性质的纤维染色时,达到平衡的时间 和染着量也各不相同。
② 在实际生产中,染色的时间以染料基本吸尽为准,一般需要30-60分钟;若要求染得深透或是在 常温下染色,则应适当地延 长时间,约需1.5-2小时④ 有些染料的上染率低,不能靠延长时间来解决,应考虑采用固色剂13物质的发色机理一般物质(非发光体)在通常的情况下,不能辐射可见光能,而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吸收、反射或者透过由光源照射到它们上面的 光线14互补色:物体的颜色是由其本身反射的光所决定的当物体呈现的颜色和被它所吸收的光的颜色两者混合后能成为白光,那么,通常称 这两种光的颜色互为补色因此,也可以说,物体的颜色就是未被吸收的光波所反映的颜色(即被吸收光的颜色的补色)15配色原理:在皮革染色中,用一种染料往往不能获得所要求的颜色,而必须选择几种染料进行拼配在配色时,红、黄、蓝三种颜色无法用 其它颜色拼成,而这三种颜色可以配出成千变万化的色彩,因此把这三种颜色叫三原色16影响染色的因素:① 染料都带有一定的副色,所以在配色时染料的种类越多,副色也就越混杂,色调越灰暗② 坯革的色调越浓,可染的颜色就越有限要染得特别纯而柔和的浅色色调,需要接近于白色的坯革,必要时进行漂白③ 染色时尽量选择渗透性和结合性相近的染料。
17配色的技巧什么叫灰度?很简单,把你要用的颜色用黑白复印机印出来比一下就行了不管是暖色系还是冷色系,必然有它的灰度什么叫素色?就是纯单色什么叫色系?接近的同色18常用染色法a转鼓染色法:① 优点:转鼓染色既具有均匀搅拌促进染料渗透的机械作用,又利于染浴的控制,同时还便于在同一设备中进行革的加油和填充② 操作:在转鼓内先进行中和或漂洗,再以流水洗涤,使革面洁净,然后调温染色,在染色结束后,随之进行加油和填充绒面 革的染色是在干燥、磨绒后先在鼓内进行回软,而后调温染色采用固色剂b喷染染色法① 优点:喷染可用于各种类型的革,它比转鼓染色快,有利于根据需要来挑选适合于某一色调的坯革并及时更换色调,而且着色 均匀,皮与皮之间的色差较小,耗用的染料也较少② 操作:搭配制好的染液通过喷枪均匀地喷在于革的表面,以达到加深染色或给予革以特殊的染色效应的目的19其他染色技术:蜡染工艺,无浴染色法,糊状染色法,套染染色法20加脂的基本原理:① 经过加油处理,各个纤维被具有润滑作用的油脂包裹起来或纤维表面亲合了大量的“油性”分子,平衡了革纤维表面能量,使 原来的高能表面,转变为低能表面,增加了纤维与纤维相互间的动性,从而使皮革变得柔软耐折。
② 将脂引入革内,均匀的分布在革的纤维表面,将原纤维分隔开,阻止了革干燥失水后原纤维之间的粘结,防止革变脆变硬,从 而使革柔软、耐弯曲、具有抗水性、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提高21加脂的主要作用:22合成加脂剂的特点① 具有耐光性,加脂后的皮革不会因日久而变黄② 不会在皮革表面留下油斑、臭味③ 不易因氧化或霉菌、细菌而变质④ 渗透性好,对酸、碱、盐、硬水稳定a提高皮革的柔软度b延伸率增大,韧性增加c皮革的抗水性提高d改善皮革的物理机械性能,提高皮革的抗张强度e补充鞣制、填充和助染固色等多种作用f孔率和透气性降低27乳液加脂的历程:① 第一步为油的乳化油脂和乳化剂在机械作用下较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生成乳白色的奶油状水包油型乳液② 第二步为乳液的吸收与渗透在稀乳液中,因同电相斥,乳液不会因热运动而聚集破乳,乳液随水溶液的运动进入皮革纤维中③ 第三部为油乳液的破乳和革纤维的作用乳液被皮革纤维极性基吸附,油相浓度也随之增大,直到水包油乳液转换为油包水型乳液,油沿纤维表面扩散,油水分层,水 被排出,油被吸收28影响加脂效果的主要因素a加脂剂的性能(离子特性;有效物含量;耐酸,耐铬液,耐电解质,耐栲胶稳定性)和应用条件(液比,温度PH,机械作用)b加脂剂的选择,用量,复配,用法c加脂剂的其它组分(盐分,水分,挥发性有机物)(活性物,中性油为有效物)29加脂的方法与特点:a浸酸铬鞣时加脂①方法:软化后、浸酸时或铬鞣时加入加脂剂。
加脂剂用量约为皮重的.0%~2.0%可用非离子型加脂剂、或阳离子型加脂剂、亚 硫酸化类加脂剂②特点:铬盐分布更加均匀,成革更丰满,粒面更细致;可减少薄革的打绞折叠,粒面皱缩减少;片皮或削匀精度更好;避免了 坯革堆放时过分的干燥b复鞣中和时加脂,① 方法:复鞣中和时常用0.5%~1%的耐盐的加脂剂加脂② 特点:使复鞣更加温和,复鞣剂收敛性降低,鞣剂分布均匀,粒面细致c中和后主加脂,① 方法:通常在染色废液中进行主加油以乳液加油方式常在转速较快的转鼓中进行,转速约为14~20r/min,水量可在50%~300% 间变化,加油温度50~60°C,加脂剂常用5~12倍的60°C热水乳化后加人,为了使油脂吸净率高,可以在加油后期加入1%~2%的合成鞣 剂或甲酸软革油脂总量达10%~18%② 特点此时加油量大,对革的油性、填充性、防水性能等影响都很大,是每一种革必须使用的加油方法d表面加脂,① 方法:通过不同程度的中和,控制皮革的川值,使油脂乳液渗透度不同,实现表面加油一般情况下,可以换浴或不换浴,将 1%的阳离子加脂剂乳化后直接加入转鼓中转动10~20分钟即可② 特点:使绒头油润,丝光感好;可以减少裂面的毛病;可以改善粒面的油润,减少发干枯的手感,利于抛光革抛光。
表面加脂 操作不当时,表面油沉积过多,使磨革困难,涂层粘着不牢,皮革肉面易粘污物变脏e多次加脂除预加油外,主加油常分两次完成,多应用于绒面革,第一次在磨绒之前,第二次在磨绒染色之后绒面革加油时特别注意不要 使油脂在表面上过多沉积,使绒头变坏为了使绒毛上有一定的油性,应在加油后适当加入阳离子油30防水革的加工技术要点① 加工中不用或少用亲水性化工材料② 蓝湿革需要彻底脱脂油脂会妨碍防水剂的吸收③ 了解复鞣剂对皮革防水性的影响④ 中和一定要透,必须有利于防水剂的渗透吸收⑤ 掌握防水处理时的温度温度升高,防水乳液粒子变小,有利于渗透,皮革动态防水效果较好⑥ 控制铬盐固定的用量,正好达到完全封闭防水材料中的亲水基团⑦ 在防水处理过程中处理好皮革防水性能和手感之间的矛盾31打光,抛光,熨平,压花:③熨平涂饰前熨平,使革面受热、受压,这样粒面有轻微收缩,革面更 细致、紧实同时可降低涂饰剂在革上的渗透,更易表面成膜, 有利于形成粒纹紧实、厚度较薄的涂层④压花压花的目的是在皮革面上形成各种各样的凸凹的花纹,掩盖皮革 粒面上原有的一些缺陷压花通常是将熨平机上的熨平换成花板 就可进行操作①打光打光的目的是使轻革变紧实,拉面平滑。
涂饰后打光,轻革不 但具有高度的光泽,而且使涂饰剂中蛋白质凝固,加强了涂层的 防水性及耐干湿擦性能② 抛光抛光一般采用抛光机,抛光机类同于窄工作面磨革机,只是硬 质石辊被毛毡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