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春秋左传五大战役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05KB
约9页
文档ID:420775791
春秋左传五大战役_第1页
1/9

春秋左传五大战役鲁郑伐许时间:鲁隐公-1-一年前712年地点:许都参战方:郑国、鲁国,许国缘由:郑国以许国心不共”为由,联合鲁国讨伐许国结果:郑鲁联军攻入许都,许庄公逃走.郑伯使许大夫白里奉许叔以居东偏,使公孙 获处许西偏,保存并实际控制了许国,还赢得了 有礼"的好名声分析:这次战争是郑庄公争夺霸权的重要一战「其目的是使许国吃服,并借以威服他 国&其所以没有吞并许国,一是口身实力或不足;二是同属周王之下的诸候国,于礼不顺; 三是“攘夷”的需要,只要"无滋他族实倨处此,以与我郑国爭此土也",就达到目的了桓王伐郑时间:鲁桓公五年前707年地点:綢葛今河南长葛市参战方:周王、陈国、蔡国、卫国,郑国缘由:周桓王撤销了郑伯的卿七之职,郑伯不朝,.周王率领陈、蔡、卫三国伐郑 结 果:联军战败,郑军大胜,桓王被郑将祝聃射中,蒙受大辱分析:郑国人针对联军的弱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战术措施.肯先攻击最薄弱的陈、 蔡、卫三国军队,然后集中兵力攻击周王郑军还采用了 "鱼丽之阵廿,车兵与徒兵相互 配合,提高了战斗力郑庄公敢「和周王公开对阵,反映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历史实际 当然,他还不敢把事做绝,"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

楚武王侵随时间:鲁桓公六年前706年地点:随国今湖北脊随州市参战方:楚国,随国缘由:楚国兴起,向汉水以东扩张势力,威胁随国及其他小国结果:楚国采用斗伯北的计策,故意示弱,意图使随国轻敌口大"我张吾三军,而被 吾甲兵,以武临之,彼惧而协以谋我旷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 小国离,楚之利也”楚国此举没有骗过随国的贤臣季梁’‘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 也”,他劝随侯修明政治,抚民敬神,亲近兄弟小国,楚军未敢轻举不过两年之后,随 国还是与楚国开了一仗,随国战败.看來,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实力分析:孙子曰:^兵以诈立知楚军强而示弱,意在欺骗随国,无奈季梁"'知彼而知 己",楚计因而不逞曹刿论战时间:鲁庄公十年前684年地点:长勺参战方:齐国,魯国缘由:鲁庄公曾支持公子纠与齐桓公争夺齐右之位,此战是齐桓公报复之战结果:鲁圧公采用了曹刿的战术,等齐军三鼓同时大约也冲锋了三次之后才擂鼓出击, 一战而胜曹刿的理论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三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分析:孙子曰:"三军可夺气,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C •孙子写兵法时或许受了曹刿的启示©屈定退齐师时间:鲁僖公四年前656年地点:険地今河南偃城参战方:齐国、楚国缘由: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称斓诸侯,南讨楚国结果:诸侯大军来势汹汹,管仲、齐桓振振有词,而屈完针锋相对,不卑不亢,双方 见好就收,结盟而回。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何故?”管仲对曰:杯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以夹辅周室煬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丁无棣=尔贡苞茅不 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M对曰:"贡之不入, 寡初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初其问诸水滨「卄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 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徳福丁敝 邑之社稷,辱收寡曲,寡君之愿也防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竹对曰:“廿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虽众,无所用之* "分析:齐桓公或许对楚国实力有所顾忌,因而故做姿态,虚张声势,并未真想开战 然而,如果楚方应对不当,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也不是没有因此,外交与军事是相互依 赖的,正确的外交策略可以降低军事冲突的危险假途伐虢时间:鲁僖公五年前655年地点:虞国、虢国参战方:晋国、虞国、虢国缘由:晋国兴起过程中'菰国曾起兵侵晋,给了晋国伐號的借口结果:晋献公采用大夫荀息的计谋,针对虞公贪利的弱点,用良马宝玉贿赂虞公,借 道伐虢“虞公不听宫之奇的劝诫,两次借道给晋国'还派兵助晋。

结果,晋国灭亡虢国之 后,顺手牵羊,灭了虞国分析:晋献公没有齐桓公:厚道齐桓公存卫救邢,着实有儿分霸主的风范,而晋 献公对同姓国家也敢灭这也是晋国的传统,对公族的人下手特狠,外姓大犬反倒更受車 用,所以才有后來的三家分晋*虞公不懂后亡齿寒的道理,对晋国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又贪图小利,终于亡国,正所谓利令智昏秦晋韩之战时间:鲁僖公十五年前645年地点:韩原参战方:秦国、晋国缘由:献公死后,晋国内乱,秦穆公扶植惠公回国即位,晋惠公背信弃义,秦国兴师 讨伐结果:晋军内部失和,军无斗志级韩简语:’‘岀因其资,入用其宠,饥食其粟,三施 而无报,是以來也今乂击之,我怠秦奋,倍犹未也关键时刻庆郑背主帮秦,使晋军 失去战机,秦军生俘惠公而归分析:秦、晋实力相当,乂是婚姻之国,冈此秦国出兵是为了惩罚晋国,争得一点土和财贿,并不想吞并晋国,穆公语:r丄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 庸可翼乎?”也不想过笋杀俘秦茯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秦伯使辞焉.□: “二三子何其戚也!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岂敢以至?”宋楚泓之战时间:鲁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地点:泓水今河南柘城参战方:宋国.楚国缘由:宋、卫、许、滕诸国攻郑,楚伐宋以救郑结果:宋襄公固守传统的战争规则,在口身实力不足的情况对抗强敌,宋大司“天之弃商久矣,吾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乂在楚军半渡时可击而不击,放弃有利战机, 结果兵败负伤,成了千古笑柄分析: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 之余,不鼓不成列宋襄公的话大概是一种古代确曾存在过的战争规则,而在春秋时就 己被等数人拋弃了事实上,战争总是有规则的,今夭也有不能杀降的国际公约所以, 宋襄公其实体现了一种古代的贵族遗风,其精神是可敬佩的城濮之战时间: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地点:城濮卫地,今河南范县,一说今山东濮县参战方:晋国、宋国、齐国、秦国为一方,楚国、陈国、蔡国为一方缘由:晋、楚两国同时扩张势力,晋侵曹、楚围宋,宋向晋求救十两个大国难免一战 结果:晋国一方采用了先轸的计谋,由宋国向齐、秦两国行贿,形成联盟;再暗许 曹、卫曲国复国,使曹、卫两国绝楚投晋;此消彼长,形成了有利于己方的战略优势楚 王本不欲战,令尹子玉强烈求战,楚王"少与之师”,只有“六卒即一百八十辆兵车滾 而晋国一方有兵车七白乘,实力明显处丁下风即便如此,晋国还是履行了当初文公的许 诺重耳流亡时,曾得楚王厚待,主动退避三舍;而楚军穷追不舍,一意求战晋军战术运 用得当,“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

狐毛设二術而退之,栾 枝使舆曳柴而伪遁诱兵之计十楚师驰之,原轸、卻湊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 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分析: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在伐谋、伐交、伐兵三个层面, 晋国一方都下了功夫,占了上风;而楚国一方联盟分裂,内部乂不团结,兵寡少谋,失败 口在情理之中子玉虽然保住了口己的一支军队,但在楚王的压力下不得不口杀谢罪,使楚再败、晋再胜,“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刃O据童书业先生《春秋史》,城濮之战是春 秋前期的第一次大战,有力地遏止了楚国的北侵,南夷势力从此退出中原,扭转了r南夷 与北狄交侵,中国不绝如缕”的险恶局面,保住了华夏文明的持续发展°烛之武退秦师时间: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地点:氾南郑地,今河南中牟参战方:晋国、秦国、郑国缘由:晋文公重耳流亡时,郑国未曾礼遇之,乂投靠楚国,因此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 国结果:郑文公派老臣烛之武夜入秦军,见秦穆公,分析利書,剖白得失,使秦军主动 撤回烛之武对三国关系的分析精到而有说服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着亡郑而 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甘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丄L君尝为晋曲赐矣,许君焦、 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打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乂欲肆其西封不阙秦, 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分析:这是郑国伐交策略的胜利,烛之武只用三言数语,就瓦解了秦、晋联盟,化解 了亡国危机烛之武的说辞抓住了秦君的心理,即为利而兴兵,有利则动,无利则止,既 然秦国看到帮助晋国伐郑得不到任何好处,口然就没有热情了.秦晋殽之战时间:鲁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地点:殽山今河南陕县参战方:秦国、晋国缘由:前一年,晋文公卒,子襄公立留守郑国的秦将愿作内应.请求秦国发兵袭郑, 秦穆公不听蹇叔劝谏,执意出兵结果:秦军行军中途,路遇郑国商人弦高,弦高一面假托郑君旨意,犒劳秦军,一面 派人回国送信,及时拆穿了秦军的阴谋秦军袭郑不逞,顺路灭了滑国,在回国途中,遭 到晋军伏击,秦军三将孟明视、西乙术、白乙丙被俘可惜晋寰公听了嫡母文嬴晋文公夫 人,秦穆公之女的谎话,放三人回国分析:秦、晋本是盟国,关系亲密,但是两国都在扩张之中,有竞争就会有冲突秦 国利欲熏心,劳师袭远,晋国不念旧好,见利而取'一切都是本国扩张的利益使然郑国 前有烛之武,后有弦高,都以三寸之舌退三军之众,不仅本人立下大功,名垂青史;也反映出郑国政治相对修明,上下团结,国家有难时才有人挺身而出°文嬴可以算作秦国安插 在晋国的间谍。

秦晋彭衙之战时间:鲁文公二年前623年地点:影衙今陕西白水县参战方:秦国.晋国缘由:殽之战后,秦国兴兵向晋国复仇结果:晋军出了个勇士叫狼暉,他在殽之役时被晋襄公命为车右,但厉來被先轸废翱 狼暉心中不满,他的朋友劝他发难,他不听,性死而不义,非勇也"到了彭衙战时,狼 暉带领口己的属下率先冲锋,死于战场在他的带动下,晋军大获全胜分析:狼暉把一腔怨气发泄在敌军身上,而不是犯上作乱,与韩之战时的庆郑恰成鲜 明对比,而战局胜负亦判然两样可贵的是,秦穆公在殽、彭衙两次战败之后「仍然重用 孟明,使其T曾修国政,堕施于民,’,国力进一步强盛,终于称霸西戎°晋楚邺之战时间:鲁宣公十二年前598年地点:娜今河南郑县参战方:晋国、楚国缘由:楚国方篩 楚庄王进兵伐郑,郑人臣服晋军救郑,晋楚交锋结果:晋军内部在是战是退上意见不统一,主帅荀林父及士会、栾书等不主战,而中 军副帅先穀及赵括、赵同等极力主战,先穀IL不听帅令,擅自进兵,荀林父勉强跟从楚 庄王本想避战,但听从了嬖人伍参的建议,一而遣人卑词请和,麻痹晋军.一面乂派人挑 战,激怒晋军,并在晋军前来挑战时主动出击,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晋军一方面战和不定, 不认頁备战,一方而内部乂出了叛徒.大战打起时主帅又慌忙下令退师,从而口乱阵脚, 导致大败,只有士会带领的上军事先准备充分,遇事不乱,得以不败。

分析:此战晋军并未输在实力上'而是输在内部不团结,行动不一致,没有明确的战 略目标和相应的战术措诞此时晋国卿室骄横,各行其是,军事上的失败可以从政治上的 失序查找原因战后主帅荀林父主动请罪,而頁正的罪魁先穀却未受任何惩处°此战尚有一插曲:晋军败逃,有兵车陷入泥中'楚军不杀不俘,反而教给晋军逃脱的 办法逃脱后的晋军回过头来喘便:'•我们不像大国经常逃跑,才经验丰富.w "吾不如 大国之数奔也”看来,此时的战争在胜负己定的情况下,并不需赶尽杀绝失败后的晋军 残余用了一整夜的时间渡过黄河,楚军也没有乘胜追杀齐晋窒之战时间:鲁成公二年前5地点:辜今山东济南市参战方:晋、鲁、卫为一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