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现状 21」日本对外投资现状 21.2日本对我国投资现状 22日木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22」传统的决定因索 22.2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变化 43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的趋势分析 73」制造业投资下降 73.2投资规模加大 73.3从合资到独资转变 83.4对我国服务业投资进一步加大 83.5投资从边际产业到优势产业转变 83.6中小企业对华投资加大 93.7投资向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 93.8由“生产重视型”到“生产与市场并重型”的全方位投资 104日木对华直接投资趋势对我国的影响 104.1冇助丁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就业机会及人才结构调整….104.2有利于中国获得高新技术,加快技术升级 114.3中小企业对我国的影响 114.4有利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114.5独资化的影响 114.6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125我国可以采取的有关对策建议 125」化优惠政策为良好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125.2重视吸引FI本中小型企业投资 125.3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提高国内服务消费水平 135.4独资化的应对措施 135.5调整区域投资政策,增强中西部地区吸引投资能力 13结束语 14附 录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趋势与对策研究1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现状1.1日本对外投资现状近年来日本企业国际化的手段是对外投资,而对外投资是以直接投资为 主,2000-2004年H本平均每年对外投资为4. 4亿H元。
按区域分,欧洲40%, 北美23%,亚洲18%,中南美16%,其他3%,亚洲份额呈不断增长趋势,按国 家和地区看,美国占22. 3%,英国16.2%,荷兰13.3%,中国6. 2%,从投资行 业看,与欧美国家比较,制造业相对较高,金融保险业等非制造业比率较低J 1.2日本对我国投资现状日本对我国投资经过1998、1999年的下滑后,2000年实现恢复性增长 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入世等有利因索影响下,FI企业对华投资活动趋旺, 大企业首脑纷纷访华,寻求合作2000年,日木企业对华投资项目1610个, 同比增长30.2%;合同外资金额46.04亿美元,同比增长62.9%;实际投入 金额36.55亿美元,增长53」%分别占全国比重的7.8%、8.3%和9.8% 到2000年10月底,日木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项目21993个,合同外资金额 434.18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314.56亿美元截至2004年底,日本在话投 资企业达3185家,累积合同投资额575亿美圆,实际投资额为414亿美圆, 分别占外商在华投资企业总数的6.1%, 6.1%, &25%2同时,日木对华投资 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对服务业、金融证券业的投资明显增长,日本不少投 资银行和机构纷纷开始投资有发展前途的金融机构、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 进行直接和间接投资。
2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2.1传统的决定因素一直以來,影响日木对我国投资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的口然资源优势、我 国廉价的劳动力价格和我国为引进外资而采用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同时, FI本自身因索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是否投资我国,及其投资我国的方式 2.1.1自然资源日本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国土资源的状况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自然1数据来源:日本财务省,2005:《对外、对内直接投资情况》,日本财务省网站(http://www.mof.go. jp) 2数据來源:中国商务部编历年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日本财务省历年公布的统计资料 资源十分贫乏,发展现代工业所需要的主要原料、燃料等,绝大部分依赖进 口,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进口国资源主要依赖进口,决定了日本工业发展 和经济结构中最突岀的特点是:一方面必须大量进口资源、能源,另一方面 乂需要将大批量的工业制成品销往海外审场与日木和反,我国口然资源丰 富多样、潜力巨大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 22」%,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6.4%,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之一常 规能源的资源品种齐全,是世界主要能源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丰富。
矿产种 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口给等等日本企业为了解决 其经济不断发展与其国内自然资源廣乏的矛盾,从而寻求利用国际资源我 国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廉价的口然资源,可以减少各种运输成木和利用我 国廉价的劳动力,决定了日本对我国投资,尤其是投资加工复出口企业型的 企业2丄2生产要素多年来,廉价劳动力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的竞争优势,我国制造业雇员工 资水平处于较低位置,较之于发达国家,我国以前的制造业雇员工资水平是 十分具有竞争力的有关资料显示亚洲地区平均劳动力成木在产品总成木中 所占比例为4%,而中国是3.5%这说明,从亚洲整体水平看,中国劳动力 成本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大大低于亚洲平均水平同时中国的劳动力价格 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在一些高端行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上, 劳动力价格同样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国际竞争的口热化,成本压力駅使着越 来越多的FI本企业向中国投资从制造业占H本对华投资领域的份额可以看 出,日木企业已经将中国视为具有低成木优势的“海外装配车间”,尤其对于 那些出口型的制造业企业许多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策略也就是利用中国的 劳动力价格“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廉,产品拥有“价格优势",企业就易满足 于通过大批量生产廉价产品來获利。
2.1.3优惠政策过去我国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日本金业为了追求超额利 润和优惠而大量进入我国投资,我们对待外资的政策表现为两面性:一方面 是歧视性待遇,例如限制投资行业、限制股权比例等;另一方面则乂提供部 分优于内资金业的措施,如税收减免等前者明显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而 后者则构成了对国内企业的不公平,也抑制了国内企业成长外资是通过特 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区、开发区等特殊政策和优惠发展的,外资有超国民 待遇,有特许的市场准入,但他们的能力和市场活动空间受到一些限制比如 技术换市场、国产化要求、技术转让、规模限制要求、出口要求等2.1.4日本对我国市场的熟悉程度过去,FI本金业在华投资绝大多数选择合资经营方式那时期外资主要 以合资合作的投资方式为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木企业刚进入我国Z初, 对我国的市场环境还不熟悉:一是中国市场开放之初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二 是跨国公司考虑中国市场本身潜力的大小问题;三是我们还有一些行业并没 有对外开放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控制权远没有摸清环境重要,合资或合作 方式相比之下是一个更理性的选择这是因为合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方企 业已然建立的销售网络和知名品牌,可以使其节约财务支出,大大降低在华 的投资成木,同时还可以减少东道国政府对于海外企业可能取代木地企业的 恐惧感,享受到不少的优惠政策。
2.2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变化2. 2. 1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尽管一直以来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吸引日本企业的最重要的因素,但近 年来,这个因索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不争 的事实,这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尤其是大城市更为明显在中国 某些地区投资的劳动力成本因素正在消失” *0当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 元以后,劳动力成本会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对于中国 劳动力成木的上升,在华投资的日木企业感受最为直接据日木优尼电了公 司介绍,该公司1992年在中国深圳投资设厂,当时公司工人的平均工资相当 于8000 R元,但到2005年已涨到了 1.8万H元2006年,中国的劳动力成 木逐渐上涨,对于人工成木占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來说,劳动力成木 的上升将直接导致产品的总成本提高,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必然 有所降低,对投资肯定会产生一些影响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 投资的关键因素美国所罗门公司:亚洲首席经济分析师丹•汉纳发表的一份报告,引自人民网-环球时报 (WWW. X1NIIUANNET. COM) , 2005 年 11 月 30 日。
2.2.2 我国市场的变化一直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还比较薄弱,使得居民不得不实行高储 蓄,通过将自己所得一部分用比较能预期的方式存储,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消 费能力根据盖洛普长期调查的结论,中国的消费者还是太穷,大多买不起 他们所想要的东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潜在 的市场不断扩大,中国潜力巨大的销售市场成为吸引H本在华投资的第一因 素近两年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农业税减免自力地促进了消费需求较快增 长稳定的经济增长使人们对经济前景、收入预期充满信心,消费信心逐刀提 高以及2006年开始实行的个人所得税等利好因索将继续推动消费需求的扩 大随着消费需求的较快增长,必将带动和关产业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投 资涌入如表一所示,2005全年农村屈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 涨因索,比上年实际增长6.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实际增 长9. 6%o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36. 7%lo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245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84-94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 入人口为40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10万人。
2.2.3政策变化基于WTO规则,成员国必须调整外资政策,开放国内市场,我国WTO 谈判中服务业开放的承诺将全面到位,扩大开放的领域将不仅包括金融、保 险、贸易、零售商业、房地产等目前开放度已较高的行业,还将扩展至通讯、 会展、旅游、新闻传媒、专业商务服务等众多以往开放程度较低的行业逐 步取消对外资企业的非国民待遇同时商务部出台了和关政策对外企并购加 以支持《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关于外商举办投 资性公司的补充规定》2,允许投资性公司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其 中的战略投资,就包扌舌各种形式的并购在市场准入、减少注册资木、出资 转让、审批程序等方面,国内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竞争将从制度 差异走向制度同一或统一,政府部门也将从保护角色转化为裁判和服务角色, 并为内资和外资提供同等的竞争条件没有了政策优惠和体制并界,很多因 为体制和政策差异的合资将大幅度萎缩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方面将有更广1中国国家统计局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历年版2商务部等五部委:28号文,2006年6月5日泛的选择权,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成木下降我国吸引外资政策的和应调整 和更趋宽松,对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无疑是一个长期利好因素。
2. 2.4我国区域性优势日渐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越來越明显,首先是优越的地理与区位条件,主 要体现在天然的水路运输条件和广阔的发展腹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海港 资源的优势,有能适应集装箱船舶停泊的海港形成了内河水运网络,区域内 大小通航河流数千条,航运里程共3.68万里,航道密度高达0.37公里/平方 公里,与其他地区相比,<江三角洲的经济腹地时最广阔的其次,基础设 施条件具有优势,由于大规模集装箱运输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吸引工业资本 十分重要的基木条件是海港条件,其具有良好的港口资源,航空交通运输方 面,已经初步形成多中心的辐射状航空运输网络长三角经过多年的努力, 区域内高速公路休系初具规模第三,长三角地区是人口集中的地区,具有 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不但数量多,消费潜力大,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数量多, 素质高,不但该地区具有许多国内外著名的人才培养机构,每年还吸收了区 域外的专业人才流入,它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条件和潜力,在国内是 一流的最后是在长江三角洲已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