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轴线标高作业指导书

aa****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4.50KB
约12页
文档ID:32650564
轴线标高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12

轴线标高测量作业指导书1. 目的通过规范轴线标高测量工作的控制流程和操作要点,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开发项目3. 术语和定语3.1 建筑轴线是建筑物场地布局的依据,所有点都是根据其与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放样的3.2 标高表示建筑物某一部位相对于基准面(标高的零点)的竖向高度,是竖向定位的依据4. 职责4.1 工程管理部4.1.1 组织编制《标高轴线控制作业指导书》并根据实施反馈意见,做好持续改进工作4.1.2 负责本指导书的解释和内部培训工作;4.2 工程技术部:4.2.1 根据项目特点,落实向监理、施工单位进行本指导书的交底工作 4.2.2 跟踪本指导书的实施,必要时向工程管理部提出改进措施;5. 作业内容5.1 作业准备工作5.1.1 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性和工艺要求编制工程测量方案,方案明确控制方法、使用仪器设备,保证措施等并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和工程技术部审核批准5.1.2 仪器设备准备工作:所用测量仪器设备的精度必须满足测量的需要,水准仪误差不大于±3mm,经纬仪水平角误差不大于±2″、垂直角误差不大于±4″;凡需定检的测量仪器设备均应定期到检测机构进行校验,校验合格方可使用。

5.2 工作流程:5.2.1 定位放线:5.2.1.1 项目公司根据项目进度安排,及时提请规划测绘部门对拟开工的项目工程进行规划放线,放线定位点的布置应能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专业工程师应及时对控制点的保护 (见图 1)图 1 控制点保护控 制 木 桩 混 凝 土 保 护定 位 钉5.2. 1.2 专业工程师及时将定位点和基准高程点移交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并做好移交手续规划测绘部门出具测量成果报告后再转发5.2.2 轴线放样:施工单位根据控制点进行单体工程轴线放样,并应引测至不受施工影响的龙门桩上,监理单位进行复测土方开挖前或打桩前由专业工程师联系规划部门验线办理验线手续5.2.3 轴线竖向传递:5.2.3.1 别墅和多层建筑轴线竖向传递一般采用经纬仪或铅锤外控法,小高层和高层建筑轴线竖向传递一般采用激光铅垂仪内控法或铅锤内控法5.2.3.2 内控法:施工至首层平面时,对各主轴线桩点进行距离、角度校核,校核合格后再进行首层平面放线放线后,再将各投测点测定在预埋铁板上,并再次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投测时将激光铅垂仪置于首层控制点上,每个点的投测均要用误差圆取圆心的方法确定投测点铅锤吊线时应在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减小投测误差。

每层投测完后均要进行闭合校核,确保投测无误,再放其它轴线及墙边线、柱边线5.2 .4 高程引测:施工单位根据方案及基准高程点,在各个需要的施工区域内布置标高控制点监理旁站引测,专业工程师进行复核5.2.5 高程传递:首层施工完后,将 1.00 米或 0.50 米的高程抄测在首层柱子上,建筑物的角柱、楼梯口和电梯口处必须抄测,并对这三处进行附合校核,合格后以此进行标高传递每层传递完后,必须在施工层上用水准仪校核每层结构施工完后,在每层的柱、墙上抄测出 1.00 米或 0.50 米线(见图 2) 图 2 底层柱轴线标高标识5.2.5 室内空间尺寸控制:5.2.5.1 墙体开间尺寸控制:根据每层结构施工轴线放出各分隔墙轴线墙线,并放出单面墙外 200 控制线及门窗洞口的位置线5.2.5.净高 尺寸控制:在四周墙身与柱身上投测出 1.00 米或 0.50 米水平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标高控制线 以 1.00 米或 0.50 米线线为依据,用钢尺量至平顶设计标高,并在四周墙上弹出水平控制线5.2.6 沉降观测工程技术部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沉降观测,督促沉降观测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埋点,按观测周期进行沉降观测,并收集观测数据成果报告。

5.3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5.3.1 龙门桩:设置在不影响建筑施工且平行于轴线的建筑四周, 龙门桩水平钢管应抄水平设置,保证测量距离精确5.3.2 标高控制点:设置不影响建筑施工的附近且不发生沉降的地方,保护方法参考(图 1)做法;也可将标高控制点设置建筑附近的永久建筑上5.3.3 保证房间方正措施:砌墙前弹控制线确保墙体勾方,粉刷时用角尺勾方做灰饼确保墙体粉刷勾方5.3.4 净高控制措施:楼面立模完成后采用水平仪复核模板标高,发现偏差及时调整5.3.5 误差控制措施:5.3.5.1 轴线竖向传递采用激光铅垂仪要用误差圆取圆心的方法确定投测点5.3.5.2 高程传递时应固定传递位置,一般选择楼梯口、电梯井道内,采用相同传递方法、使用同一把高程传递专用卷尺,该尺应妥善保管;严禁逐层传递,每次应从基准点传递5.3.5.3 测量完成逐级复核,复核合格方可允许施工6.精度要求:建筑物结构特征测距误差 测角误差(” )测定高程误差(mm)竖向传递轴线点误差(mm)15 层以上,高度 60-100m1/10000 10 2 35-15 层,高度 15-80m1/5000 20 2.5 2.55 层,高度15m 以下1/3000 30 3 27.检查与验收:7.1 测量前监理检查仪器的型号是否符合精度要求,核对定检仪器校验合格证。

7.2 轴线放样和竖向传递,高程引测传递监理应旁站;控制点的保护、轴线标高的标识、室内空间尺寸控制监理应全数检查,专业工程师随监理检查7.3 各单体定位放线完成后必须经地方规划部门验收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2008 年初,上海电信和百视通合作,加大 IPTV 促销力度,从 1 月 9 日至 6 月 30 日推出名为“欢乐体验”的促销活动,每月看够 8 次免费 2 年,使开机率大大提高 2008 年 5 月 17 日,上海电信宣布高清 IPTV 正式试商用,并在其后不久推出免费试用 1年等优惠 2008 年 6 月 25 日,中国电信 IPTV 实验室在上海研究院成立 2008 年 7 月底,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 IPTV 客户突破 7 万大关其中党建客户已达3500 户,覆盖该市 2000 多个基层党组织 2008 年 7 月 30 日,中国网通正式启动 IPTV 机顶盒与系统的互通性测试工作 2008 年 10 月,江苏电信 IPTV 项目放号用户突破 20 万,成为继上海电信后,国内电信运营商中第二个突破 20 万用户门槛的省份 2008 年可以说是中国 IPTV 的拐点之年,IPTV 用户总数从年初的 120 万增加到 260 万,增速明显,而中国电信的 IPTV 用户更是从 51 万扩张到 180 万,并形成上海、江苏、广东三箭齐发,福建、安徽、浙江等地星火燎原之势。

为 2009 年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用户基础 《中国 IPTV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7 第二章、中国 IPTV 用户市场现状研究 2.1 概述 中国大陆自 2004 年开始进行 IPTV 业务的尝试以来,在经历了萌芽、破冰、曲折、博弈等各个阶段后,在面临中国广电政策的监管和限制下,产业依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IPTV 用户数从 2005 年的 26.7 万到 2008 年 260 万,用户增长近十倍而随着中国通信运营商的转型的不断深化,以视频业务为代表,以增值业务为未来的 IPTV 业务也将迎来其飞速发展的明天 中国的 IPTV 的用户目前主要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原网通)和华数三家组成,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中国最大的固网运营商之一,IPTV 依托宽带进行业务拓展华数是在杭州网通和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形成的互动电视(IPTV)业务推动主体,他由广电运营商运营,但同时结合了杭州小网通这一通信运营商的资源,打造了直播电视走广电有线网络,互动点播通过 IP 网络进行的独有的“杭州模式” 2.2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将 IPTV 定位于战略型新兴业务,从 2005 年开始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陕西 5 省 17 个地市进行试点,陆续新增福建、海南、安徽、湖北、重庆、湖南、新《中国 IPTV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8 疆等试点省份,同时在四川、江西等地试点多终端多业务融合的电视上网服务,探索将丰富的宽带应用向电视终端迁移。

其中 2008 年的用户发展速度最为明显 中国电信经过多年研发,在 IPTV 技术上已形成了系列化的企业标准,2008 年,IPTV 技术规范 V2.0 版本的推出,初步实现了 IPTV 平台和终端间的开放,为 IPTV 大规模商用打好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同期,中国电信还于 2008 年 6 月,组织了基于 IPTVV2.0 版本的平台和终端统一集中采购活动,在推动产业规模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信心截至 2008 年年底,中国电信共发展 IPTV 用户 180 万公众用户发展较快的有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安徽等地其中上海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 IPTV 商用试验网,发展用户超过 70 万;江苏、浙江、上海等地针对中小企业、酒店、彩票等行业用户提供了一系列 IPTV 行业应用,取得了积极的试验效果,安徽、湖北等地以 IPTV 平台积极接应承载农村党员远程教育项目,为 IPTV 商用试验的开展打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产业投入力度来看,中国电信将是国内 IPTV 发展的最主要推动者 2.3 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 中国联通(原网通)从 2006 年起把 IPTV 作为重点发展的宽带业务之一,在人员、财务、网络支撑上予以充分保障。

不断探索、完善商业模式,并确立了以下的发展思路 各省成立跨部门的 IPTV 项目组,包括业务部门、计划建设部门、网络运维部门以及采购等后台支撑部门,确定各部门与集团对口部门关于 IPTV 业务的接口联系人,有条件的省份 筹备专门的机构 《中国 IPTV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9 各省在系统建设采购预算、网络扩容改造等各方面给予 IPTV 业务的充分保障 IPTV 业务按全国-省-地市三级运营,内容合作伙伴由全国、省或地市引入,分别在全国或省平台落地地市原则上只负责谈判引入内容合作商,不负责具体内容监控与业务平台管理;业务平台原则上分为全国-省两级,省公司应建立专门的 IPTV 运营机构,完成内容监控与平台运营;全国平台由集团管理,完成全国统一内容的引入和监管 但由于中国联通(原网通)集团在 IPTV 的编解码标准上选择了 AVS 作为行业标准,而 AVS 商业化进程并不完善,设备支持厂家少,相关产品昂贵,大大限制了各地方省市发展 IPTV 业务的步伐,导致中国联通(原网通)的 IPTV 业务进展缓慢截至 2008 年,中国联通(原网通)真正有一定规模的 IPTV 试商用点仅有山西、黑龙江、辽宁等为数不多的省份。

而且规模始终难以获得较大突破 2008 年,电信运营商重组,也导致了中国联通(原网通)的 IPTV 陷入一个沉默期,在集团和地方内部尚未完全消化重组带来的变动前,IPTV 业务的发展难以得到明显的突破在 IPTV 上,中国联通会紧随中国电信的发展节奏 2.4 华数 华数是在杭州网通和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形成的互动电视(IPTV)业务推动主体,他由广电运营商运营,但同时又利用了杭州网通这一通信运营商的资源,打造了直播电视走广电有线网络,互动点播通过 IP 网络进行的独有的“杭州模式” 华数 IPTV 除提供国内频道直播服务、数字广播节目以及付费频道服务外,紧密结合百姓需求,对视频服务实施产品化包装和专业化消费引导,构建了涵盖影视、新闻、娱乐、体育、人文等个性化节目内容的大型视频自主点播服务平台 华数的运营主体是广电运营商,在发展中受到了杭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浙江广电拥有了广电总局颁发的 IPTV 地方牌照,这为华数发展 IPTV 业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有利条件在浙江省内,华数还通过入股地方广电,共同建立合资公司等形式进行扩展,在省外,华数通过华夏视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视联)这一旗下公司,通过平台合作或内容输出等形式,积极拓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