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脉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 摘要:“境脉式教学”是指基于情境脉络的教学化学课堂是落实化学核心素养任务的重要途径,其教学内容应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将情境-问题-活动-知识-素养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中《钠的性质与制备》教学设计为例,利用化学会史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采用实验探究方法进行教学,利用现象证据、数据证据等素材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境脉式教学 核心素养 数字化实验一、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如下:情钠放入硫酸铜中有什么现象钠有哪些不同铁的性质观看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视频并回答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不是简单的置换反应境线索 问题线索 活动线索 知识线索 素养线索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宏观辨识 钠与水反应实验探究钠与水反应实验 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分组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科学探究、宏观辨识、变化观念为什么新切钠层表面很快变暗钠被氧气氧化?观察氧气传感器测量实验装置中氧气含量变化图钠与氧气发生反应,条件不一样,产物也不一样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设置问题情境 钠性质活泼原因,钠的保存方法,钠的工业制备探究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钠的原子结构、保存方法以及工业制备方法微观探析,模型认知金属钠用途的图片钠离子电池开发对我们生活的意义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金属钠的用途社会责任 天津大爆炸金属钠发生火灾怎么处理回答相关问题综合知识运用社会责任模型认知二、课堂实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分组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完成导学案实验现象表格根据现象以及化合价升降确定产物,书写钠与水反应方程式 分析此反应的电子的得失,标注双线桥学生根据钠能与与水反应分析钠与硫酸铜反应通过刚才实验,可以观察到钠的切面银白色光泽变暗通过图像可以看出氧气的含量发生缓慢的下降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导学案对应表格观察A-B段,B-C段的氧气变化情况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了解钠离子电池开发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思考问题并回答 【引入】中国古代,在《淮南万毕术》一书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铁将硫酸铜中铜置换出来,那金属Na投入CuSO4溶液中也会发生此类反应吗?会有红色物质铜析出?播放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视频现象:产生蓝色沉淀问题设置1:钠有不同于铁哪些性质?【实验探究1】①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仔细观察钠表面的变化②在蒸发皿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总结:钠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芙蓉又想红)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金属Na投入CuSO4溶液为什么产生蓝色沉淀?1、2Na+2H2O=2NaOH+H2↑2、2NaOH+CuSO4=Cu(OH)2 ↓+Na2SO4问题设置2:同学们,刚才切钠的手感怎样?观察到切层有什么变化吗?Na与O2发生反应?用手持技术实验---氧气传感器测钠在T型管中氧气的含量变化,观察曲线图,得到什么结论?【实验探究2】: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纳,若条件换为加热呢?播放实验视频--钠在空气中加热曲线表征:钠与氧气反应【总结:钠的化学性质】2、与氧气反应(1)常温下:4Na + O2 = 2Na2O(2)加热情况:Na+O2 Na2O2 (淡黄色固体)【交流与讨论】1、钠的性质为什么如此活泼2、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里?3、电解氯化钠溶液,能否得到金属钠?【小结】1、钠的物理性质钠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硬度小,质软2、钠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氧气反应3、钠的制备4、钠的用途(1)核反应堆导热剂(2)高压钠灯(3)冶炼某些贵金属(4)钠离子电池【拓展视野】钠离子电池介绍钠离子电池,对比锂离子电池,总结钠离子电池的优缺点,播放视频“钠离子电池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学以致用】2015年8月12日晚11时许,天津滨海新区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 现场被炸出巨大坑洞,附近上千辆汽车被烧仅剩框架。
根据媒体此前对幸存消防员的采访,事发当晚,距离起火源点100多米的消防队发现火情,随后驱动消防车前往灭火,一车水用完之后返回取水,也就在这时,发生二次爆炸一位中国核生化救援部队的工作人员称, 二次爆炸原因很可能是仓库内金属钠遇水发生反应后引发爆炸如果你是现场的救援人员你会怎么去灭火?通过化学史话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转变偏差认识通过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钠可能会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利用实验事实、数据等证据素材,证明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了反应,体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这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知识的比较、归纳能力再次利用数据证据 ,证明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一样,反应产物也不一样学习钠的性质后,再通过性质来反推钠的结构,以及保存、制备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及处理方案设计,形成合理使用保存化学品的意识,增强参与社会问题与决策能力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指向化学学科素养的境脉式教学研究”(课题编号:QG451-1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 腾瑛巧,王星乔,包朝龙.促进教学内容结构化的化学教学2. 宋茜.高中化学“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优质课分析3. 陈德成.基于数字化实验的“金属钠与氧气反应”创新实验4. 陈云.常温下钠在空气中反应的实验探究5. 房金宝,凌一洲.指向化学核心素养的”境脉”式教学第 5 页 共 5 页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