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学 顾名思义,即为研究艺术的科学,它是研究关于艺术的本质、创造、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 和种类的原理和规律的科学、这是艺术学的目的,同时也是艺术学的意义二、艺术的本质与内涵艺术的本质是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的活动或产品它是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意念的形象来传达内容, 含有美的价值或符合美的原则,并能引起观察者的直觉活动与审美反应艺术含义的确认既是一个历史的 过程,又是一个融入了特定文化背景的内涵:它是一种审美、意识和文化形态的综合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 其一,艺术含义的形成是与自觉的生命活动相一致的; 其二,艺术含义的形成是与自由的创造活动相关联的,艺术本基于艺(精神化的生命活动),表征为术(技、 技术、技能);其三,新的艺术形成的出现意味着艺术学研究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三、艺术的基本特征1、形象性: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统一;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2、主体性:它体现了艺术内在规定的基本特征,如:人的主体性与艺术主体性及主体性在艺术活动中的表 现等;3、审美性:审美作为艺术的根本特征,表现为艺术美,其主要体现为内容美与形势美如:艺术的内在属 性与外在表现、区别与内容美和形势美的艺术美以及她它在人类审美中集中体现等。
四、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识功能:一是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作用:一是对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具体物质的自然世界的 认识作用2、审美教育功能: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3、审美愉悦功能:审美愉悦是一种复杂的审美现象与体验,因此它常常会以一种复杂的形势出现,无论是 生理的、社会的还是审美的愉悦,通常不会以一种单一的形态出现,而是复合了多种要素总之,正是通过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愉悦功能,艺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也正是在这种作用 下,艺术的形态才得以保存,艺术的传统才得以传承,艺术的特质才得以发扬光大,人类的文明才会薪火 水续五、音乐艺术音乐是以人声和乐器声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一定时间长度内营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音乐艺术 的语言手段主要有:节奏、旋律、和声、复调、配器等,其以抒发人的审美情感为目的,因而具有很强的 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六、绘画艺术 绘画是一门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色彩、点、线、面、块等艺术语素,通过构图和着色,在二维空间 的平面上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化的艺术形象或意境在整个造型艺术中绘画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七、工艺设计美术 借助一定的工艺材料和技巧创造出具有较强的使用性和审美性的工业或生活成果的艺术形成。
[1] 一般特性: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应用学科;实用性与审美性高度统一;[2] 一般分类: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八、行为艺术 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行为艺术在本质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自由的生命活 动现代行为艺术兴起于 20 世纪60 年代西方,其鼻祖是一名叫科拉因的法国人,行为艺术通常多采取很 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行为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行为艺术通常又被看作势一种非正常状态下应有的行为九、建筑艺术 即以色彩、线条、形体、质感、装饰和空间组合等艺术语素,所构成的空间性实体艺术,是审美与实用结 合的产物1、建筑的一半审美性[1] 其为三维、四维或多维占有空间实体性的艺术[2] 其内部结构的空间性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美学法则[3] 建筑的四要素:实用、经济、坚固、美观2、建筑类型划分 根据功能等标准可将其分为: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和纪念性建筑 十、戏剧艺术及其特点 戏剧史舞台为形式背景、以演员为表演媒介,一制造动态化的情节结构为展现内容的再现性艺术 戏剧的艺术特点[1]表演语素的综合性(在戏剧当中根据不同的语汇,表现素材、语意及思想不同) [2]矛盾性情节是其构成的灵魂[3] 基本情感符号是动作与道白[4] 演员的“自我”与角色的“自我”的调和统一(体验派与表现派) 十一、“第四堵墙”戏剧术语。
在镜框舞台上,一般写实的室内景只有三面墙,沿台口的一面不存在的墙,被视为“第四堵墙” 在镜框式舞台上,通过人们的想像位于舞台台口的一道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墙”它是由对舞台“三向度” 空间实体联想而产生,并与箱式布景的“三面墙”相联系而言的,它的作用是试图将演员与观众隔开,是 演员忘记观众的存在,而只是想象中承认“第四堵墙”的存在十二、艺术家 指在一定思想感情的引领下,能熟练有效地驾驭艺术技能激发和形象思维以站来对艺术本体文本创意制作 的富有非凡才情的艺术主体,通常具有表达与记录人类的情感、为调剂人类精神提供精神食粮及创造审美 对象以引导世风等方面的作用十三、艺术创造 指艺术主体通过感性化的艺术创新理念的引导、凭借个性化的创新手段和娴熟的艺术专业技能以及天才悟 性以完成具有开拓性的艺术作品的过程十四、艺术构思 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 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的过程十五、艺术作品 即艺术主体在生活体验与积累以及艺术魔力的基础上,并在一定社会思想的指导下,借助娴熟的技巧、适 当的媒介、精湛的工艺和特定的艺术语言符号,由创造主体人(艺术家)所创造出的艺术成果,其是关于 “艺术的内部研究”。
十六、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各门艺术创造的作品化的传达审美信息的形式,是艺术家的个性化了的符号系统,是艺术家审 美意象得以外化的手段,是艺术家与接受者沟通的媒介十七、艺术载体 通常是指落实和实现艺术家审美意象真实呈现的物质条件系统其可以分为人工载体和天然载体在对艺 术审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艺术创作则是一个载体的心灵化与心灵的载体化的统一过程,因而,也是一个 载体精神性与物质性统一的过程十八、艺术形象——艺象 即是艺术主体与艺术客体有机交流融合而最终由艺术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景观化的成果,其艺术反映社会 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艺术作品中由艺术语言构筑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或声音的总称,是艺术作品 的基本存在形态十九、艺术的内容与艺术形式两者的辩证关系:艺术是其内容与形势的统一,艺术内容是构成艺术存在的内在条件和根据,其为内隐性 的,艺术形式是构成其存在的外部条件和依据,其为外显性的若从哲学的观点而言,一般可你表述为: 艺术内容决定艺术形式,艺术形式又服务、影响和制约于艺术内容但是,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情况并 非如此简单,而往往存在着某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一内容可以由多种形式来表达,或一形式可以表 现不同的内容;有些艺术的内容与形势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其内容与形势存在着一种浑然通融的过度 状态等。
二十、意境 即艺术作品所营造的由艺术家之“情”与客观物象之“境”高度有机融合的形象内蕴其属于中国传统古 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经典艺术范畴二十一、艺术典型 即艺术典型形象,其是指既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而具有对社会现象本质与规律普遍揭示性和概括性的艺术 形象;或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及其形象体系,包括典型人物和典型 环境其实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性是基础,共性必须建立于个性之上,而个性又不能脱离共性而孤立 存在,其艺术共性是对艺术个性的充实和放大共性追求揭示和概括社会最本质的要义,个性追求鲜明生 动的丰满“血肉”二十二、艺术风格 指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化的艺术气质倾向和整体的本质风貌其实是艺术内 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二十三、艺术思潮 指砸特定的历史时期艺术领域内所发生的直接制约或影响着当时艺术行为和风格发展趋向的具有其导向性 与震撼性的艺术思想体系及其舆论风气二十四、艺术传播 即传播媒体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通过一定的传播信道,将传播信息传给特定的受众过程和方式,即指艺 术作品实现其生产和发行的整个过程其要素主要包括:艺术家、艺术商品商、艺术传播媒介、艺术受众 等各个层面。
二十五、艺术批评 指艺术的审美主体以其理性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对一特定的艺术对象进行理论性的解析和评价、以此 引导作者和读者的审美心向的表达过程二十六、艺术美育 即在一定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借以审美理念与审美范型以及有效地审美媒介与渠道,通过一定的审美活动 以感染、激发和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并展开审美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从而使之成为具备一定审美理想、审 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人二十七、艺术鉴赏 通常是包含了对艺术作品的鉴定、鉴别、赏析与欣赏的一种综合活动,它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指 鉴赏者以艺术作品为对象,积极调动自己的审美鉴赏经验,用心灵对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势进行的整体认 识、理解、体验和创造过程二十八、艺术批评的原则与标准 [一]艺术批评的原则:1、客观公正的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3、唯物辩证的原则;4、全面通观的原 则;5、积极健康的原则;6、深化本质的原则;7、主导领带的原则;8、教育保护的原则;9、避免“骂杀” 与“捧杀”的积极评判[二]艺术批评的标准:1、艺术批评需有标准;2、艺术批评的标准不能太窄或太宽;3、做好其批评的选择; 长期以来多采用政治的和艺术的二元化批评的标准之评判标准法;另有人提出采用美学的标准和历史的标 准之评判标准法;当下有人提倡使用真、善、美的三项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