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葡萄树的新型棚架介绍一、架式设计葡萄行距2. 5米,支柱距离6米,支柱高2. 5米,支柱埋深0.5米园区四边的支柱 稍向外倾斜,并拉地锚所有一葡萄行两端的支柱用木杆或铁管相互连接固定,所有横排 支柱顶端也用铁丝连接在每个葡萄行内的每个支柱的中部1. 1米处架一长80〜140厘米 长的横梁,横梁的两端和中间各架设一道铁丝,距支柱顶部20厘米处拉一道铁丝以及在 支柱顶部两侧横拉铁丝上80〜120厘米处再架设两道铁丝整个葡萄冽的架材铺设完毕二、整形修剪定植,在距第1支柱50厘米处定植第1棵树,以后按株距1米定植春季萌芽后, 第1株葡萄植株萌发的新梢长到第1道铁丝处后摘心,顶端萌发的两枝条顺铁丝引绑,冬 剪时主干两边的枝条各留3〜4芽剪截,成第一层单杆双劈形,第2年春季冬芽萌发的结 果枝横向引绑到支柱两侧的铁丝上第2株葡萄树萌发的新梢延伸至上部铁丝高度后摘心,其他管理同第1株树的管理方 法但在冬季修剪是两臂的剪裁长度应视主干的粗度和枝条老化程度而定若主干强壮, 直径超过L 5厘米,旦枝条老化程度好,可留3〜4芽,低于此标准则每边留1芽剪截 以后每隔两株向上引1株树,使上边的一层株距达到3米,其余皆为下层。
这种模式上下 两层皆为"T"字形架式,故笔者称其为双层“T”形架①树势稳健双层“T”形架栽培模式在开花坐果前已个部水平引绑在支柱两侧的铁丝上,从而抑 制了顶端优势,对提高易落花落果品种的坐果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由于上层的主干 高,因而树势较下层稍弱,形成上层的结果枝较下层的结果枝短,下面的结梁平面较宽于 仁层,故下层的光照得到增强②丰产性好“T”形架由于它的双臂顺铁丝方向延伸,因而伸展长度受到限制,结果空间同时受 到限制,结果量亦受到限制双层“丁’形架则多了一层,产量将会大大增加同时克服 了“『’形架栽培中栽培密度大,树的根冠比例失调,树势难以控制;栽培密度小,则前期 产量低,后期单株树负载过重的缺陷③便于管理此种模式枝条引绑不用考虑互相是否影响光照,只需逐枝引绑,不但省时, 而且可雇人操作,技术要求低修剪时只要防止结果外延,采取极短剪的方法,故修剪比 较容易,且利于机械操作喷药时容易做到细致周密④通风透光性好双层“丁’形架保持了 “T”形架的模式,因而具有很好的通风透光性上下两层的结 果枝水平引绑后,光照互不影响,而且树形整齐美观,每年结果枝摘心后,形成上下两层 绿色平面,光线垂直照射在叶面,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的效果也相应增加。
有人质疑 上层会影响下层的光照,而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看,完全不会影响下层的光照另外根据 专家研究记载,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达到光饱和点的光照强度为3000-5000英尺烛光即 相当于晴天中午自然个光照强度10000英尺烛光的1/3〜1/2照射到卜层葡萄叶片上的光 照并不能全部被利用,树冠内的第2层的叶片仍能得到充足的光照,故不影响光合作用⑤具有保持土壤水分的特点单层“T”形架由于地面到架顶之间空间广,光照强度大,风速大,因而造成地表水 分蒸发过快,容易于早,目一形成地表水分不均匀,而双层“T”形架由于中间多了一层葡 萄,降低风速和光照强度,这样就保持了土壤水分不致蒸发过快,从而稳定了土壤水分, 同时降低了地表的温度,为葡萄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 5米的行距使中间有近50厘 米的光照带,更不会出现通风不良的现象⑥防风效果好双层“T”形架由于四周都有地锚拉住,旦支柱各结点都扎结牢固,故 增强了抗风能力同时,各结果枝都引绑在铁丝L,风吹不折,枝条不动,旦果穗都能垂 挂在中间铁丝和两侧铁丝之间,叶片不会和果穗因刮风产生摩擦,影响果面的果粉生产 出的果面光洁,果粉厚,鲜艳,较无果粉的葡萄保鲜时间长。
双层“T”形栽培虽具有如此众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行间距增大由于枝条水平引绑,对行间的空问占用较大,行距不能小,否则很容易 形成密闭,尤其对于长势旺盛的品种,行距更应适当加大,一定要在行间留足光照带,即 利于通风透光,又便于田间管理和行走②施肥难度增大由于•下层枝条的遮挡,给施基肥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基肥的使用只能等到冬剪后 才能施肥,这一问题有待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决定以上是笔者对双层“T”形栽培模式在生产实践中优、缺点的见解笔者的葡萄园由 于采用此种模式所栽培的“户太八号”葡萄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每667平方米年收入 在万元以上,而且品质极优,经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产品 完全达到无公害标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