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知识点总结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1.99KB
约8页
文档ID:458561671
第二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知识点总结_第1页
1/8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 大气环流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特点:全球性、规律性和长时期平均状态等特点;成因: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意义:促使大气不断运动,输送交换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和促使水汽循环;2、 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1) 单圈环流假设条件:①均匀的地球表面性质;②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原因:受热不均;注意:单圈环流在实际生活中是不能够维持的,因为,大气环流一旦形成就会马上受到地转 偏向力的作用,从而产生偏转2) 三圈环流假设条件:均匀的地球表面性质;原因:①受热不均;②考虑地转偏向力;意义:产生了 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范围:① 为什么赤道地区的空气会上升?赤道低气压带是如何形成的?因为赤道地区受热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从而导致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 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② 为什么极地的空气会下沉?极地高气压带是如何形成的?因为极地受热少,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从而导致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极地高 气压带;(南北纬90°附近)③ 南北纬30°附近的气流为什么会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如何形成的?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致使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副热带不断堆积下沉,从而导致南北 纬30°附近近地面空气密度不断增大,气压不断升高,由此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南 北纬30°附近)④ 南北纬60°附近的气流为什么会上升?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如何形成的?南北纬60°附近近地面,由于南下冷气流与北上暖气流相遇,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 造成南北纬60°附近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从而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南 北纬60°附近)风带的风向:① 信风带(2个): 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② 盛行西风带(2个):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③ 极地东风带(2个):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有规律的周期性移动。

规律:各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具有整体性,相对位置不变;一年中的移动幅度大约为5 °;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偏,冬季南偏聪明的你,尝试一下!学习乐在实践,重在尝试!请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尝试写出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和冬季时的纬度相 对位置春秋分时:南北纬25° —— 35 °之间;夏季:南北纬30 °——40 °之间;冬季:南北纬20 °——30 °之间;自学:请再尝试写出其他气压带和风带夏季和冬季时的纬度相对位置总结:1)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2) 气压带表现为高压、低压相间分布;3) 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相同;4) 7个气压带的风带的性质(见下表格)名称分布成因特征气流性质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终年寒冷, 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冷高压下沉十冷副极地低气压 带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南北两股 冷暖气流相遇形成极 锋,暖空气爬升冷低压上升湿冷副热带高气压 带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地转偏向 力使来自赤道上空的 气流在副热带不断堆 积下沉热高压下沉干热1 八、、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 近热力原因:终年受热, 气流受热膨胀上升热低压上升湿热名称分布成因气流性质极地东 风带副极地低 气压带和 极地高气 压带之间地转偏向力使极地 高气压带流向副极 地低气压带的气流 产生的偏转吹向较低纬度 北:东北风 南:东南风干冷中纬盛行西风 带副热带高 气压带和 副极地低 气压带之 间地转偏向力使副热 带高气压带流向副 极地低气压带的气 流产生的偏转吹向较高纬度 北:西南方 南:西北风温湿低纬信 风带赤道低气 压带和副 热带高气 压带之间地转偏向力使副热 带高气压带流向赤 道低气压带的气流 产生的偏转吹向较低纬度 北:东北风 南:东南风干热1 八、、思考:气压带风带的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极地高气压带的性质是干冷?为什么赤道 低气压带的性质是湿热?干、湿、冷、热体现了什么?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与降水和温度有关。

其中,干、湿反映了降水的多少;冷、暖、热 反映了温度的高低一般来说,高压控制的地区,由于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水汽难以凝结,所以降水也较 少低压控制的地区,由于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水汽易凝结,所以降水也相对较多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由于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降水 也较少总结:综上所述可知降水的多少与气流的运动方向有关,与风向有关若一个地方盛行上升 气流,则降水较多;反之,降水较少若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降水较少;反之,降 水较多思考:1、 是海洋风带来的降水较多,还是大陆风降水较多?2、 一般,夏季的雨下的会比冬季大,为什么?1、 从海洋上吹来的风,由于携带水汽较多,因此,海洋风往往比大陆风更容易带来充 沛的降水2、 夏季风源地一般从海洋上吹来,而冬季风源地一般由陆地上吹来,由于海洋风所携 带水汽较多,而大陆风所携带水汽较少,因此,夏季的雨一般会比冬季的雨下的大技巧掌握:技巧掌握:1、据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方法:①结合0 °、30 °、60 °、90等判断;② 结合风向、气流运动状况判断;图示:①侧视图(P34.图2.10)② 俯视图③ 剖面图(局部、全图)其中,俯视图和剖面图是侧视图的变式图,是高考常考重点图示之一。

例题:根据技巧一分别判断以下几幅图的气压带的风带的名称方法:①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左偏为南半球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②高压气流向外,低压气流向内2、 从热力、动力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热力原因: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导致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或低气压的原因例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动力原因: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辐合或辐散,导致气压发生变化的 原因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低;气流辐合下沉,气压升高)3、 根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或根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判断季节)方法:一般是用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来判断规律: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具有整体性,相对位置不变一年中的移动幅度约5 °就 北半球而言,夏季北偏,冬季南偏例题:2010年夏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图完 成下题1)冰岛位于( )A极地高压带B西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点拨:根据图中冰岛的纬度位置,及气压带的移动范围即可作出正确判断4、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分析掌握背景: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密切相关。

因此,明确气压带和风 带的性质,对于分析和掌握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等十分重要1) 高低压、风向与降水的关系:① 高气压控制的地区,由于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水汽难以凝结,所以降水较少;② 低气压控制的地区,由于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水汽易凝结,所以降水较多;③ 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由于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降水较少;④ 中纬西风带,由于风从低纬吹向高纬,温度降低,水汽易凝结,所以降水较多2) 纬度与气温的关系:高纬(60°——90°)―►气温低 一► 寒冷中纬(30°——60°)―气温适中 一*温和低纬(0° 30°)—气温高 ►炎热总结:将降水和气温结合在一起,便归纳出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性质:极地高气压带:寒冷干燥(冷干);极地东风带:寒冷干燥(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寒冷湿润(冷湿);中纬盛行西风带:温暖湿润(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炎热干燥(干热);信风带:炎热干燥(干热);赤道低气压带:炎热湿润(湿热);此外,吹海洋风和大陆风,其降水多少差异很大吹海洋风,水汽较多,所以,降水较 多;吹大陆风,水汽较少,所以降水较少,由此可推出信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东岸降水比 西岸多;而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南北纬40 ° —-60 °),大陆西岸全年降水都较多。

知识迁移: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 60° 30"// o \\ o点拨:首先应明确西风带的分布范围,其次着眼于北半球,说明风向向右偏2、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问题 B(1)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E5 U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于图中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带1和2都位于北半球B风带1从低纬吹向高纬 90°C风带2从高空下沉D风带2给大陆西岸带来丰沛降水点拨:根据高压气流向外流、风向偏转、风带性质判断3、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流经寒冷的 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1)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温度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2) 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点拨:雾的形成与降温幅度、水汽多少 陆位置,结合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及移动; 质特点判断S市夏季多雾的原因答案:CD。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