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增值税课件—vat的课征制度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32KB
约99页
文档ID:48764107
增值税课件—vat的课征制度_第1页
1/99

第二章 增 值 税VAT的课征制度1内容简介v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v第二节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v第三节 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 v第四节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v第五节 增值税的减免税和出口货物退 (免)税v第六节 增值税的申报缴纳2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v一、增值税的概念及类型v二、增值税的产生与发展v三、增值税的特点v四、增值税的作用v五、我国增值税的产生和发展3一、增值税的概念及类型v(一)增值税的概念v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而征 收的一种税v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 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或劳 务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4(二)增值额的概念v1、理论增值额v2、 法定增值额 51、理论增值额 p1v从理论上讲,是指企业与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 中新创造的价值额,即 V+M,相当于国民收 入v增值额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v(1)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来看,其增值额等 于这个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额(或经营收入额 ),扣除为生产经营这种货物(包括劳务,下 同)而外购的那部分货物价款后的余额; v(2)从一项货物来看,增值额是该货物经历 的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所创造的增值额之和 ,也就是该项货物的最终销售价值。

如下表:6生产经营环节 购进价格 销售价格 增值额 累计增值 额 生产环节 0 150 150 150 商品批发 150 300 150 300 商品零售 300 500 200 500为便于计算,假定每一环节没有物质消耗,都是该 环节自己新创造的价值71、理论增值额 p2生产经营环节产经营环节购进购进 价 格销销售价格增值值 额额累计计增值额值额原材料生产产0150150150零部件生产产150300150300产产成品生产产300500200500商品批发发500800300800商品零售8001000200100081、理论增值额 p3v我们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项货物在各 个环节创造的增值额之和为500元,其最 终的售价也是500元这种情况说明,实 行增值税时,在税率一致的情况下,对 每一生产流通环节征收的增值税之和, 实际上就是按货物最终销售额征收的增 值税v由此说明,一个商品的总值是由各环节的增值 组成 92、法定的增值额 v法定的增值额是指各国政府根 据各自的国情、政策要求,在 增值税制度中人为的确定的增 值额。

10法定的增值额v例如:各国在规定扣除范围时,对外 购固定资产的处理办法不同 v那么由于各国税法上规定的扣除项 目不同,增值额的内容也不同,即用 于计税的增值额不是纯粹理论上的增 值额,而是法定增值额11法定的增值额v一般来说,各国在确定征税的增值额时 ,对外购流动资产价款都允许从货物总 价值中扣除但是,对外购固定资产价 款各国处理办法有所不同,有的国家允 许扣除,有的国家不允许扣除在允许 扣除的国家,扣除情况也不一样:有的 国家允许一次性的全部扣除,有的国家 则仅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部分v举例:12例 如v假定某公司报告期货物销售额为100 万元,从外单位购入原材料等流动资 产价款为40万元,购入机器设备等 固定资产价款为50万元,当期计入 成本的折旧费为5万元根据上述条 件计算该企业的理论增值额及在不同 国别增值税制度下的法定增值额13v不同国别的法定增值税允许许扣除 的外购购流 动资产动资产 价 款允许许扣除 的外购购固 定资产资产 价 款法定 增值值 额额理论论 增值值 额额法定增值额值额 和 理论论增值额值额 的 差额额国别别甲国40060555乙国40555550丙国40501055-45项项目14举 例v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实行增 值税的国家由于对外购固定资产 的扣除额不同,计算出来的法定 增值额也不同,在同一纳税期内 ,允许扣除的数额越多,法定增 值额则越少。

15规定法定增值额的原因v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之所以都在本国税制中规定 法定增值额的原因:v(1)增值税是为政府的政策服务的v(2)只有规定法定增值额,才能保证增值税 计算的一致性,从而保证增值税税负的公平合 理163、增值税一般不直接以增值额为 计税依据v从以上对增值额这一概念的分析来看, 纯理论的增值额对计算增值税并没有实 际的意义,而仅仅是对增值税本质的一 种理论抽象,因为各国都是根据法定增 值额计算增值税的也就是说,各国计 算增值税时都不是先求出各生产环节的 增值额,然后再据此计算增值税,而是 采取从销售总额的应纳税款中扣除外购 项目已纳税款的税款抵扣法 17(二)增值税的类型v依据实行增值税的各个国家允 许抵扣已纳税款的扣除项目范 围的大小,增值税分为三种类 型:v1、生产型增值税v2、收入型增值税 v3、消费型增值税 181、生产型增值税v生产型增值税以纳税人的销售收入(或 劳务收入)减除用于生产、经营的外购 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物质资料价值后 的余额作为法定的增值额,但对购入的 固定资产及其折旧均不予扣除这个法 定增值额等于工资、租金、利息、利润 和折旧之和,其内容从整个社会来说相 当于国民生产总值。

所以称为“生产型增 值税”v评价192、收入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除允许扣除外购物质 资料的价值以外,对于购置生产、经 营用的固定资产,允许将已提折旧的 价值额予以扣除这个法定增值额, 就整个社会来说,相当于国民收入 所以称为“收入型增值税”评价203、消费型增值税v消费型增值税是将购置物质资料的 价值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价 值允许在购置当期全部一次扣除就 整个社会而言,这部分商品实际上没 有征税,所以说这种类型增值税的课 税对象仅限于消费品,因此,称为“ 消费型增值税”21二、增值税的产生与发展v(一)增值税的产生v增值税设想的提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托马斯•S•亚当斯及万•西门子博士v产生于二战结束后的法国v增值税的前身:营业税的概念和特点( 多阶梯、台阶式)22三、增值税的特点v(一)一般增值税的特点 p54v1、就增值额征税,不重复征税v2、普遍征税,道道征税v3、对经济活动具有“中性”效应v4、税收负担具有向前推移性v(二)我国增值税的特点 p62v1、实行价外税,使增值税的间接税性质更加明显v2、实行统一的购进扣税法,即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 抵扣的制度v3、采用“生产型增值税”v4、规范征收和简易征收相结合23四、增值税的作用v(一)从财政上看,能够保证财政收入 的持续、稳定增长v(二)从生产经营上看,消除了传统间 接税存在的重复征税弊端,有利于生产 经营的专业化协作,具有较强的经济适 应性v(三)从外贸进出口上看,有利于贯彻 国家奖出限入政策.24五、我国增值税的产生和发展v(一)1979年试点和1983年试行v(二)1984年建立v(三)1986年改革v(四)1994年完善25第二节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 纳税人v一、征税范围v二、纳税人26一、征税范围v(一)一般规定v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指在我国境内销售 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 口货物。

具体包括:v1、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v2、在境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v3、报关进口的货物27(二)特殊行为1v1、视同销售货物行为v(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v(2)销售代销货物;v(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 ,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 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v(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v(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 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v(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 或投资者;v(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 人消费;v(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 人28(二)特殊行为2v2、混合销售行为v混合销售行为是指纳税人的一项销售行 为既涉及到货物又涉及到非应税劳务v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 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 为,视同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 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 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29(二)特殊行为3v3、兼营非应税劳务v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指纳税人兼有销售货物或应 税劳务和提供非应税劳务两类经营项目纳税 人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应税 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不分别核算或不 能准确核算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者应 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v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的异同:v共同点: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涉及销售 货物和提供非应税劳务v不同点:概念不同、销售货物和提供非应税劳 务的关系不同、税务处理不同30(三)特殊项目v1、货物期货v2、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v3、典当业和寄售业v4、集邮商品v5、邮政及其他部门发行报刊v6、基本建设单位和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 的附设工厂、车间生产的水泥预制构件、其 他构件或建筑材料,凡用于本企业或本单位 的建筑工程的,应视同对外销售31(四)不征收增值税的货物和收入v1、基本建设单位和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 企业附设工厂、车间在建筑现场制造建筑现场制造的 预制构建,凡直接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 建筑工程的;v2、因转让著作所有权而发生的销售电影 母片、录像带母带的业务;v3、供应或开采未经加工的天然水;32v4、国家管理部门行使其管理职能,发放 的执照、牌照和有关证书等取得的工本 费收入;v5、体育彩票的发行收入;v6、邮政部门、集邮公司销售集邮商品, 应当征收营业税;v7、对增值税纳税人收取的会员费收入不 征收增值税。

33v我国增值税起征点规定幅度如下: 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600- 2000元,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 月200-8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 为每次(日)50-80元国家规定 起征点是为了照顾一些纳税人的实际 困难,贯彻合理负担的原则34二、纳税人v(一)纳税人v1、增值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 位和个人v2、企业租赁或承包给他人的,以承租人或承 包人为纳税人v(二)扣缴义务人v在我国境外的单位和个人,在境内销售应税劳 务,但在我国境内并未设有经营机构的,其应 纳税款以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人的 ,以购买者为扣缴义务人35(三)纳税人的分类管理v1、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 划分标准v会计核算是否健全;经营规模36v2、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v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 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超过一定标准lj 且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的企业和企业性单 位(以下简称企业)一般纳税人的认 定必须经过主管税务机关批准v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在规定 标准以下的,规模较小、会计核算制度 不健全的增值税纳税人v3、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37v4、下列纳税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v(1)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 人标准的企业v(2)个人(除个人经营者以外的其他 人)v(3)非企业性单位v(4)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38第三节 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 v一、增值税税率v二、增值税征收率39一、增值税税率v(一)增值税税率的含义 v是就应税产品的总体税负而言 v某商品某一环节增值税税率=(本 环节应征税额+以前环节已征税额 )÷本环节流转额×100%40(二)确定增值税税率的基本原则 及税率的类型v1、基本原则:v基本保持原税负、v减少税率档次、v税率差距小、v税率适用范围按照货物品种划定v(税款抵扣、增值税的中性)v 412、类型:v (1)基本税率v (2)低税率v (3)高税率v (4)零税率42(三)税率及适用范围1v1、一般纳税人销售或进口货 物,除规定适用低税率的以外 ,税率为1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