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语录100 句001 敬天爱人 始终以光明正大、谦虚之心对待工作,敬奉天理,关爱世人热爱工作,热爱公司,热 爱国家002 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 我们应该把什么当作行动的指针呢?成功的关键在于“人生·工作的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 =思维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热情)×能力 人生和工作的结果由“思维方式” 、 “努力”和“能力”三个要素的乘积决定的这个“能 力”和“努力”分别可以从0 分到 100 分打分,两者相乘这样的话,与自以为能力强、骄 傲自满、不肯努力的人相比,认为自已能力平平,但比谁都努力、有燃烧般热情的人能够取 得更为出色的工作成果 从这之上,再乘上“思维方式”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人生态度从负100 分到正 100 分打分因为是相乘关系,稍稍负面的“思维方式”,就会带来负的人生结果 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具备作为人应该有的正确的思维方式003 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 如果说人生有不灭之物,那就是“灵魂”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在今世所创造的地位、 名誉、财产就得统统放弃,只能带着你的“灵魂”开始新的征程 因此,如果有人问我: “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我会毫不含糊的回答:“是为了在人生谢 幕之时的灵魂,比人生开幕之初更纯洁一点, 或者说带着更美好、 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004 因果必报不必躁 宇宙间存在着因果的法则原因和结果之间,简直可用等号连接,原因和结果吻合的程 度之高甚至可以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短期来说或许不尽然,从长期看,善因结善果, 恶因招恶果,因果报应准确无误 “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地冬瓜” ,中国明代的《菜根谭》 中有这样的句子意思是,行善没有见到报答,好比草丛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 样茁壮成长 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记住这句话,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 里不驰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005“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 你在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强烈的意念,将作为现象显现, 请你首先铭记这个“宇宙的法则” 让自己拥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这是我们思考如何度过人生时的一个大前提因为一 颗美好的心灵,特别是“为世人、为社会”做奉献的思想,就是这个宇宙本身的意志 宇宙中存在一股力量, 它要让万物进化发展、 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可以称这股力量为 “宇 宙的意志”如果顺着“宇宙的意志”产生的潮流而动,我们的人生就会带来成功和繁荣;如 果逆着这股潮流而动,就必然走向没落和衰退006 心不唤物物不至 事情的结果由心中如何描绘而定。
如果心里总是思考“无论如何都要成功”那就一定能 够成功; “可能不行,也许会失败” ,这种想法占据心灵时就会失败 心里没有呼唤过的东西,不会自动来到自己身边,现在自己周围发生的所有的现象都不 过是自己心灵的反映所以我们心里不应该有愤怒、怀恨、嫉妒、猜疑等,不要在心里描绘一些带有否定性的、 阴暗的东西,而应该时常抱有梦想,在心里描绘积极的、美丽的事物只要这样做,实际的 人生就会变得美好007 描绘理想 现实很严峻,或许度过今天一天都很难但是,就在这严峻的现实中,面对未来,能否 描绘出理想,这将决定我们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和工作而言,“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 “希望自己做成那样的事” ,就是说,具备大梦想、树立高目标,这一点很重要 京瓷从创业开始,就描绘自己的蓝图, “首先是西京区第一,接着是京都第一,再接下来 是日本第一、世界第一”不断描绘这样的理想,并持续付出巨大的努力,这才有了今天的京 瓷 描绘远大的理想,用一生来追求这个理想,这就提醒了人生的价值,人生因此也会幸福 快乐008 以纯洁的心灵来描绘愿望 如果不以纯洁的心灵来描绘愿望,就不会有卓越的成功即使抱有强烈的愿望,如果这 种愿望是出于私利私欲,那么也许能够带来一时的成功,但这种成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基于反社会的动机产生的愿望,越强烈越会与社会发生碰撞与摩擦,结果只会带来更大 的失败 要想把成功长期持续下去,描绘的愿望和焕发的热情必须是纯洁的换言之,渗透到潜 意识里的愿望纯洁与否,才是问题的关键持有纯洁的愿望,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愿望一 定会实现009 一直思考到“看见结果”为止 我们在工作中,要达到看见事情的结果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最初只是梦想或者愿望,之后在大脑中进行认真反复的模拟演练,这样做如何,那样做 又如何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梦想和现实的界线逐渐消失,尚未着手的事情却感觉仿佛已经 做过,由此逐渐产生出一定能做好的自信这就是所谓“看见结果”的状态 只有深思熟虑到这种“看到结果”的状态,才能完成前人从未做过的事业、创造性的事 业,或者需要突破重重壁障的极度困难的事业010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描绘远大的理想,并要付诸实践时,必须问一问自己“动机善否”通过自问自答来判断 自己动机的善恶 所谓善,就是普遍认为好所谓普遍,就是无论由谁来看,都认为是好事因此,不是 只符合自己的利益、方便、形象就行这种动机必须是自己和他人都能接受的另外,在工 作过程中,还有自问“私心有无” 必须查检自己的心,在工作中防止以自我为中心。
动机善,又无私心,那么就不必追问结果了,结果必定是成功011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 观察世上的种种现象:宇宙中物质的产生、生命的诞生以及进化的演绎,我们不得不认 为,这些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产物,其中存在着必然性 在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有进化发展的趋势,这可称为“宇宙的意志”宇宙的意志充满着 爱、真诚以及和谐所以,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所发出的能量与宇宙的意志协调与否,决定了 我们各自的命运 如果你拥有美好的心性,和宇宙的意志协调和谐,那么你的人生必将充满光明012 以“作为人,何谓正确?”进行判断 哲学的根本就在于“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句话 “要正直”、 “不可撒谎”、 “不可骗人”、 “要信守承诺”、 “要关爱他人”,等等,这是孩童 时代,父母和老师教给我们的最朴实的道德观大家觉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但 实际上,恐怕没有人百分之百地实践了这些道德观吧 不断地用“作为人,何谓正确?”来扪心自问,拿出勇气,把正确的事情贯彻到底这 一点非常重要013 爱、真诚及和谐之心 要在人生中、工作中做出出色的成果,人的思维方式、人的心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导致人类成功的是一颗好心,这颗好心用“爱”, “真诚”及“和谐”这些词汇来表达。
我们人类在灵魂深处本来就拥有这样的好心所谓爱之心,就是把别人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 乐所谓真诚之心,就是总想着为社会、为别人做些什么所谓和谐之心,就是不仅希望自 己,同时也希望身边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从爱、真诚及和谐之心中产生的思想,就是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基础 014 把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既有“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己心,也有“即便牺牲自己, 也要帮助他人”的利他心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做判断时,就不能只考虑自己,还应该 顾及周围的人,要满怀关爱别人的“利他之心”015 戒除私心才能正确判断 在做出某项决定的时候,哪怕夹杂些许私心,都会影响判断的正确性,结果就会导致错 误和失策 人心往往偏向于利己如果大家都把对对方的关心和同情抛在脑后,而把“私”字放在 首位,那么就得不到周围人的帮助,工作也不可能顺利推进而且,这样的想法,会使团队 的道德衰退、活力减弱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抑制“只要自己好就行”的利己心在判断事情时,经常自问自 答:自己做人是否正确,是否夹杂着私心016 要把实物简单化 我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事物考虑得过于复杂但是,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有必 要把复杂现象简单化。
把事情看得越简单,就越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越接近真 理 例如,看起来很复杂的经营,说到底,只不过是彻底追求“销售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 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则而已 如何把复杂现象简单化,这种思维方法或想法非常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会把 事情想得过于复杂、过于困难,一定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只要不为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能把 事物简单化,我们就能够依据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017 要如实观察 心纯见真,清澈纯粹的心灵可以看见真相在充满利己的心中,只会看到复杂的事物和 现象比如一事当前,先问自己可获得多少好处,这种自私的欲望,会使最单纯的问题变得 复杂起来我们总想让别人看好自己,这也是一种利己的动机,它往往会模糊问题的焦点, 延迟问题的解决 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才能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来观察和认识事物在被利 己欲望弄得浑浊的心里,再简单的问题看起来也非常复杂如实观察事实,即使自我牺牲,也要贯彻真理,有这种觉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018 拥有美好的心灵 在做某种决定的时候,如果优先考虑对自己的利益,那么判断就会失误,结果走向错误 的方向人往往偏向考虑自身的利益,忘却对对方的同情,突出一个“我”字,这样就不可 能得到周围人们的协助,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
某位哲学家说过: 在人的内心中, 同居着“善良之心” 和“邪恶之心”所谓“善良之心”, 就是充满同情和爱,是一颗关爱客户、伙伴、他人的“利他之心”;所谓“邪恶之心”就是 “只要自己好就行”,充满自私的“利己之心” 我们必须做出努力,增加自己内心的“善良之心”减少“邪恶之心” 不仅要考虑对自己有利,还要考虑对周围的人有利做出努力,让自己拥有充满同情和 爱的美好心灵,那么我们就一定能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019 保持谦虚、坦诚之心 人心中都有希望满足自己欲望的利己的一面一但发生问题,人们往往不是检讨自己, 而是责备别人 受到别人的警告或指责, 谁都会感到不舒服, 会马上为自己辩护:“那不可能! 我没有那种意图 抑制这类情绪,首先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的话,就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某些问题 比如,有人批评:“企业员工有官僚气 ”有人马上回反驳:“我没有但是,我们每一 个人的言谈举止确确实实造成了社会对企业形象的负面印象 我们要保持谦虚、坦诚之心,自我反省,努力塑造一个理想的企业 有这种胸怀的人,就能坦诚接受别人的忠告,宛如干燥的沙地吸收水分一样,吸收更多有益 的东西,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进步020 常抱感动之心 在工作中要为小小的成功而欢喜,要常抱感动之心。
把从感动中涌现出的能量,作为拼 命工作的动力这是在漫长的人生中坚强生活的最佳方法021 小善乃大恶,大善似无情 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点是:要抱着爱心与人交往但是,那并不是溺爱有的人以为自己 的孩子可爱,而对其过分溺爱,百依百顺,放任自流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对孩子的骄纵是一种小善,结果孩子长大后变成了坏人,这是大恶 在职场里,上司和部下的关系也是一样上司缺乏信念,只知迎合部下,不严格要求, 看上去很有爱心,结果却是害了部下 相反,抱有信念,对部下严格知道的上司,可能会令人感到不亲切,但是从长远来看却 能培养部下,使其成长, 这就是大善施行大善时,看起来不讲情面, 可以说“大善似无情” 、022 要克制“三毒” 佛教称“贪、嗔、痴”为“三毒” 人要完全消除“三毒”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努力去抑 制它们、控制它们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对各种事情做出判断这时,瞬间产生的第 一反应,往往出于本能 (“三毒” ) 因此,在做出正式的决定之前,暂且保留条件反射式的判 断,然后自问自答:“我这个想法、这个判断,是否出于“三毒”,是否夹杂私心?”控制住 “三毒” ,抑制住私心,利他之心就会抬头忘我利他,把自己放在后面,先为世人、为社会 尽力。
当这种利他心出现时,烦恼的“三毒”就会消解人生就会幸福023 人格=性格 +哲学 我用“人格 =性格+哲学”这个公式来定义人格与生俱来的性格,加上在人生道路上学 习、领会的哲学,这两者相加就形成了人格就是说,先天的性格加上后天的哲学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