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改进英语口语教 学论文关健词:言语行为理论 言外行为 英语口语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并探讨如何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来改进我国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由约翰澳斯丁(J.Austin,1962)提出并被约翰塞尔((JSearle,1969)发展完善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当今语用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奥斯丁和塞尔认为,语言不仅是用来描述事物,而更常用于“行事”这一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被广泛地应用,尤其是外语教学领域本文将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将言语行为理论运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从而改进我国目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二、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起,语言学家把注意力逐渐转向对言语活动的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丁(1962)提出并被塞尔(1969)发展完善它将言语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基本出发点是,不仅言语本身是一种行为,而且交际的基本单位(句子或语段)也是一种行为这样,即便某些一般的陈述句也不是为了作出真或假的陈述,而是以言行事奥斯丁认为, “陈述、描述等行为只是许许多多种言外行为中的两种,它们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Austin,1962)。
奥斯丁把人们说话时所实施的言语行为分作三类,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2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如传递信息、发出命令、问候致意等,这些都是通过言语来完成的动作言后行为是指说话所带来的后果(何兆熊,2000) 塞尔(1969;197 习对言语行为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拓宽和发展塞尔认为,语言交际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接一个的言语行为构成的每一个言语行为都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图任何一句话,在一定的语境中,必定实施了一定的言语行为;反之,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必须通过某一句话语才能实施塞尔整理了奥斯丁关于言外行为的分类,他根据适合条件总结出五种基本言外行为(representative;directive;commissive;expressivedeclara-lion) 塞尔还发现,语言具有间接性从言语行为去看,他认为间接言语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
Searle,转引自何兆熊,2000)塞尔关于间接言语行为的论述被称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在英语中使用间接言语行为比使用直接言语行为给人的感觉要礼貌的多石塞尔丰富和发展了奥斯丁(1962)的“言语行为理论”三、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大量能够使用英语日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人才因此,传统的以阅读写作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目前对英语人才需求的状况可喜的是,英语教学界也已经注意到了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学的改革都大大提高了口语教学的地位一大批具有相当水平的英语口语人才涌现现出来然而,这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英口语人才的需求对于人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 “说”的能力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还处于末位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们英语口语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31.重视不足首先,重视不足来自于教育部门制定的大纲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例,它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 ”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 《大纲硬强调“读”和“听”嘛志峰、陆效用,1998)其次,中考、高考都不考英语口语,这就使得师生对英语口语不太重视,甚至有些中学里从未有过口语教学。
2.教师一言堂教师一言堂是目前口语课堂上并不罕见的现象笔者了解到,不少教师上课几乎从头讲到底,留给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时间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口语能力较低,不敢开口说话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未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归根到底得靠学生自己开口说英语,教师还应该多学习研究和口语教学相关的理论和教学模式,创造更有效的课堂口语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