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位帝王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6MB
约331页
文档ID:44003554
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位帝王_第1页
1/331

查看完整版本查看完整版本: [-- 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位帝王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位帝王 [112P] --]武当休闲山庄武当休闲山庄 -> 三教九流三教九流 -> 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位帝王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位帝王 [112P] [打印本页打印本页] 登录登录 -> 注册注册 -> 回复主题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发表主题众神之王众神之王2007-07-15 06:59武当休闲山庄欢迎您武当休闲山庄欢迎您 No.1 君士坦丁大帝(罗马皇帝) No.2 秦始皇(中国秦朝皇帝) No.3 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王) No.4 成 吉思汗(蒙古大汗) No.5 欧麦尔一世(阿拉伯王) No.6 阿育王(孔雀王朝君主) No.7 拿破仑(法国皇帝) No.8 彼得一世(俄国沙皇) No.9 大流士(波斯皇帝) No.10 查士丁尼(拜占庭皇帝) No.11 渥大维(罗马元首) No.12 查理曼(法兰克国王) No.13 汉武帝刘彻(西汉皇帝) No.14 汉谟拉比(古巴比仑国王) No.15 恺撒(罗马元首) No.16 美尼斯(古埃及法老) No.17 明治天皇(日本天皇) No.18 居鲁士(波斯皇帝) No.19 萨 尔贡(阿卡德国王) No.20 伊莎贝尔(西班牙女王) No.21 奥托大帝(德意志国王) No.22 伊丽莎白一世(英女王) No.23 阿克巴大帝(莫卧儿王朝) No.24 路易十四(波旁王朝国王)No.25 威廉一世(英格兰国王) No.26 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 No.27 乌尔班二世(罗马教皇) No.28 威廉一世(德国皇帝) No.29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皇帝) No.30 奥斯曼一世(土耳其帝国)No.31 萨拉丁(阿尤布王朝苏丹) No.32 帖木儿(帖木儿帝国君主)No.33 穆阿维叶(倭马亚王朝) No.34 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 No.35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皇帝) No.36 康熙皇帝(清朝皇帝) No.37 威廉一世(荷兰执政) No.38 尼布甲尼撒二世(巴比仑) No.39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 No.40 苏莱曼大帝(土耳其帝国) No.41 腓特烈大帝(普鲁士) No.42 古斯塔夫二世(瑞典) No.43 迦腻色迦(贵霜帝国) No.44 艾曼努尔二世(意大利) No.45 伊凡三世(俄国沙皇) No.46 曼苏尔(阿拉伯帝国) No.47 威廉三世(荷兰、英国) No.48 爱德华一世(英格兰) No.49 若昂大帝(葡萄牙国王) No.50 隋文帝杨坚(隋朝皇帝) No.51 沙普尔(波斯萨珊王朝) No.52 卡洛斯(西班牙、德意志) No.53 英诺森三世(罗马教皇) No.54 孝文帝拓跋宏(北魏皇帝) No.55 海护王(印度笈多王朝) No.56 图拉真(罗马帝国元首) No.57 巴西尔二世(拜占庭) No.58 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皇帝) No.59 汉高祖刘邦(西汉皇帝) No.60 亨利八世(都铎王朝国王) No.61 亚历山大二世(俄国) No.62 戴克里先(罗马皇帝) No.63 哈拉尔蓝牙王(丹麦) No.64 帕拉萨三世(亚述国王) No.65 穆罕默德 (埃及帕夏) No.66 腓特烈(德意志、西西里) No.67 路易九世(卡佩王朝) No.68 丕平(法国加洛林王朝) No.69 武丁(中国商朝国王) No.70 伊本·沙特(沙特阿拉伯) No.71 阿尔弗烈德大帝(英格兰) No.72 维多利亚(英国、印度) No.73 利奥波德二世(比利时) No.74 查理四世(德意志国王) No.75 穆罕默德(桑海国皇帝) No.76 希拉克略(拜占庭皇帝) No.77 利奥三世(拜占庭皇帝) No.78 忽必烈(中国元朝皇帝) No.79 月护王(孔雀王朝君主) No.80 旭烈兀(蒙古帝国伊儿汗) No.81 李成桂(朝鲜李朝国王) No.82 朱拉隆功(泰国曼谷王朝) No.83 西蒙大帝(保加利亚) No.84 梅什科一世(波兰国王) No.85 克洛维(法兰克国王) No.86 推古天皇(日本女天皇) No.87 亚历山大一世(俄国沙皇) No.88 查理七世(瓦卢瓦王朝) No.89 伊凡雷帝(俄国沙皇) No.90 红胡子腓特烈(德意志) No.91 腓力二世(法国卡佩王朝) No.92 阿拔斯一世(萨非王朝) No.93 武则天(中国女皇) No.94 戒日王(印度戒日朝) No.95 玛 丽娅·特蕾莎(奥地利) No.96 厄查纳(阿克苏姆国王) No.97 大卫王(犹太以色列) No.98 克努特(丹麦、英格兰) No.99 亚盖洛(立陶宛、波兰) No.100 乾隆(中国清朝皇帝) 第一位 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280—337 年),罗马皇帝 (306—337 年在位) 自此以往,就我们现今所知的基督教而言,创立者已不再是公元 1 世 纪的耶稣基督,而是公元 4 世纪的君士坦丁大帝。

——美国学者马恩 针对君士坦丁大帝重塑基督教的评论 公元 312 年一天夜里,罗马附近的米尔维亚桥,忧思满腹的君士坦丁 正在对第二天即将到来的大战感到发愁,当他眺望星空之际,突然看 到苍茫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四个硕大无朋的火红色的十字架,伴随着 这样的字样:依靠此,你将大获全胜这个被后人广为传诵的遥远而虚幻的情节,实际上预示了世界历史上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变化即将 发生公元 280 年,君士坦丁出生于今塞尔维亚的尼什他来自世家大族, 但据说是他父亲君士坦乌斯和他的旅店女仆的私生子当时正值戴克 里先推行四帝共治制,君士坦乌斯成为西部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的副 手,年轻的君士坦丁很快便成长为帝国上层建筑的重要人物,他曾到 东部帝国的皇帝戴克里先军中服役,并在对埃及和波斯的战争中靠自 己的勇敢和才干升任高级军官305 年,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连同时 退位,君士坦乌斯成为西部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回到他的身边,随 父转战不列颠等地306 年,君士坦乌斯病逝,君士坦丁在军队拥立 下继位为西部帝国的皇帝但是,帝国的部分将领不服,于是内战爆 发经过 6 年的征战,公元 312 年,君士坦丁在上述的米尔维亚桥战 役中,据说在基督的佑护下击败了挑战者马克森提,统一了西部帝国。

与此同时李锡尼也控制了东部帝国的政权,形成了两帝并立的局面 两人在初期曾密切合作,包括在 313 年共同颁布了《米兰敕令》等 但统一帝国的野心终于使他们水火不容,323 年,君士坦丁进犯并击 溃李锡尼,重新统一了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但 据说内心极其虚弱和怯懦,不得不用珠光宝气来掩饰自己,实际上是 一个轻度人格分裂者他颇具仁爱之心,但曾毒死过他能干的亲生儿 子他曾经施行过仁政,给贫困人口以救助,但很快就变本加厉地成 为贫苦人的压迫者他颁布法令,规定奴隶主有权鞭打奴隶至死,对 奴隶逃亡者加重处罚更重要的是,他严禁隶农逃亡,规定隶农及其 后代必须固着在主人的土地上,对逃亡的隶农应带上镣铐解归原主 这就开启了中世纪农奴制的先声此外,他还将手工业者进一步固着在他们所属的公会里他规定造币、面包、屠宰等行业为终身和世袭 行业,这对中世纪的城市行会制度也有很大影响 君士坦丁统一罗马帝国之后,致力于加强皇帝本人的独裁权力他废 除了四帝共治制,分封他的子侄统治各地;废除了近卫军,改用皇帝 直接控制的宫廷亲卫队来代替它,并降低边疆驻军的实力;同时进一 步神化皇帝本人。

自屋大维时代开始不断强化和神化的皇权,到了君 士坦丁时代,终于达到了它的顶峰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疆域扩大,拜占廷的地理位置显得日益重要,但是 在君士坦丁之前的罗马帝国时代,它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君士 坦丁重建并扩建了拜占廷,并于 330 年宣布迁都拜占廷,改名为君士 坦丁堡,从此,这个城市开始了它辉煌的千年历史,君士坦丁的名字 与这个城市溶为一体,直到 1453 年 因为上述种种举措,君士坦丁已足以排进世界历史上有影响的帝王之 列但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变化,使得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发展都打上 了他的烙印,那就是基督教 罗马帝国前期的信仰是综合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众多神邸的多神教,罗 马人基本上处于信仰自由的境况在此之中,笃信一神论的基督教显 得特别另类早期的基督教主要在贫苦人之中传播,信徒之间平等互 助,患难相恤由于他们有明显的反抗意识,不与统治阶级合作,不服兵役,不敬罗马旧神,因此多次遭到罗马统治者的迫害 早在尼禄时代,年轻的基督教就遭到历史上第一次迫害,此后在三世 纪中期狄修斯(249—251 年)、瓦列利亚努斯(253—260 年)时 代,又一次遭到残暴迫害到了戴克里先(284—305 年)时代,自 称罗马旧神朱庇特之子的皇帝自然视基督教为异端,基督教又一次遭 到了厄运。

在此之间,也有一些皇帝对基督教采取宽容的态度,基督 教在公元 1—3 世纪中仍呈迅速发展之势,到 3 世纪已有教徒 600 多 万人,罗马境内已有教堂 1800 多个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教徒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大地主、富有工 商业者和官吏,甚至皇族也加入了基督教,基督教的仪式逐渐变得复 杂,教义也更趋向于顺从统治阶级,而统治阶级也开始了解基督教 这就是君士坦丁时代到来之前基督教的状况 君士坦丁从何时开始信仰基督教还是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早年 并不信基督也许是他长年征战所见的血流四野的疆场,逐渐使他产 生了“罪愆”观念,并从精神上投向当时看来充满仁爱思想的基督教会 的怀抱,也许是他母亲和妻子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因为她们都是虔 诚的教徒而流行最广的说法,则是本文开头出现的奇异情景,君士 坦丁在十字架的启示下嬴得了米尔维亚桥战役的胜利,并从此眅依了 基督教 313 年,君士坦丁和东部皇帝李锡尼联合颁布了《米兰敕令》,给予 基督教以合法地位,并归还了以前所没收的基督教堂和财产这是基 督教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君士坦丁从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但他 的政策明显是鼓励该教的发展他颁布法令赐予基督教以诸多特权, 如教会有权接受遗产和捐赠,教会神职人员豁免赋税和徭役等,在他 统治时期,信奉基督教成了晋升国家高级职位的一个捷径。

他本人还 建造了多座知名教堂,如耶路撒冷圣墓教堂等经君士坦丁时代之后, 基督教的地位已不可动摇,终于在 392 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开始 了在西方文化史上惟我独尊的时代君士坦丁对基督教的贡献还不只与此当时基督教已分裂成几大派系, 其中正统教会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说,而以亚历山大里亚 主教阿里乌斯为代表的一派则否认三位一体,认为只有圣父才是永恒 的,这一派同时还主张教徒安于清贫为帮助教会统一教义和组织, 君士坦丁于 323 年在尼西亚召集了主教大会,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一 次宗教大集结大会通过了《尼西亚信条》,坚持了正统教会的三位 一体说为正统,斥责阿里乌斯派为异端,将阿里乌斯革除出教会 337 年,君士坦丁临终前接受了洗礼,以一个基督徒的真面目升向他 梦想中的天国 很多人提出过,即使没有君士坦丁,基督教也能够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理由是在君士坦丁之前的许多罗马皇帝都对基督教徒进行了残酷压迫, 但并没有能阻止基督教发展壮大的趋势这显然是值得怀疑的联想 到摩尼教,也曾经传播到世界各地,拥有无数虔诚的信徒,也曾屡受 压迫而不改其发展壮大的趋势,在罗马帝国时代曾成为基督教的重要 对手但摩尼教始终未能在重要国家取得国教的地位,相反多次受到 残酷迫害,在千余年的飘荡之后,终于消失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舞台上。

联想到尼西亚大会的作用,可以预见,假如没有君士坦丁,基督教也 可能在某个时代,被某个帝王扶植起来,但此时的基督教也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留下的烙印,而与今天看到的基督教大为不同 人类历史上曾涌现过无数杰出的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