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发声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2、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1)响度: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使用分贝来划分;(2)音调 :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3)音色:又叫音品,用还区分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的不同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1)定义: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就是没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广义上,凡是妨碍他人正常工作、休息、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2)噪声的危害:噪声还会使人心情烦躁、反应迟顿、注意力分散,严重的会使人听力丧失或死亡;(3)控制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接收处( 人耳 ) 减弱4、初中物理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知识点总结: (1) 声音的分类:超声波,( 人耳 ) 可听声,次声波;(2) 分类依据:由于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20000Hz 之间,超出这个范围人耳是听不见的,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3) 超声波和次声波:超声波可以用于雷达( 声纳 ) 、超声探伤、B超等;次声波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同时次声波对人体也是有害的5、初中物理声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超声波可以用于雷达( 声纳 ) 、超声探伤、B超等,次声波可以探测海啸、地震及核爆炸6、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总结: (1)定义:光在同种均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V=3×108m/s 7、初中物理光的颜色知识点总结: 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复合而成-- 红、橙、黄、绿、青、 蓝、紫七种颜色组成,其中红、绿、蓝、是三基色,可以调配出其他各种颜色,例如彩色电视机就利用了三基色原理8、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总结: (1)定义: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2)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两角相等” ) (3) 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4)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1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9、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1)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平面镜成像实验: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因为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5)应用:潜望镜。
10、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以上两条总结为:谁快谁大 -- 即为光线在哪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快,那么不管那是反射角还是入射角都是较大的角)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 3)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光的折射现象:水中鱼看起来比实际浅、水中的筷子弯了、海市蜃楼现象等11、初中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 (1)定义: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2)透镜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3)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12、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总结: 规律内容:(1) 物体在 2 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 倍焦距到2 倍焦距之间(2) 物体在 2 倍焦距上时,成倒立等大偶的实像,像也在2 倍焦距上(3) 物体在 1 倍焦距到2 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 倍焦距以外(4) 物体在 1 倍焦距上时,不成像(5) 物体在在1 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 规律记忆: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13、初中物理眼睛知识点总结: 眼睛的原理: 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似于有感光细胞;2、近视眼 :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14、初中物理眼镜知识点总结: (1)近视镜:是凹透镜,使光线经凹透镜适当发散,再经眼睛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2)远视镜:是凸透镜,让远处的平行光线经凸透镜适当会聚一些,再经眼睛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像。
15、初中物理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1)定义: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2)显微镜成像原理: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反光镜一般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在光线较强时使用,一个是凹面,在光线较弱时使用16、初中物理望远镜知识点总结: (1)定义: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2)原理: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17、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知识点总结: (1)实像:由物点发出的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实像的特点是-- 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2)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折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 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
18、初中物理凹面镜知识点总结: 凹面镜是球面镜的一种,又叫凹镜,它具有聚光的功能,是一种常见的光学仪器,凹面镜是由一面是凹面而另一面不透明的镜体组成;凹镜不仅可以使平行光线汇聚于焦点,还能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反射成平行光应用: 太阳灶, 太阳能焊接机, 探照灯, 医用头灯,反射式望远镜等19、初中物理光源知识点总结: ( 1)定义:自身正在发光,且能持续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2)光源分类:天然光源(如太阳、火焰、闪电、萤火虫等),人造光源(如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激光束等)20、初中物理误差知识点总结: 定义: (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异称为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