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绥远将军衙署”,亦为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固西北边陲 稳定而特建有军事屯兵驻防城,如今历史已成昨天,但这里将军衙署的建筑, 却往往引发人们对这一吋期历史追忆对呼和浩特市将军衙署博物院的环境现状 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成因和保护对策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和应的保护措施,以提 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彰显城市景观特色,最终促进历史文化研究与旅游业发展关键词:呼和浩特市将军衙署 珍贵文物 保护与利用一、呼和浩特市将军衙暑的概述 二、呼和浩特市将军衙暑的珍贵文物与存在问题 31、呼和浩特市将军衙署的珍贵文物的研究价值 3 1・1“屏藩朔漠”及它的历史背景 1.2绥远城将军德勒克多尔济功德碑 2、呼和浩特市将军衙署的现存问题与管理问题 2-1呼和浩特市将军衙署的现存问题2.2呼和浩特市将军衙署的管理问三、呼和浩特市将军衙署的保护措施及建议结论 1010致谢;考文献 一、呼和浩特市将军衙署的概述清雍正年间,清政府出于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拟在土默川上筑城屯兵雍 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派员到归化城勘察地形,选择了距城东北五里 地的四王庄南面的一片坡地作为建成基地此处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水,景 色秀丽,实为一•方风水宝地。
然因雍正皇帝晏驾,于是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俞允准 建,但未兴工乾隆元年(1736年),刚刚继位的乾隆皇帝据勘察地形的官员永泰题请,“归 化I口城修整完固,于城东门外紧接旧城筑一新城,新I口两成搭盖营房,连为倚角, 声势相援,便于呼应"于是,批准了这项建议这座新城仿照山西右卫的格局, 于乾隆二年(1737年)动工,至乾降四年(1739年)竣工,建成后乾隆皇帝赐 名“绥远城”绥远城相对建于明代的归化城而言,是一座新建的城,故又名“新 城二因城内居民多为满族同胞,也称“满城又因绥远城是满洲八旗兵驻防的 军事重镇,还称“驻防八旗城‘以后相沿日久,人们习惯上把绥远城称为“新城", 今天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就是因此而得名绥远城兴建之初,山西右卫的建威将军 即改为绥远将军,并奉旨移驻于此,其办公地方就在城内的将军衙署清右卫建威将军是绥远城将军的前身,设置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二月, 是为防备葛尔丹的南下和加强对葛尔丹与漠南蒙古地区的有效控制,巩固北部边 疆而设康熙帝本意是在归化城附近建一新城设立八旗驻防,但由于两个突发事 件,使康熙帝决定就便利用山西右卫已有的军事设施设立驻防将军,以应对突变 的时局这种临时应变为后来建威将军移驻绥远城埋下了伏笔。
乾隆三年(1737) 建威将军终于移驻新筑的绥远城清右卫建威将军的设置对漠南蒙西部地区的建置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为 绥远城将军的移设提供了直接经验,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清代边疆地区的军 府制度也肇端于此绥远将军是清代地方驻防将军之一,为武馆从一品,与加尚书衔之总督同级, 由满人专任将军以驻防地名为号,如广州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 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清将军衙署,是绥远城内最大的建筑,正门在今新城西街,后门在今建设西 街,署内共有六进院落,各院由月亮门相通正门前有一对青石狮子,左雄右雌,对而是一座影壁,东西为辕门进入衙署,由南向北依次坐落着大堂、二堂、三 堂、四堂和后堂,两侧为花园,占地面积为16355平方米大堂、二堂是将军处 理军政事务的办公地方三堂、四堂为将军及其眷属的内寝从乾隆二年(1737)九月至宣统三年(1911)三月,清帝共授75任绥远将 军174年间,只有将军克蒙额于光绪十六年(1890)立一块石碑,上书“屏藩 朔漠”四个大字,镶嵌在影壁的上方正中,至今清晰可见,除此Z外,衙署建筑 再无变化①光绪末年,清政府内外交困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几任将军都无心 修葺衙署,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钦命督办蒙旗垦务大臣贻谷,不仅自己不在署内 居住,还劝说城里人的八旗父老到城外和后套另谋生计,因此衙署内杂草丛生, 一派破败景象。
辛亥革命后,前清最后一任绥远将军文垄岫,于1912年10月被赶出衙署 从此,清将军衙署旧址便为明国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委派的官员所占据, 直至1949年“9・1呉起义为止期间,由于政局的演变,清将军衙署I口址的主人 似走马灯式的更换,长者数年,短者刀余1928年晋军战败奉军后阎锡山属下 的李培基、徐永昌、傅作义等,都曾在1937年前先后任过或代理过绥远的将军、 都统、主席,有的还两次出任其职张绍曾于1912年10月就任绥远城将军时, 奉大总统令,改将军衙署为将军府1914年袁世凯设绥远特别行政区,继任将 军潘矩楹任内改绥远城为绥远都统,将军府改为都统署1928年国民政府议改 区为省,在未行省制之前,依据临吋区政府组织条例,改都统为主席,改都统署 为临吋区政府1929年正式行省制,区主席改为省主席,临时区政府改为省政 府抗H战争时期,绥远沦陷,省主席傅作义率部退至后套,清将军衙署旧址成 了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属下的巴彦塔拉盟公署,后來又在大门口挂起了伪“蒙疆 联合自治政府”的牌子抗战胜利后,傅作义于1946年把省政府从后套的陕坝镇 迁回清将军衙署旧址清将军衙署旧址在民国年间曾有过两次的整修。
1912年马福祥任都统吋, 改建了大堂、二堂,并修治亭榭,增补辕门,另建房屋,使整个都统署焕然一新, 气派着实不同凡响不料时隔年余,三堂失火延烧殆尽,马福祥下令于当年又 重建三堂,还新筑房四十余楹1930年李培基任主席吋,在衙署I口址东面创建 一座“澄园",是当时绥远的名胜Z-O清将军衙署旧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葺扩 建,不但恢复了初建时的整洁肃穆,而且愈加壮观威严1949年9月19 H,绥远省主席董启武等39人代表省军政各界发表通电宣 布起义,此后清将军衙署I口址即为绥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1954年人民政 府政务院决定撤销绥远省建制,与内蒙古口治区合并,清将军衙署旧址乂成为内 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办公Z地,以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也在此办公1986 年5月,清将军衙署旧址作为古代建筑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自治区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近百万元进行了翻修复原,供游人参观在此之前,内 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已陆续另迁新址1992年承内 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怀,内蒙古口治区文化厅在清将军衙署旧址设立了内蒙古 自治区书画院和内蒙古清将军衙署博物院两院一•体建制,集古建筑管理、文物 保护、书画创作、开放游览以及多种商业经营之大成,既促进和繁荣了内蒙古的 旅游业,又推动和发展了内蒙古的书画创作。
2003年6月30 H,将军衙署博物院对外正式向社会开放2006年5刀25日,将军衙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此,这一历经近三百年风雨洗礼的一品封疆大吏的府邸,以另-•种身份继续着 述古追今的使命,成为该地区近三个世纪以來历史的实证二、呼和浩特市将军衙暑的珍贵文物与存在问题1、呼和浩特市将军衙署的珍贵文物的研究价值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是依托绥远城将军衙署而建立起来的专题博物院,现 对外开放十一个展厅,分别是:大堂、二堂、三堂、拆房、回事处、印房、官房、 客厅、箭亭、西厢房和佛堂等等在这不单独里列出来讲述了下面主要举例讲将军衙署博物院存放的珍贵文 物及历史文化价值1.1“屏藩朔漠"及它的历史背景呼和浩特市有一座清代古建遗存,即绥远将军衙署,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 单位清朝时期绥远将军衙署的作用,如同将军衙署照壁上书写的一一“屏藩朔 漠”换言之,就是保护清朝的北部疆土屏藩"是保障和保护的意思,“朔”指的 是地名古吋候人们习惯于把长城以北的河套地区称为“朔”,“漠‘在这里也是一 个抽彖的地名古时候的中原人习惯于称呼长城以北的地方为“塞夕卜”或大漠” 44朔漠合在一起指河套及其周边地区。
清时期的绥远地区人致相当于今之内蒙 古自治区的中西部,包括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 浩特市这便证明了“屏藩朔摸"就是保护河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的说法说到 “屏藩朔漠"我们必须提一个人,他就是书写这四个大字的克蒙额将军绥远城从 建成到清朝末年,共有任67任绥远将军克蒙额是第58任绥远将军,并且是在职 吋间最长的将军那么,克蒙额为什么要写“屏藩朔漠”四个大字呢?最主要的原 因应该是他担任绥远将军吋期的吋代背景最初绥远城的建立,是与清朝同准喝尔之间的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半 初清朝建立绥远城的H的有二其一,是建立绥远城并派将军镇守,以此抵御准喝 尔的进攻、保护内蒙古和喀尔喀蒙古,以便巩固清王朝在北部边疆的统治其次, 是以绥远城为军事基地,以图口后彻底征服准喝尔汗国从1690年准喝尔汗国与清朝之间爆发战争,到1757年准喝尔汗国彻底被清 朝征服,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持续了 67年之久②到了乾隆皇帝吋 期,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乾隆皇帝于1737年下令建造绥远城,用作将来进攻准喝 尔的军事基地到1739年,这座军事城完全竣工历史上中原地区的很多城镇 都是人口的膨胀和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绥远城并非如此。
它是先建起城市,后移人 口,然后才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也是绥远城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平定准嚼 尔汁国的战争中,绥远城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绥远城建成之后,清朝派驻了 大批军队,以镇守绥远城,抵御准卩葛尔的进攻,保护内蒙古和喀尔喀蒙古这些部 队在后来平定准喝尔汗国的战争中,成为清朝的主力部队更重要的是,大批军 队的进驻,使得绥远城的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屯田这些屯田吸引了很多关内 丢失土地的农民来到绥远他们的到来不仅使得绥远地区的人口迅速增长,而且 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为绥远地区的开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屯出,既解 决了地方军队的粮食供给问题,也为H后清军长途跋涉攻打准卩葛尔储备了丰足的 粮草绥远地区也有发达的畜牧业,不仅能为军士提供畜类产站,而且也成为了清 军抽调战马的主要棊地绥远地区的农牧结合的牛产方式,在半吋的国内是比较罕见的所以,在清朝 平定准卩葛尔的战争中,绥远地区给予的支援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平定准喝尔汗国以后,绥远城的绥远将军一直扌II任着镇守清朝北疆,维护国 家统一的重任但是,到了克蒙额担任绥远将军吋期,事态却有了很大的变化1885年克蒙额担任绥远将军这一年对清朝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
这一年 “中法战争”中,清朝虽然打败了法国,却害怕侵略者们的打击报复,主动提出 签定不平等条约,望以此来讨好侵略者们的欢心清朝的这一懦弱行为,使得侵 略者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对进行侵略与掠夺对绥远地区,各国也是频频窥探,妄想把绥远也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其中最 为猖狂的便是俄国在绥远的各国商人们不交纳关税随意做买卖,以廉价收购半 地的土特产,却以天价出售口己的商品,对绥远的劳动人民进行疯狂的剥削他们 的考古队和探险者们任意在绥远地区进行勘探与挖掘,并盗走了很多宝贵的历史 文物传教士们则随意侵占生她,建造教堂欺圧百姓这些侵略行为严重侵犯了大清王朝的国家主权,使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物 质和精神损失绥远将军克蒙额对这些侵略者恨之人骨,但半吋腐朽无能的清王 朝采取不得罪侵略者的政策,对列强们卑躬屈膝,惟命是从侵略者们提出的任 何条件,都会答应朝廷中若有哪一位官员随意采取反対侵略的行动,就会得到革 职的处分,甚至是面临杀头的危险这使得很多有爱国之心的官员们也敢怒不敢 言克蒙额是一位爱国的将领他不便公然与朝廷作对,反对侵略者,但又熄灭不 了心中的怒火,便在将军衙署照壁的最显眼处写出“屏藩朔摸”四个大字,以表示只 要绥远将军在、绥远将军衙署在,谁也休想把绥远地区变为殖民地的决心。
从这一角度来说,克蒙额既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位民族英雄他能公然写 出“屏藩朔模”四个大字,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