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读书分年日程(程端礼).doc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50KB
约16页
文档ID:540138240
读书分年日程(程端礼).doc_第1页
1/16

读书分年日程(元)程端礼序今父兄之爱其子弟,非不知教,要其有成,十不能二三,此岂特子弟与其师之过?为父兄者,自无一定可久之见,曾未读书明理,遽使之学文为师者,虽明知其未可,亦欲以文墨自见,不免于阿意曲徇,失序无本,欲速不达不特文不足以言文,而书无一种精熟,坐失岁月,悔则已老且始学既差,先入为主,终身陷于务外,为人而不自知,弊宜然也  孔子之教序,志道、据德、依仁居游艺之先《周礼·大司徒》列六艺居六德六行之后本末之序,有不可紊者今制取士,以德行为首,经术为先,词章次之,盖因之也况今明经一主朱子说,使理学与举业毕贯于一,以便志道之士汉唐宋科目所未有也,诚千载学者之大幸,尚不自知而忍紊之邪?嗟夫!今士之读经,虽知主朱子说,不知读之固自有法也读之无法,故犹不免以语言文字求之,而为程试资也昔胡文定公子程学盛行之时,有不绝如饯之叹窃恐此叹将复见今日也余不自揆,用敢辑为《读书分年日程》,与朋友共读,以救斯弊盖一本辅汉卿所粹《朱子读书法》修之,而先儒之论有裨于此者,亦间取一二焉嗟夫!欲经之无不治,理之无不明,治道之无不通,制度之无不考,古今之无不知,文词之无不达,得诸身心者,无不可推而为天下国家用窃意守是,庶乎本末不遗,而工夫有序,已得不忘而未能日增,玩索精熟而心与理相浃,静存动察而身与道为一,德形于言辞而可法可传于后,较其所就,岂世俗偏长一曲之学所可同日语哉。

延祐二年八月鄞程端礼书于池之建德学读书分年日程日程节目,主朱子教人读书法六条修其分年,主朱子宽著期限、紧著课程之说修八岁未入学之前:读《性理字训》程逢源增广者日读《字训》纲三五段,此乃朱子以孙芝老能言,作性理绝句百首教之之意,以此代世俗《蒙求》、《干字文》最佳又以朱于《童子须知》贴壁,于饭后,行饭时使之记说一段  自八岁入学以后:  读《小学书》正文  日止读一书,自幼至长皆然此朱子苦口教人之语随日力、性资,自一二百字,渐增至六七百字日永年长,可近千字而已每大段内,必分作细段,每细段,必看读百遍,倍读百遍,又通倍读二三十遍后凡读经书仿此自此说《小学书》,即严幼仪大抵小儿终日读诵,不惟困其精神,且致其习为悠缓,以待日暮法当才完遍数,即暂歇少时,复令入学如此,可免二者之患  日程小学大学:小学读经三日,习字演文一日,所分节目,详见印空眼薄必待做次卷工程,方许学文  ——每夙兴,即先自倍读已读册首书,至昨日所读书一遍内一日看读,内一日倍读生处、误处、记号以待夜间补正遍数其闲日看读书,为童幼文理未通、误不自知者设年十四五以上者,只倍读,师标起止于日程空眼薄凡册首书烂熟,无一句生误,方是工夫已到。

方可他日退在夜间与平日已读书轮流倍温,乃得力如未精熟,遣然退混诸书中,则温倍渐疏,不得力矣,宜谨之凡倍读熟书,逐字逐句,要读之缓而又缓,思而又思,使理与心浃朱子所谓精思、所谓虚心涵泳;孔子所谓温故知新,以异于记问之学者,在乎此也  ——师试倍读昨日书  师授本日正书假令授读《大学》正文、《章句》、《或问》,共约六七百字或一千字,须多授一二十行,以备次日或有故及生徒众不得即授书,可先自读,免致妨功先计字数,画定大段师记号起止于薄,预令其套端礼所参馆阁校勘法,黄勉斋、何北山、王鲁斋、张导江及诸先生所点抹《四书》例,及故王鲁斋《正始音》等书点定本,点定句读,圈发假借字音,令而读子细正过,于内分作细段,随文义可断处,多不过十句,少约五六句大段约千字,分作十段,或十一二段,用朱点记于薄《四书》本,惟有梅溪书院新刊《纂疏》字大、少误、有疏文可参考《集注》,最便初学读诵每行二十字,五十行则千字,细段约四五行则得矣还案每细段读二百遍,内一百遍看读,内一百遍倍读句句字字要分明,不可太快,读须声实,如讲说然句尽字重道则句完,不可添虚声,致句读不明,且难足遍数他日信口难举,须用数珠或记数板子记数每细段二百遍足,即以墨销朱点,即换读如前。

尽一日之力,须足六七百字日永年长,可近一千字宁誊段数,不可省遍数仍通大段,倍读二三十遍,或止通倍读全章正经并《注》、《或问》,所尽亦可必待一书毕,然后方换一书,并不得兼读他书,及省遍数此以《朱子读书法》、《小学书》及所订程董《学则》修  ——师试说昨日已说书  ——师授说平日已读书不必多,先说《小学书》,毕;次《大学》,毕;次《论语》假如说《小学书》,先令每句说通朱于本注,及熊氏解,及熊氏标题已通,方令依傍所解字训句意、说正文字求其训,注中无者,使简《韵会》求之,不可杜撰以误人,宁以俗说粗解却不妨既通,说每句大义又通,说每段大意即令自反覆,而试覆说果通,乃已,久之,才觉文义粗通,能自说,即使自看注,沉潜玩索使来试说,更诘难之,以使之明透如说《大学》、《论语》,亦先令说注透,然后依傍注意说正文  ——小学习写字,必于四日内,以一日令影写智永千文楷字如童稚初写者,先以于昂所展千文大字为格,影写一遍过,却用智永如钱真字影写每字本一纸,影写十纸止令影写,不得惜纸于空处令自写,以致走样,宁令翻纸,以空处再影写如此影写千文足后,歇读书一二月,以全日之力,通影写一千五百字,添至二千、三千、四千字,以全日之力如此写一二月乃止。

必如此写,方能他日写多,运笔如飞,永不走样又使自看写一遍其所以用千文,用智永楷字,皆有深意,此不暇论,待他年有余力,自为充广可也盖儒者别项工夫多,故习字止如此用笔之法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此口诀也欲考字,看《说文》、《字林》、《六书略》、《切韵指掌图》、《正始音》、《韵会》等书,以求音义偏傍点画六书之正每考三五字或十数字,择切用之字先考凡抄书之字,偏傍须依《说文》翻楷之体,骨肉间架气象用智永,非写诗帖,不得全用智永也  ——小学不得令日日作诗作对,虚费日力今世俗之教,十五岁前,不能读记《九经》正文,皆是此弊但令习字演文之日,将已说《小学书》作口义,以学演文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结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更令记对类单字,使知虚实死活字更记类首长天永日字,但临放学时,面属一对便行,使略知对偶轻重虚实足矣此正为己为人、务内务外、君子儒小人儒之所由分此心先入者为主,终此身不可夺,不惟妨工,最是夺志,朱于谆谆言之,切戒!  只日之夜,令玩索《大学》已读《大学》,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章求其旨每一节,十数次涵泳思索,以求其通又须虚心,以为之本每正文一节,先考索《章句》明透,然后摭《章句》之旨,以说上正文,每句要说得精确成文。

钞记旨要,又考索《或问》明透,以参《章句》如遍说性理深奥精微处,不计数看,直要晓得,记得烂熟,乃止仍参看黄勉斋、真西山《集义》、《通释》、《讲义》,饶双峰《纂述》、《辑讲》、《语录》,金仁山《大学疏义》、《语孟考证》,何北山、王鲁斋、张达善《句读》,《批抹画截表》、《注音考》,胡云峰《四书通证》,赵氏《纂疏》、《集成》、《发明》等书诸说有异处,标贴以待思问如引用经史先儒语,及性理、制度、治道、故事相关处,必须检寻看过凡玩索一字一句一章,分看合看,要析之极其精,合之无不贯去了本子,信口分说得出,合说得出,于身心体认得出,方为烂熟朱子谆谆之训,“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道是,更须反覆玩味”,此之谓也不必多,《论语》止看得一章二章三章足矣,只要自得凡先说者,要极其精通,其后未说者,一节易一节,工夫不难矣只要记得《大学》毕,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小学止令玩索小学灯火,起中秋,止端午或生徒多,参考之书难遍及,则参差双、只夜以便之  ——双日之夜,倍读凡平日已读书一遍倍读一二卷、或三四卷,随力所至记号起止,以待后夜续读倍读熟书,必缓而又缓,思而又思详见读册首书条。

凡温书,必要倍读,才放看读,永无可再倍之日,前功废矣,切戒!如防误处,宁以书安于案,疑处正之,再倍读,倍读熟书时,必须先倍读本章正文,毕,以目视本章正文,倍读尽本章注文就思玩涵泳本章理趣凡倍读训诂时,视此字正文凡倍读通解时,视此节正文此法不惟得所以释此章之深意,且免经文注文混记无别之患如倍读忘处,急用遍数补之凡已读书,一一整放在案,周而复始,以日程并书目揭之于壁夏夜浴后,露坐无灯,自可倍读  ——随双、只日之夜,附读看玩索性理书性理毕,次治道,次制度如大学失时失序,当补《小学书》者,先读《小学书》数段,仍详看解,字字句句,自要说得通透,乃止《小学书》毕,读程氏《增广字训纲》此书铨定性理,语约而义备,如医家脉诀,最便初学次看《北溪字义》、《续字义》,次读《太极图》、《通书》、《西铭》,并看朱子解,及有何北山《发挥》,次读《近思录》看叶氏解《续近思录》蔡氏编,见《性理群书》次看《读书记》、《大学衍义》、《程子遗书》、《外书》、《经说》、《文集》、《周子文集》、张子《正蒙》、《朱子大全集》、《语类》等书或看或读,必详玩潜思,以求透彻融会,切己体察,以求自得性理紧切书目通载于此,读看者自循轻重先后之序。

有合记者,仍分类节钞若治道,亦见西山《读书记》、《大学衍义》  ——以前日程,依序分日,定其节目,写作空眼,刊定印板,使生徒每人各置一簿,以凭用工次日早,于师前试验,亲笔勾销师复亲标所授起止于簿庶日有常守,心力整暇,积日而月,积月而岁,师生两尽,皆可自见施之学校公教,尤便有司钩钤考察,小学读经、习字、演文,必须分日读经必用三日,习字演文止用一日本末欲以此间读书之日,缘小学习字、习演、口义、小文词,欲使其学开笔路,有不可后者故也假如小学薄纸百张,以七十五张印读书日程,以二十五张印习字演文日程,可用二百日至如大学,惟印读经日程待《四书》本经传注既毕,作次卷工程时,方印分日读看史日程毕,印分日读看文日程毕,印分日作文日程其先后次序,分日轻重,决不可紊人若依法读得十余个薄,则为大儒也,孰御?他年亦须自填以自检束,则岁月不虚掷矣今将已刊定空眼式连于次卷,学者诚能刊印,置簿日填,功效自见也《小学书》毕  次读《大学》经传正文  读书、倍温书、说书,习字、演文,如前法  次读《论语》正文  次读《孟子》正文  次读《中庸》正文  次读《孝经刊误》  读书、倍温书、说书,习字、演文,并如前法  次读《易》正文。

  六经正义依程子、朱子、胡氏、蔡氏句读,参廖氏及古注、陆氏《音义》、贾氏《音辩》、牟氏《音考》  读书、倍温书、说书,习字、演文,如前法  次读《书》正文  次读《诗》正文  次读《仪礼》并《礼记》正文  次读《周礼》正文  次读《春秋》经并《三传》正文  前自八岁,约用六七年之功,则十五岁前,《小学书》、《四书》诸经正文,可以尽毕既每细段看读百遍,倍读百遍,又通倍大段,早倍温册首书,夜以序通倍温已读书,守此,决无不熟之理  自十五志学之年,即当尚志为学以道为志,为人以圣为志自此依朱子法读《四书注》或十五岁前用工失时失序者,止从此起,便读《大学章句》、《或问》,仍兼补《小学书》读《大学章句》、《或问》:  ——读书、倍温书,所读字数分段,看读百遍,倍读百遍,并如前法  夜间玩索倍读已读书,玩索读看性理书,并如前法  必确守《朱子读书法》六条:  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  必以身任道,静存动察,敬义夹持,知行并进,始可言学不然,则不诚无物,虽勤无益也朱子谕学者曰:“学者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真是无著力处只如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直须反覆思量,究其病痛起处,勇猛奋跃,不复作此等人,一跃跃出,见得圣贤千言万语,都无一字不是实语,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