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18 *慈母情深执教教师陈骄阳教材版本及年级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学情与教材分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五年级很多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且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注重合作交流本篇课文写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毛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其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亲情,体会人间真情的温暖但对大多数独身子女而言,往往忽略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感动,对父母的深情常感到“理所当然”,缺少“心存感激”因此,学习过程中,体会慈母情深的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也是课文学习的重点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品读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外貌的语句,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震耳欲聋、龟裂”等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3、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的重点句、段,学习作者的写作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难点:初步了解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教学资源多媒体、歌曲教学环 节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一、 谈话导入,激发慈母情1、师配乐《母亲》朗诵:有这样一个人,她生了你,她养了你,在你冷时她为你添衣,在你饿时她为你做饭,在你失败时她给你鼓励,在你成功时她为你喜悦无论你在哪里,她的心总牵挂着你孩子们,这个人就是我们的——母亲是的,母亲是世上最可亲可敬的人今天咱们就要去认识一位伟大的母亲——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母亲,去体会那种深深的慈母情来,让我们带着崇敬与热爱齐读课题(慈母情深)设计意图:教师语言激情,点出主题,以音乐烘托情感,为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二、初读课文,感知慈母情1、巩固生字a、师:一个小检测,看谁有信心把这些词语读得既响亮、又准确!师:你的坐姿真端正,就请你吧!(好:评价:声音响亮,字正腔圆,而且信心十足!就像一位小老师,你能带着大家读一遍吗?不够好:谁愿意来挑战他?) b、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这些词语中有一个字的音很特别,是哪个?(龟) 你们看到过龟裂的手吗?龟裂的手是怎样的呢?(手上裂开了,很干燥)(链接龟裂的手图片)是的,像这样干燥、粗糙、布满皱纹的手就是龟裂的手。
孩子们,这手怎么会变得龟裂呢?(常年干粗活重活所致)(评价: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得真仔细!)c、在这些词语中还有一个字特别难写,我数过有整整23笔,又是哪一个?(攥)怎么写呢?来,将它在左手上写一遍写完了吗?写完了,把这个字攥住对了,攥着就是你们这样紧紧地握着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师:字词已经掌握好了,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预设: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评价:好:看来你们是有备而来的!不够好:能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就是好样的!还有谁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评价:口齿清晰,概括能力不错!』)(板书:母亲 儿子)三、再读课文,感悟慈母情1、出示自学方法师:看到课题中的“※”,我们便可得知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要以你们自学为主如果你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相信你会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来品读这篇课文来,说说你们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和大家来分享呢?(预设:边读书,边做笔记!)(评价:不动笔墨不读书!你给大家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预设:根据课文前的导读来品读课文)(评价: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抓住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和动作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句最能表现“慈母情深”?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师:我非常欣赏能够在句子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感受的那些孩子!(师巡视指导) 2、引导汇报。
A.小组交流,分享收获师:大家刚才看书都如此认真,相信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收获!不如先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你们的收获!(及时表扬、肯定:这个小组讨论得非常激烈!)B.师:谁愿意第一个分享你的收获?说说你觉得哪些词句最能表现“慈母情深”? 预设一: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1) 齐读句子 师: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觉来读读2) 师:这句话中进行了人物的什么描写?(预设:动作、外貌描写)(3) 师: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吗?生1:里面连续用了三个我的母亲生2:这句话是反过来说的评价:你真有一双慧眼!)师:按常理应该怎么说?生: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 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 师:三个“我的母亲”可以只需要一个,放在句子的句首,便写成了这样:(课件出示)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孩子们,先别急着回答,对比着读,比较两句,你会有什么感受?生:第一段:强调; 感情深。
师:记得电影中的慢镜头吗?这句话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慢镜头是希望每一个观众能看得仔细,看得生动,看得清楚,我们也一起来看一看闭上眼睛,(师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生:一个瘦弱的背,疲惫的背,一个弯曲的背师: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啊!应该是怎么样的?生:挺拔的;健康的;笔直的师:闭上眼睛,继续看,(教师读脸的部分)睁开眼,你们看到母亲怎么样的脸?生:布满汗珠的脸;疲惫的脸……师:孩子们,这不是我母亲的脸,在我的印象中,我母亲的脸应该是怎么样的?生:光亮的、滋润的、光滑的……师:闭上眼睛,(师读眼睛部分),孩子们,你们看到了目前怎么样的眼?生:疲惫的眼;充满血丝的眼……师:孩子们,这不是我印象中母亲的眼,我母亲的眼应该是?生:炯炯有神;水汪汪……师:然而这样的脸,这样的背,这样的眼我还能看到吗?却看到了,读(这段话)(先生读其他,师读我的母亲)(6) 师:我的母亲原本不是这样啊这怎会是我的母亲呢?这样的母亲怎不令我惊讶,怎不令我辛酸,怎不令我痛心,所以,作者一次次地呼唤“我的母亲”来,让我们合作读一读这句话师生互读)(7)师小结:慈母的情就深在这疲惫不堪的眼睛里。
这真是——(齐读课题) 师:孩子们,谁还来说说你觉得哪些词句最能表现“慈母情深”? 预设二: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1) 师:这句话进行了人物的什么描写?(语言、动作描写)(2) 师: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的?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3)师:什么叫“震耳欲聋”?你在什么时候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会是怎样的感受?(预设:难受、烦躁、不舒服……)(4)师:昨天,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师:去年,母亲又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呢?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师:明天,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师:设想明年、后年、再后年,母亲也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 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整整工作了12年师:孩子们,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生:难受; 心酸;感动…… (5)师小结:这就是作者的母亲,即使这声音震耳欲聋,穿透云霄,为了她的孩子们,她依然工作着,慈母的情就深在了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
这就是——(慈母情深)(6)师:母亲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工作,如此劳累,如此辛苦才挣到钱的母亲,而当我向母亲要钱买书时,母亲是怎么说?怎么做? 师: 哪个字最重要?(“塞”)母亲是怎么样的“塞”?请你们想象一下 (使劲地、毫不犹豫地、迅速地)(7)母亲毫不犹豫、使劲地把钱塞在了我的手里,她塞给我多少钱?多吗?(出示《母亲》节选片段)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摘自梁晓声的《母亲》母亲一个月赚多少钱?算一算每天赚多少钱?一元五角钱需要母亲在那样的环境中工作两天啊8)追问:你说母亲塞在我手里的仅仅是钱吗?(是母亲的心血,是母亲的关怀,是浓浓的母爱)带着刚才的感觉再来读这个句子9)师: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今天我是问母亲要一元五角钱买玩具、买零食,母亲会给我吗?(不会)母亲之所以会给我这一元五角是因为?是的,无论生活多么贫困,日子多么艰辛,母亲都要尽一切能力来圆我的读书梦孩子们,正是母亲对儿子的慈爱,才让儿子从拥有了第一篇长篇小说成长为一名著名的作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慈母的情就深在这毫不犹豫的一塞里这就是——(慈母情深)预设三: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1) 师:这句话中进行了人物的什么描写?(动作描写)提问:作者一连用了几个“立刻”?立刻是什么意思?(马上、立即)形容非常地快!争分夺秒!(2)指名朗读。
师:你能读出争分夺秒的感觉吗?其他孩子请闭上眼睛用心听、用心感受师:其实埋头工作这么久的母亲,想不想站起来活动活动身子,可是她立刻又(生读“坐了下去”);母亲想不想捶捶背?可是她立刻又(生读“弯曲了背”);母亲想不想伸伸懒腰?可是她立刻又(生读“将头伏在缝纫机上”);为了给我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母亲立刻又“陷入了忙碌”)(3)小结:孩子们,母亲就这样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不肯歇息一下母亲的情就深在这不停歇息的劳作中这就是——(慈母情深)预设四: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1) 指名读师:这句话中进行了人物的什么描写?(外貌描写)师:谁来有感情地读读?(2) 师:你们从他的朗读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脊背?(极其瘦弱)“极其”这个词说明了什么?(3) 母亲的脊背为何会如此瘦弱?(评价: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相信你已经融入其境了!)师小结:这脊背虽然极其瘦弱,却能挑起生活的重担,撑起了孩子们的天慈母的情就深在这极其瘦弱的脊背里这就是——(慈母情深)预设五: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1、 师:孩子们,学到这里,谁不会被这份深深的慈母情打动呢?板书母亲 慈爱 儿子 作者被打动了吗?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2、指名读,追问:“孩子,你为什么会鼻子一酸,你在想什么?”3、师:从你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儿子对母亲的那份感激、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