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牡丹文化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Summary: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重视,各级教育部门开始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使学生在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综合素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逐步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特别是牡丹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好、吉祥的象征意义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意空间本文以牡丹文化为载体,尝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牡丹文化的元素,通过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本文首先对牡丹文化特点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牡丹文化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思路,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总结实践探索的经验与启示Keys:牡丹文化;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实践探索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更为关注教育事业的进步,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大量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都隐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后世重现了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理念美术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将教学局限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要加强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推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此期间,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将其渗透到各个环节,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知识、技能理解的同时,学习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而牡丹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把牡丹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本文基于牡丹文化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二、牡丹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牡丹文化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牡丹造型美观、色彩艳丽,花瓣的层叠、线条的流畅,都渗透着和谐与平衡的美学原则牡丹文化给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素材,使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增强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评价能力在对牡丹文化的研究体验中,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美的存在他们在对牡丹形态、色彩、结构的观察中,逐渐培养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例如,教师通过不同时期的牡丹绘画作品,让学生对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另外,通过实际操作,如牡丹图案的绘制,使学生体验到创作过程中的美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与探索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牡丹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有绘画、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
这种多样性,给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在指导学生应用牡丹文化元素进行创作时,教师可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方式又如,在画牡丹时,学生可以尝试将牡丹与现代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现代牡丹艺术作品这种创作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不断尝试探索中学会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牡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与精神风貌的载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对牡丹文化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牡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学习牡丹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如教师讲牡丹的传说、故事等让学生了解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观赏牡丹艺术作品,使学生在直观体验中,更深刻地体会到牡丹文化的精神内核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牡丹文化是美的,更是精神的他们在学习牡丹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吸收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这对他们文化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牡丹文化的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还能提高文化素养。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相信,牡丹文化将会成为小学美术教学中一颗璀璨明珠,照亮学生的艺术之路三、基于牡丹文化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思路(一)确定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确立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获得全面的提高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牡丹的基本画法,在操作实践中提高绘画技能,使作品中的牡丹形象更加生动、传神同时,通过对牡丹文化的深入探索,让学生对牡丹这个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牡丹的美中提高审美能力,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感知生活中的美此外,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牡丹文化元素进行创作,既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又在创作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牡丹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最后,教师借助这样的教学活动,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增强其文化素养学生会更加深刻地了解牡丹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信,为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下一代打下基础二)优化教学内容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深入挖掘牡丹文化的内涵和美学价值,使之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结合。
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解牡丹文化的基础知识,如牡丹所承载的丰富寓意及其历史演变,让学生对牡丹这个文化符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教师分析牡丹的绘画技巧,从造型的把握到色彩的和谐美,逐步引导学生懂得用笔绘出牡丹的神韵另外,教师还让学生领略牡丹文化的丰富,通过绘画、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体验牡丹文化的丰富形式和独特的魅力这种跨学科的展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艺术视野,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牡丹文化内容进行创作实践,如绘制出有创意的牡丹图案、创作抒发自我情感的牡丹诗篇等这样的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又使他们在创作中,体味了牡丹文化的精神实质,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三)创设教学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了牡丹的美丽画面,使学生在视觉享受中感受美的氛围,对牡丹文化产生初步兴趣同时教师还会讲一则又一则有关牡丹的传说、故事,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不仅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此外,教师组织学生参观牡丹园,让学生在实地观察中感受牡丹的形态、色彩、韵味。
通过这样的身临其境,学生不仅对牡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更深刻地感悟到了美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还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创意表达出来这些互动性的活动,既使学生之间交流和合作,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提高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在创作中成长,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四)实施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以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如画什么、写什么、写什么等,教师都会有好的评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为下一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互动既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又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精神教师非常重视及时反馈,因此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师的评价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技能的掌握,更侧重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发展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在各方面求优,实现个性发展这样,学生在技能上得到提升的同时,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上也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在享受美术创作乐趣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这一系列做法,目的是创设一个正面向上,富于鼓励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术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施展自己的才能结论牡丹文化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对于培养儿童的审美鉴赏、创新思维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确定教学目标,精炼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实践探索证实,这种基于牡丹文化的美术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它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资源和创作空间,激发了他们的艺术潜能,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Reference[1]刘娟. 借“水印版画” 传“雕版文化”——小学美术教学中水印版画的创作教学略谈[J]. 好家长, 2021, (50): 27-28.[2]孙丽颖.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D]. 延边大学, 2019.[3]杨广馨,许静. 走进荣宝斋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教学中体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5, (01): 40-41.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