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校园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打造生态校园,学校要坚持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之中,融入育人全过程建设生态校园,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学生生态素养,规范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切实将生态文明知识、意识、价值观的培育落实到教材、课堂、学生活动以及学校管理建设中去八一学校是“首都绿色学校”,早在2007年,学校便提出“生态立人”办学特色,探索出特色生态办学模式,将环境教育融入学生学习、成长的每个阶段,带给学生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和成长思维建设生态校园,要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生态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要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把生态与德育紧密结合,把理论知识转化成生动的学习、活动场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在主动思考中逐渐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建设生态校园,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制定和实施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身边生态环境的和谐美好,逐渐树立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要在学生心中根植绿色发展理念,在教育者和受教者心中形成长期影响,以培养更多生态保护者建设生态校园,还要将生态文明主题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要在各级学校课程教育中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同时,依靠传统学科课程融入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和实践课程,线上线下宣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组织开展绿色科技发明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小培养节约、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习惯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学校要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为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1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条件之一,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的作用已被科学家充分证明,森林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消除噪音、为人类提供木材等多种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保护好森林,合理利用好森林,让森林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资源“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打造“生态XX”品牌,目前XX森林覆盖率为73.9%,有4000多种生物种类,有多种国家级、省级保护动植物,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还有大面积的天然林,也有大面积的人工林,河流、湿地整体上XX生态保持得较好,空气比较干净,但随着全县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生态XX”正面临着诸多不利的挑战,特别是在森林的保护方面面临着较大挑战主要是部分国有天然林、集体天然林通过人为造林形式变成人工林或变成果林地、农作地,至使天然林面积有逐年缩小的趋势;国有林和集体林被滥砍滥伐,致使森林遭受破坏,森林质量下降;偷伐盗伐现象比较严重,致使一些森林被砍成“空心山”,使森林的各种功能严重受损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特建议:一、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保护森林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使全县人民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二、进一步加大森林保护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已划入天然林保护的林区、国有林等林区林地巡查保护力度,加大对集体林的管控力度,严格按指标采伐三、严励打击各种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活动,对滥砍滥伐,偷伐盗伐等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要严惩,要真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在全社会形成滥砍滥伐、偷伐盗伐都将受到法律制裁的高压打击态势,从而有效遏制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森森资源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安泽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坚持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了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出于对等状态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二、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则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三、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