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单位:元至角分企业代码: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所属期:名匸月项目栏次当期本年累计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美元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其中:单证不齐销售额单证齐全销售额前期出口货物当期收齐单证销售额单证齐全出口货物销售额免税出口货物销售额(美元)免税出口货物销售额全部出口货物销售额(美元)=全部出口货物销售额不予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出口销售额乘征退税率之差上期结转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如则为否则为)结转下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如则为,否则为)出口销售额乘退税率上期结转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如则为,否则为)结转下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如则为,否则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期末留抵税额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3当期应退税额(如则为,否则为0当期免抵税额前期单证收齐前期信息齐全出口企业退税部门退税机关审批意见此表各栏目填报内容是真实、合法的与实际出口货物情况相符此次申报的出口业务不属于“四自三不见”等违背正常出口经营程序的出口业务否则本企业愿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责任。
兹声明以上申报无讹并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经办人:财务负责人:(公章)企业负责人:年月日经办人:科(所)长:负责人:(章)年月日经办人:科(所)长:负责人:章年月日注:1、本表一式四联,退税机关审核签章后返还企业二联,其中一联作为下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征税机关和退税机关各留存一联;、第()列“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为退税机关审核确认的第(列“累计”申报数减《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对应项目的累计数的差额企业应做相应帐务调整并在下期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行调整填表说明:1.第1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美元)”按企业当期全部免抵退税出口货物美元销售额,包括当期出口的单证齐全部分和单证不齐部分美元销售额,与《明细表》第11栏中当期全部免抵退税出口货物美元销售额合计数相等.第、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为企业当期全部免抵退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等于“单证不齐销售额”(第3栏)和“单证齐全销售额”(第4栏)人民币销售额之和,即第1栏“当期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美元)”按在税务机关备案的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销售额;与《明细表》第1、栏合计相等3.第3栏“单证不齐销售额”为企业当期出口的单证不齐部分免抵退税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应与《明细表》第1、栏中当期出口单证不齐部分的人民币销售额合计数相等。
4.第4栏“单证齐全销售额”为企业当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的免抵退税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应与《明细表》第1、栏中当期出口单证齐全部分的人民币销售额合计数相等5.第5栏“前期出口货物当期收齐单证销售额”为企业前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的免抵退税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应与《明细表》第1、栏中前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的人民币出口销售额合计数相等6.第6栏“单证齐全出口货物销售额”为企业当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及前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的免抵退税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即本表第4栏与第5栏的合计本栏包含修理修配、中标机电产品等视同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管理的人民币出口销售额7.第7栏“免税出口货物销售额(美元)”为当期享受免税的出口货物销售额,如来料加工复出口,免税出口货物等,应与《生产企业免税出口货物明细表》对应栏次合计数相等8.第8栏“免税出口货物销售额”为第7栏“免税出口货物销售额(美元)”按在税务机关备案的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销售额9.第9栏“全部出口货物销售额(美元)”为企业当期出口货物销售额,等于本表第1栏与第7栏合计数10.第10栏“全部出口货物销售额”为第9栏“全部出口货物销售额(美元)”按在税务机关备案的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销售额。
11.第11栏“不予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为企业自报关出口之日起超过90日未收齐有关出口退税凭证或未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手续而应视同内销货物征税的免抵退税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以及国家规定不予退(免)税的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等根据出口货物电子信息及企业申报情况统计填报1.、第1、栏“出口销售额乘征退税率之差”为企业当期全部免抵退税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应与《明细表》第15栏中企业当期全部免抵退税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与征退税率之差乘积的合计数相等1.3第13栏“上期结转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应与上期《汇总表》第1、栏“结转下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相等14.第14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应与当期开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第1、栏合计数相等1.5第1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按“第1、栏-(第13栏+第14栏)”计算填报,当计算结果小于或等于0时按0填报1.6第16栏“结转下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第13栏+第14栏>第1、栏”时本栏等于“第13栏+第14栏-第1、栏”,否则按0填报。
17.第17栏“出口销售额乘退税率”为当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及前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的免抵退税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与退税率的乘积,应与《明细表》第16栏中当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及前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的免抵退税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乘退税率的合计数相等18.第18栏“上期结转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为上期《汇总表》第17栏“结转下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9第19栏“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应与当期开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第11栏合计数相等20.第20栏“免抵退税额”按“第17栏-(第18栏+第19栏)”计算填报,当计算结果小于或等于0时按0填报2.1第21栏“结转下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第18栏+第19栏-第17栏”大于0时本栏等于“第18栏+第19栏-第17栏”,否则按0填报22.第22栏“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期末留抵税额”应与本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相等3第栏“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按(第栏5计算填报24.第24栏“当期应退税额”为按规定计算公式计算的应退税额;当第20栏>第23栏时,第24栏=第23栏,否则第24栏=2栏0;累计数反映本年度年初到当期应退税额的累计;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12个月内当期应退税额按0填报。
25.第25栏“当期免抵税额”为第20栏“免抵退税额”与第24栏“当期应退税额”之差;累计数反映本年度年初到当期应免抵税额的累计26.第26栏“前期单证收齐”为当期收齐前期出口单证的出口销售额合计数27.第27栏“前期信息齐全”为当期收齐前期出口单证信息齐全部分的出口销售额合计数•第()列“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为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第()列“累计”申报数减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对应项目的累计数的差额,企业应做相应帐务调整并在下期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有关项目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