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节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调节也就是基因表达的调控 不同种类的生物遗传背景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生活环境不完全相同,不同的基因功能和性质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其表达方式或调节类型存在很大差异★ 管家基因:某些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管家基因:某些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其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且表达,其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且基因表达水平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基因表达水平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例如:三羧酸循环是一中枢性代谢途径,催化该途径各阶段反应的酶编码基因就属这类基因管家基因较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是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的大多数、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这类基因表达被视为基本的、或组成性基因表达这类基因表达只受启动序列或启动子与 RNA 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不受其它机制调节★ 诱导和阻遏 1 1.诱导.诱导述:与管家基因不同,另有一些基因表达极易受环境变化影响随外环境信号变化,这类基因表达水平可呈现升高或降低的现象概念: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相应的基因被激活,基因表达产物增加的概念: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相应的基因被激活,基因表达产物增加的过程。
过程例如:有 DNA 损伤时,修复酶基因就会在细菌内被诱导激活,使修复酶反应性地增加2 2.阻遏.阻遏述:与上述相反,如果基因对环境信号应答时被抑制,这种基因是可阻遏的概念: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基因被抑制阻遏,基因表达产概念: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基因被抑制阻遏,基因表达产物水平降低的过程称为阻遏物水平降低的过程称为阻遏例如:当培养基中色氨酸供应充分时,在细菌内与色氨酸合成有关的酶编码基因表达就会被抑制述:可诱导或可阻遏基因除受启动序列或启动子与 RNA 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外,尚受其它机制调节;一般,这类基因的调控序列含有特异刺激的反应元件总之,诱导和阻遏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也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基本途径一、转录水平的调节(一)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控述: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调控主要表现在转录水平上,其表达调控主要通过操纵子发挥作用操纵子协调控制转录,生成 mRNA,最后翻译出蛋白质※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 1.特异 DNA 序列原核生物☆☆操纵子:一组结构基因+启动序列(操纵子:一组结构基因+启动序列(P)+操纵序列()+操纵序列(O))→ 调控区:通常不进行转录 ←述:在调节区上游,有调节基因,该基因表达产物称为阻遏蛋白。
☆☆启动序列(启动序列(P P):能与):能与 RNARNA 聚合酶相结合的一段聚合酶相结合的一段 DNADNA 序列述:P 与 RNA 聚合酶结合使结构基因转录作用加强 ☆☆操纵序列(操纵序列(O O):位于):位于 P P 与结构基因之间,是结合阻遏蛋白的与结构基因之间,是结合阻遏蛋白的DNADNA 序列,是序列,是 RNARNA 聚合酶能否通过的开关聚合酶能否通过的开关述:当操纵序列结合阻遏蛋白时会阻碍 RNA 聚合酶与启动序列的结合,或使 RNA 聚合酶不能沿 DNA 向前移动,阻遏转录,介导负性调节2.调节蛋白 特异因子:决定 RNA 聚合酶对一个或一套启动序列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能力阻遏蛋白:阻遏蛋白:可结合操纵序列,阻遏基因转录阻遏蛋白介导的负性调节机制在原核生物普遍存在激活蛋白:如 CAP,可结合启动序列邻近的 DNA 序列,促进 RNA聚合酶与启动序列的结合,增强 RNA 聚合酶活性3.R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与启动序列的亲和力,影响转录※※ 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1. 基因表达调控相对简单2. 一种 RNA 聚合酶,以全酶形式识别结合启动子序列而起始转录,不需其它蛋白因子协助。
3. σ 因子可以改变 RNA 聚合酶识别启动序列的特异性4. 许多基因以操纵子为基础进行调控5. 阻遏蛋白与阻遏机制具有普遍性有正、负两种调控方式,以负调控为主6. 调控的主要目的是适应营养环境变化以使细胞生长分裂尽 可能最佳化7. 转录单位:除少数基因含一个内含子外,原核基因都非断裂 基因多顺反子,转录调控区协同调节表达8. mRNA 不需转录后加工9.该调控包括转录终止调节,终止调节有两种机制 (课本 P132)(二)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控述:和原核生物一样,真核基因转录调控也包括起始、终止和转录后水平调节三方面转录起始也仍然是调控环节中最根本的内容※ 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 1.顺式作用元件▲在分子遗传学中,相对同一分子或染色体内而言谓顺式(cis),相对不同分子或染色体间而言谓反式(trans)▲顺式作用元件:指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顺式作用元件:指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 DNADNA 序列序列▲顺式作用元件是同一 DNA 分子中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特异DNA 序列,且通常是非编码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并非都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按功能特性可分启动子、增强子及沉默子 ⑴⑴启动子启动子──是原核操纵子中启动序列的同义语。
述:真核基因启动子是真核基因启动子是 RNA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周围的一组转录聚合酶结合位点周围的一组转录控制组件,至少包括一个转录起始点以及一个以上的机能控制组件,至少包括一个转录起始点以及一个以上的机能组件① TATA 盒述:机能组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盒,共有序列是 TATAAAATATA 盒通常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25 ~ -30 bp,控制转录起始的准确性及频率② GC 盒(GGGCGG)和 CAAT 盒(GCCAAT)述:两者也是很多基因常见的,它们通常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30 ~ -110 bp 区域述:此外,还发现很多其它类型的机能组件由 TATA 盒及转录起始点即可构成最简单的启动子⑵增强子──远离转录起始点(1 ~ 30 kb) 、决定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 DNA 序列述:它发挥作用的方式通常与方向、距离无关增强子也是由若干机能组件组成,有些机能组件既可在增强子、也可在启动子中出现这些机能组件是特异转录因子结合 DNA 的核心序列从机能上讲,没有增强子存在,启动子通常不能表现活性;没有启动子时,增强子也无法发挥作用⑶沉默子──某些基因含有的一种负性调节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2.反式作用因子――真核基因调节蛋白,又称转录因子(TF)⑴⑴概念:指能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反式激活另一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因子概念:指能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反式激活另一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因子述:绝大多数真核转录调节因子由某一基因表达后,通过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另一基因的转录有些基因产物可特异识别、结合自身基因的调节序列,调节自身基因的开启或关闭,这就是顺式作用具有这种调节方式的调节蛋白称为顺式作用蛋白⑵分类① 基本转录因子* RNA 聚合酶结合结合启动子所必需的一组蛋白因子* 作用:决定三种 RNA 转录的类别②特异转录因子*为个别基因转录所必需的蛋白因子*作用:决定该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有的起转录激活作用,有的起转录抑制作用,⑶结构域:DNA 结合域、转录激活域和介导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域述:这些结构域域 DNA 结合形成的结构模式有锌指结构、α-螺旋等,二、翻译水平的调控(一)原核生物翻译水平的调控述:原核生物翻译水平的调节主要在翻译起始阶段,依靠调节分子直接或间接决定翻译的起始位点能否被核糖体利用调节分子的种类分蛋白质和 RNA 两种1.调节蛋白*作用机理:通过结合自身的 mRNA 靶位点,阻止核糖体识别翻译起始区,从而阻断翻译。
2.调节 RNA*作用机理:与特定 mRNA 上的 S-D 序列互补形成杂交体,从而阻断 30S 小亚基对起始密码的识别及与S-D 序列的结合,从而阻断翻译二)真核生物翻译水平的调控述:真核生物翻译水平的调控相当复杂,大多通过调节起始阶段和延长阶段的许多参与成分的作用来控制翻译水平附:乳糖操纵子(元)调节机制1.乳糖操纵子(元)的结构 述:E.coli 的乳糖操纵子(元)含 Z、Y 及 A 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乙酰基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 O、一个启动序列 P 及一个调节基因 I I 基因编码一种阻遏蛋白,后者与 O 序列结合,使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关闭状态在启动序列 P 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由 P 序列、O 序列和 CAP 结合位点共同构成 lac 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酶的编码基因即由同一调控区调节,实现基因产物的协调表达2. 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 述:在没有乳糖存在时,lac 操纵子(元)处于阻遏状态此时,I 序列在PI 启动序列操纵下表达的 Lac 阻遏蛋白与 O 序列结合,阻碍 RNA 聚合酶与 P 序列结合,抑制转录起动。
当有乳糖存在时,lac 操纵子(元)即可被诱导在这个操纵子(元)体系中,真正的诱导剂并非乳糖本身乳糖进入细胞,经 b-半乳糖苷酶催化,转变为半乳糖后者作为一种诱导剂分子结合阻遏蛋白,使蛋白构象变化,导致阻遏蛋白与 O序列解离、发生转录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是一种作用极强的诱导剂,不被细菌代谢而十分稳定,因此被实验室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