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企业名称不仅具有人格属性,还具有明显的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随着这些属性的凸显,与企业名称相关的冲突越来越多在法律层面,传统的法律制度和调整方式难以应对这些冲突与矛盾,难以调整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有必要对现行法律及调整方式进行认真检讨,从而使其得到及时的修正和完善 论文关键词:企业名称;字号;冲突;竞争法;知识产权法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名称与自然人的名称一样,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已,而与之相关的冲突或纠纷亦是少之义少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名称所蕴含的意义或价值不再那么简单,与其相关的冲突也越来越多这些冲突带来的危害是明的冲突一方的行为可能直接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或名称权、商标权等民事权利,也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破坏正常和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还可能直接给消费者带来损害然而,我们的法律在这方面显得比较滞后,很多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如何准确把握企业名称在市场经济中的含义和属性,对与之有关的冲突重新加以审视,并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调整方式,这无论是对消费者、市场经营者,还是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企业名称与商号、字号的含义辨析 弄清企业名称的含义与构成及其与字号、商号之[白J的关系,是准确理解企业名称冲突,完善企业名称法律调整的必要前提。
企业名称是企业人格特定化的标记,也即企业藉以区别于其它企业的标记在经济活动中,企业名称通过标识或标注等方式将其依附在各种具体的市场交易行为,以及其特定商品和服务之上很多情形下,交易对象或消费者经常通过对企业名称的辨别来区分不同的交易对象的信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声誉等当一个企业成为知名或驰名企业时,其名称象征着良好的社会信誉或声誉,蕴含着一定的或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论及企业名称时,人们经常也会淡及商号和字号等概念,且往往混为一谈这种混乱缘于我国的传统称谓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在过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一个手工作坊或店铺的名称通常被称为字号由于手工作坊和店铺为当时最主要的商事企业形态,商号和字号往往被作等同理解和使用1986年我国在制定《民法通则》时,也基本沿袭了这一传统 该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可以起字号,在诉讼中以依法登记的宁号作为诉讼当事人,而该法对代写论文法人企业的名称却不称为字号可见,该法将字号定义为工商户和个人合伙的企业名称,而非法人企业的名称商号和字号的混同理解,还缘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1991年颁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该规定将字号和商号作等同使用。
在后来的立法中,这种理解及混乱逐渐得到纠正国务院于1997年发布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中再没有字号或商号等使用,而是直接使用企业名称一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4年颁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字号只是企业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局于2008年颁布的《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字号只是个体工商户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见在立法界,人们对字号和企业名称的理解越来越清晰,即企业名称依次由行政区域、字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等部分构成字号只是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企业)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商号这一概念,除了前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④间接涉及外,没有法律法规对之含义作出规定在经济界,有人将字号等同于商号在法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商号即商事主体的名称,也俗称商号也有学者认为对商号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号等同于商事名称,而狭义的商号仅指字号可见,商号是企业名称或字号的别名而已 刑法学近3年论文 二、企业名称的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 企业名称与自然人的姓名一样,均为一种识别性的符号我国《民法通则》将自然人的姓名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定性为一种具有身份陛质的人格权。
它受民法保护,禁止他人非法侵害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名称(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的名称)与自然人姓名相比,它却具有明显的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这些属性致使对企业名称进行单一的民法调整已经不再合理 (一)企业名称的财产属性 企业名称的财产属性丰要表现为它具有财产权的创设效力或效果,可为权利人创造收益,增加财富同时,企业名称可以依法转让、继承,甚至许可使用显然,作为单纯人格权的自然人姓名就不具备前述特性现实中,企业可通过对其名称的开发、利用、标注,以及对自我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的不断培育和完善,从而提高其市场知名度,获得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声誉,进而赋予其名称以巨大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效应往往促使企业对其名称的创设和开发直接进行巨额投资,如通过广告投入或社会公益支出等方式以获得较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笔者认为,企业名称所蕴含的价值是基于名称与具体的企业 (包含产品和服务)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精神利益而这种精神利益在市场中,可以转化一种巨额的经济利益或实际财产,其财产属性湿而易见 可见,企业名称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人格权,它还具有财产权的性质因此,国内很多学者将其视为一种知识产权在国际上,企业名称早已被纳入知识产权的体系之中。
我国在1985年加入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将企业名称与商标权均定性为知识产权并受其保护1992年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东京大会将商号权(即企业名称权)作为“识别性标志权利”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我国,尽管大多数学者承认企业名称的知识产权属性,但现行的法律并没有将该种权利列入知识产权范围之中 (二)企业名称的竞争属性 一个独特的或知名的企业名称在给该企业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会为其带来明显的经济竞争优势这致使企业名称,特别是知名企业名称就成为了企业之间开展竞争的重要对象或载体除了少数属于同名巧合外,企业名称的冲突绝大多数属于采取假冒或仿冒手段以盗取他人业已获得的竞争优势,或淡化其名称、减损其竞争优势的行为引起而凡是侵害企业名称权的行为大抵都带有商业竞争的故意或与竞争有关企业名称的竞争属性是由其财产属性决定的由于对财富的极致追求,竞争者自然不会忽略企业名称的经济价值,不会放过通过对企业名称的各种运用才实现对市场的占有和财富的获得没有财产属性,企业名称也就没有竞争属性,它就会同自然人的姓名一样,与竞争无关,由其引起的或与其有关的社会关系也非常简单 三、企业名称的冲突、成因和定性 显著的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是引发企业名称大量冲突和纠纷发生的原因。
企业名称的冲突或纠纷主要表现为企业名称的全部或部分(字号)相同或相似,或企业名称中的核心部分(字号)被当作商标、名称、域名加以注册使用,或者反之,即把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或把名称或域名的中文音译当作企业名称主要部分加以注册 以冲突对象为标准,企业名称冲突可分为同类冲突和异类冲突同类冲突是指企业名称与企业名称之间的冲突,而异类冲突是指企业名称与其他权利标的或载体的冲突,如企业名称与自然人姓名、商标、名称以及域名等之间的冲突同类冲突进一步又可分为整体冲突和部分冲突这些冲突在法律上可能意味着侵权、不正当竞争,也可能属于合法的冲突或纯属巧合 (一)企业名称的异类冲突 企业名称与自然人姓名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将他人姓名当作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加以注册使用当一个自然人的姓名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或声誉度时,它就具有了利用的价值某些企业可能将该自然人的姓名当作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加以注册登记如,利用电影明星章子怡的姓名注册一家名为“广州市章子怡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这种冲突给市场带来的混淆是明显的,很容易使市场相关方(包括交易对象和消费者)产生误导,从而危及交易安全和消费安全 企业名称与商标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利用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注册为商标,或把他人的注册商标当作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加以注册登记。
这些行为是否侵犯他人的名称权或商标权而成为种侵权行为呢?在我国《商标法》和《民法通则》中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从实际情况来看,将他人的注册商标,特别是驰名商标注册登记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显然可使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但这种行为也会导致市场混淆效果,从而误导消费者或潜在交易对象作为注册商标持有一方,其利益在这种冲突下当然会被减损反过来,将他人知名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注册为商标,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那么,这些冲突行为是否构成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被法律所禁止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企业名称与名称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将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作为的名称或名称的核心部分来使用这种冲突可能是一种巧合,但也可能出于一种故意擅自将他人的注册商标注册登记为名称,或作为名称或名称的核心内容来使用,或将他人名称中的核心部分注册登记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这些冲突显然也会导致市场的混淆,误导消费者或交易对象,导致在先权利的损害 企业名称与域名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的拼音和域名中的二级或三级域名部分内容存在相同或相似这些冲突也会导致市场的混淆,但相对来说混淆度较低,给市场带来的危害也较小 (二)企业名称的同类冲突 按照冲突程度划分,企业名称的冲突可分为企业名称的整体冲突和部分冲突。
整体冲突是两个或多个企业使用一个完全相同或相似的企业名称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和登记制度,不同企业通过相同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而取得整体完全相同的名字是不可能的当然,整体相似的名称却是时有发生,这主要缘于企业名称登记机构和工作人员对字号相似的不同理解和严格度的不同把握这种整体冲突或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甚至行政诉讼程序加以解决,以保护在先权利人的合法利益笔者认为,企业名称的整体冲突主要来自于市场的假冒在市场中,某些企业为了获得某种竞争优势、某种经济利益或为了故意损害他人商业声誉等目的,而擅自使用、假胃或仿冒他人的企业名称这些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侵权行为或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即这种冲突是因某一种侵权或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起,不存在凶为善意或巧合 部分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的企业名称中的核心部分——字号相同或相似,但是行政区域、行业或企业形态等其它内容却存在不同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凶很多,它除了某种侵权或不正当竞争之故意,也町能凶为某种善意或巧合而存在当然,这种故意的得逞和巧合的发生皆因我国企业名称登记制度存在缺陷和漏洞所致 我国法律规定,除历史悠久、字号驰名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全国性公司或大型企业外,企业名称由所在行政区域名称、字号(或者商号,下同)、行业或者经营特点和组织形式构成。
企业只准许用一个名称,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⑥可以看出,法律虽然规定不同的企业不能使用完全同一的企业名称(即前文所述的整体冲突),但是并不禁止在不同行政管辖区域,或不同行业或不同的企业形态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字号(即部分冲突)而字号恰恰是企业名称的最核心和最具有价值的部分,它往往是侵权和竞争行为指向的最为主要的目标法律制度的这种安排允许了企业名称部分冲突的存在,被许多侵权人和从事不正当竞争的市场主体所利用而这类冲突很多时候误导了消费者,导致了市场的混乱,扰乱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四、冲突的解决及法律调整 关于企业名称的多种冲突存在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制度不健全和法律调整方式不完善针对我国立法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着手和完善,从而有效解决各种企业名称冲突和纠纷 (一)关注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对企业名称实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法律调整 我国《民法通则》将企业名称权视为一种单纯的人身权加以调整,这种做法基本忽略了企业名称的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该法对企业名称权的寥寥几条规定,显然已经过于简单,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