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三章授课题目: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文艺复兴文学在各国的发展简历;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的创作;理解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深刻含义,尤其是人文主义在文学中的指导作用;掌握《堂吉诃德》 、 《哈姆莱特》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征;教学重点和难点: 《堂吉诃德》、 《哈姆莱特》中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发展概况;塞万提斯、莎士比亚代表作品分析;教学方法:讲授,师生互动,讨论;辅助手段:教学录像;电影)授课时间安排:8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从14 世纪起,以但丁为先兆,西欧社会开始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是欧洲历史一个伟大转折时期,它延续到17 世纪初,以莎士比亚的巨笔写下标志它终结的光辉一页文艺复兴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它的到来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中世纪文明所取得的优秀成果是文艺复兴出现的前提和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是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有力的思想武器2、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体现资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形态1)用人性反对神性中世纪神学家安瑟伦说:“轻视自己的人,在上帝那里就受到尊重。
不顺从自己的人,便顺从了上帝 “ 但丁的回答是:“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圣徒说: “不要为了你的生命而讲究你的饮食,也不要为了你的身体而讲究你的衣服 索福克勒斯: “最愉快的生活是毫无节限的生活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5)复杂性: 并非一个长达300 年的人性解放的狂欢节,而是一个复杂迷离的世界正像卢卡契评价莎士比亚时说的:“既看到了人文主义的胜利,同时也看到这个正在前进中的世界将是一个金钱统治的世界,压迫和剥削群众的世界,大力放纵个人主义、充满贪婪等等的一个世界 “人性,不是神性,但也不应是兽性,度的难度正因其复杂,所以才是人学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总体特点:1、人文、民间、封建三者并存,以人文为主流2、鲜明的反封建反迷信思想3、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表现在对社会现实有更广阔的反映在忠于现实的同时,又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夸张的形象,抒情的气氛,对乌托邦的向往在人物塑造上达到新的高度,出现许多典型形象4、民族文学和民族语言的定型期三、文学状况1、意大利文学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出现最早的地方,但丁的作品已经预示人文主义的倾向。
14 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弗兰西斯克·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歌集》是彼特拉克的代表作 《歌集》分为“圣母劳拉之生 “和“圣母劳拉之死“两部分,抒发诗人爱的幸福与失恋的痛苦彼特拉克内心充满矛盾,他无法克制对劳拉的强烈感情,同时又因自己的爱情产生一种负罪感,心灵无法安宁《歌集》是中世纪以来对世俗爱情进行正面歌咏的优秀抒情作品乔万尼· 薄伽丘 (1313-1375)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人文主义者,和但丁、 彼特拉克被并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三杰 “ 《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十日谈》中的故事取材广泛,中世纪传说、历史事件、东方民间故事、现实中的人和事都成为涉取的题材薄伽丘在运用这些材料时突出它们的现实性,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观点《十日谈》揭露、批判了罗马教会的腐败和僧侣的伪善、堕落、贪婪,肯定人的本性,强调追求现世幸福的权利,提出人与人平等的思想《十日谈》塑造了众多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善于刻画人物心理《十日谈》采用框形结构,把100 个独立成篇的故事组合在一起 《十日谈》运用讽刺、幽默的笔法,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
《十日谈》 对欧洲文学具有重要影响,成为乔叟等作家模仿的范本,莎士比亚、歌德等也运用其中的故事作为创作素材2、 法国文学弗朗索瓦·拉伯雷 (约 1483-1553)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欧洲第一部长篇小说①《巨人传》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A、巨人形象的塑造B、对个人自由、现世幸福和感官快乐的强调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成为生活信条)C、对知识和教育(主要是人文主义)的高度重视D、建构理想乌托邦的积极努力E、对民间文学文化传统的高度尊重②《巨人传》的艺术创造A 、对民间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创造性改造B、狂欢化,狂欢节文化的反映,天主教国家一般每年有狂欢周,始于主显节(1 月 6 日) ,此时打破等级,把城市钥匙交给愚人会议,化装游行、假面舞会节日诙谐、诙谐性语言作品、广场语言现象和体裁用德廉美修道院的话说“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C、对身体资源和身体文学性的开发D、独特的幽默机制与当代广告文化原型E 、叙事方法的拓展:叙述人的僭越、叙述本身的自我指涉3、西班牙文学16 世纪中叶至17 世纪初是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 “塞万提斯的《堂o吉诃德》是16 世纪西班牙文学的最高成就。
具体内容见专节)维加的剧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羊泉村》 《羊泉村》 (1619)取材于15 世纪西班牙的历史事件维加在剧中谴责封建贵族的罪行,将农民作为正面主人公,歌颂农民的抗暴斗争,但把解决农民和封建贵族矛盾的希望寄托在英明君主身上维加的戏剧使西班牙民族戏剧走向成熟,对欧洲戏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4、英国文学杰弗利·乔叟(约 1342-1400) 是英国中世纪末的伟大诗人他模仿《十日谈》写出了著名作品 《坎特伯雷故事集》 书中的 24 个故事是一群从伦敦到坎特伯雷朝圣的人在路上为解闷而轮流讲述的,故事讲述人是各阶层、各种职业的代表,性格鲜明,展现了14 世纪英国的生活画卷15 世纪末, 英国出现了最早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 莫尔 (1477-1535)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莫尔的代表作是对话体散文《乌托邦》,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16 世纪,英国文学进入兴盛时期,诗歌和戏剧取得突出成就埃德曼·斯宾塞(1552-1599)是乔叟之后英国第一位伟大诗人,他的不朽杰作《仙后》 《仙后》表达人文主义道德理想,歌颂冒险精神和征服的快乐、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大学才子 “戏剧家的创作继承英国民间戏剧传统而又有所创新,对英国戏剧做出重要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马洛是“大学才子 “中最重要的一位莎士比亚的剧本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三、各国文学:1、意大利:发源地,可分为前(14-15 中) 、后( 15 中-16)两期A、最早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十字军东征使意大利成为贸易中心,城市兴起,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达城邦国家,大学众多,有利于新思想发展是罗马古典文化的发源地,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中心开明教皇、城市统治者的扶植,如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B、前期:从搜集、研究希腊、罗马古籍抄本入手三颗巨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1304-1374) :人文主义之父爱情诗始祖出身于佛罗伦萨的律师家庭他最先提出 “人学 “和“神学 “对抗的观点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足够了这是我所乞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 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因此被誉为第一个“近代人 “代表作:《歌集》,366 首诗歌,用意大利语写成,?发展了 “温柔的新体 “,缠绵悱恻,温柔清新,创立 “十四行诗 “的形式,为欧洲近代抒情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内容:1327 年,23 岁的作家在阿维尼翁的圣吉雅拉教堂对劳拉一见钟情,劳拉病逝,“一切都为了神圣的爱情,爱情把一切化为神圣“。
大胆表现真实的情感和对现世幸福的追求,“我同时爱她的肉体和灵魂 “,比但丁的精神恋爱进了一步彼特拉克奇喻“:金一般的头发、星星般的眼睛、牛乳一般的皮肤、 花瓣一样的面颊, 后来被人反复模仿,成了公式, 当时有其独特之处,如:“我没有得到和平,我的一切战争都已结束,我既害怕又希望,我既燃烧又在冰窟中冻僵 不过,基督教沉重的忏悔情绪使得他把中世纪的神学家奥古斯丁引为知己,有离尘出世的情绪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 ) :父亲是佛罗伦萨的商人,薄伽丘是私生子,所谓双重邪恶的产物,果然成为时代的逆子,“我是流氓我怕谁“,玩世不恭的泼皮精神薄是彼特拉克的好友,通晓希腊文,有机会进入那不勒斯王的宫廷,爱上国王的外室女儿代表作:《十日谈》,挑战禁欲主义,“人曲 “亚伯拉罕皈依天主教绮丝梦达的悲剧绿鹅的故事(2岁的孩子被爸爸带入山中修道,16 年后第一次进城,看见一群姑娘,“这是什么 “爸爸说: “我的孩子,快低下头,眼镜盯着地面,别去看她们,她们全都是祸水她们叫绿鹅 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人欲是自然天性女修道院长的故事迎合小市民趣味粗鄙也是一种反抗框形结构, 每讲完一个故事,大家发一通议论,又生发出另一个故事。
这种结构特别适合于没有一个中心内容而有许多散漫的小故事的小说此外, 这部作品截取人生横断面反映深广的社会内容,完全用意大利语写成,用世俗的散文替代了贵族的诗歌,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础.这一时期的艺术体现人文思想,具有现实主义倾向C、后期:阿理奥斯托( Lodovico Ariosto,1474-1533 ) : 传奇体长诗 《疯狂的奥尔兰多》( 《疯狂的罗兰》 ) 塔索(Torquato Tasso,1544-1595) :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艺术三杰:达·芬奇( 1452-1519) ,画家、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建筑师,?发明飞机,解剖人体三名作:《最后的晚餐》--复杂多样的表情《岩间圣母》--慈祥的女性《蒙娜丽莎》--笑了,不再郁郁寡欢米开郎基罗(1473-1564) ,以《圣经》为主题,但人物渗透人文理想,?是具有无比惊人体魄与意志的英雄形象 《大卫》,四米高《摩西》梵蒂冈西斯廷大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343 个人物, 100 个巨人壁画《末日审判》拉斐尔( 1483-1520) 《西斯廷圣母》 、 《雅典学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及50 多位古今名人马基雅维利 ( 1469-1527) : 政治学之父。
佛罗伦萨人政治家、外交家、 历史学家 《君主论》,提出君主可以摈弃道德,集狮子和狐狸为一身最早完整地提出资产阶级国家学说,使政治同宗教、 伦理道德分离 “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正确的“, 为了实现政治目的, 应该不择手段,摈弃道德, 作为君主必须懂得如何做坏事而不怕遭人非议,甚至宁愿蒙残酷之名而不行仁慈之举,宁使人畏惧而不被人爱戴,只有不守信义,才能成就伟大事业--马基雅维利主义当代最有影响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2、法国,从16 世纪开始有平民--贵族两种倾向龙沙及七星社诗人:龙沙( 1524-1585,Ronsard) ,贵族出身,从小给王太子当侍童,后因耳疾从文,?爱上三位姑娘,写下多部情诗集用本民族语言写诗的桂冠诗人七星诗社是法国古典主义的源泉,近代抒情诗的基础蒙田(Montaigne,1533-1592 ) :生意人家庭,母亲方面是犹太人父亲获得了一块叫蒙田的产业,想把儿子培养成绅士,刚会走路,就学拉丁文和希腊文,六岁上高中,13 岁学法律,不到20 岁就当上本地议员,后当过两界波尔多市市长但等父亲死后, 38 岁的蒙田基本上从商业中引退,在古堡里同马、狗和书籍度过了余生的21 年他本是天主教徒,但经过巴托罗谬之夜后,他以良心主张宗教宽容。
以业余作家、职业绅士的身份写作,写作只图乐趣,没有别的企图,写那些从生活中来的哲学 《随笔集》,包括论文107 篇,涉及政治、宗教、伦理、?哲学等诸多门类分为三卷第一卷写死亡的问题,认为蔑视死亡是最大的德行,正是死亡使人生的快乐更强烈,学会死亡就是抛弃了奴性和一切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