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好资料简答题1.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分在哪里?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 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贸易的出口国方面称为直接出口, 进口国方面称为直接进口. 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中的生产国称为间接出口国,消费国称为间接进口国,而第三国就是转口贸易国, 第三国所从事的就是转口贸易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 进口贸易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出口贸易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 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2. 总贸易体系与特地贸易体系有什么不同?总贸易体系 又称一般贸易体系, 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称为 “总出口”,两者之和为总贸易额.特地贸易体系 又称特殊贸易体系, 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关境是指一国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 所以关境与国境可能存在不一样, 例如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存在使国境要大于关境,而几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 对外统一征收关税, 内部就自由贸易互免关税,此时关境要大于国境.3. 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一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也称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是指确定时期内世界各洲, 各国或各个国家经济集团的对外商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观看和争论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地理方 向,对于我们把握市场行情的进展变化熟识世界各国间的 (经济交换及亲热程度, 开拓新的国外市场, 均有重要的意义.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既标明白一国出口商品的方向, 也标明白该国进出口商品的来源, 从而反映该国进出口贸易的国别分布与地区分布, 说明白它同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4. 中国在 2003 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 50%,请你对这一指标作出评判.对外贸易依存度这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靠程度的一个指标. 它是指一个国家在确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一该国同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由于各国经济的进展的进展水平不同, 对外贸易政策的差异, 国内市场的大小不同, 导致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较大的差异, 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使中国经济的进展更加国际化, 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 国际分工不断加深, 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加强, 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亲热, 国际贸易规模快速膨胀, 各国的外贸依存度总体呈迅 速上升趋势.因此, 相伴着经济全球化,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大幅度攀升也是一种必定. 外贸依存度大幅提高带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 就是中国经济的进展正在走向与国际接轨的道路.换句话说, 中国经济的进展不仅属于中国自身,而且属于世界,中国经济的进展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国际层面上的意义. 中国经济的进展终将进入一个与世界经济荣辱与共的同步周期.5. 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主要缘由是什么?其次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出口总额占世界 GDP 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充分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 的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亲热, 外贸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出口依存度也在大幅度提高, 1978 年为 5.22%,1980 年为 6.68% ,1990 年为 14.56%,2000 年为 22.3% ,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位置在日益提高,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亲热. 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主要有: 国内市场的进展程度, 加更多精品文档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 好资料工贸易的层次, 汇率的变化等. 通常, 国内市场进展程度高的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国内市场不甚发达的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从事低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从事高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依存度.6. 简述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展的新趋势.1. 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加明显.2. 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新兴市场国家的作用与来愈大.3. 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进展方兴未艾.4. 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5. 科技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与来愈大.6. 多边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7. 全球贸易爱惜主义倾向照旧存在,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7. 影响国际分工进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国际分工的发生和进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进展水平, 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 2,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这里,生产力的进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进展的准备性因素,科技的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缘由. 3 ,生产力水平因素 .它是国际分工形成与进展的准备因素.只有在机器大工业进展起来以后 ,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形下, 才会产生进行国际分工的要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进展,必定会对国际分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4,生产关系因素.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准备着 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在旧殖民主义时期,国际分工明显带有宗主国掠夺,统治殖民地,附属国的性质和特点. 5,自然条件因素.不同国家的地理 ,气候,资源,国土等条件不同,为国际分工供应了自然基础.但现实中究竟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准备的.8. 当代国际分工有哪些特点?二战后国际分工显现出的新特点 1,二次后国际分工的进展显现了新的特点: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 分工日益为世界工业分工为主导形式的国际分工所取代. 2,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进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 3,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进展为产业部门内的分工. 4,由国内市场调剂的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分工过渡到由跨国公司和谐的企业内部的分工. 5,水平型国际分工已开头逐步多于垂直型国际分工.9. 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一〕世界市场的规模大大增加主要表现 :在世界市场的主体大大增多了 ,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以主权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市场;各国卷入世界市场的深度在增加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不断提高 ; 国际贸易的方式显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等等.〔二〕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 ,而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产品 ,电子产品和与新技术有关的产品的比重在加大 .〔三〕国际服务贸易进展快速主要表现在 ,不仅传统的服务贸易如银行 ,保险 ,运输等进一步进展 ,而且国际租赁 ,供应国际询问和治理服务 ,技术贸易 , 国际旅行等进展快速 ;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大于同期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 .目前世界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商品贸易额的 1/4 左右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给世界市场以巨大影响〔五〕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联系在加强10. 简述重商主义的要旨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即重金主义, 确定禁止宝贵金属的外流. 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 对货币的运用不过分加以限制, 变治理金银进口更多精品文档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 好资料的政策为管制货物的进出口,力图通过嘉奖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措施,保证和扩大贸易顺差, 已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11. 确定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国生产上的确定优势来源于该国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 假如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另一国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低, 即处于确定优势, 那么该国就应当特地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 假如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另一国要高, 即处于确定劣势, 就该国就不应当生产这种产品,而是从另一国进口这种产品.中心思想:自由贸易12. 依据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互惠贸易的范畴如何确定,贸易利益如何支配?13. 什么是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有几类?各说明什么问题?贸易条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确定程度上, 能反映该国的价格优势和竞争才能的变化趋势, 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TOT= 出口价格指数 / 进口价格指数净贸易条件 N= (出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 *100假如大于 100,表示贸易条件改善,换句话说,说明出口价格较进口价格相对上涨,意味着每出口一单位商品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比原先增多, 即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 贸易利益亦增大.假如小于 100,就表示贸易条件恶化,换言之,说明出口价格较进口价格相对下降,意味着每出口一单位商品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比原先削减, 即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 贸易利益亦削减.假如指数等于 100,即贸易条件不变.2. 收入贸易条件 I=〔 出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 〕* 出口数量指数C.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S=(出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 * 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D.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D= (出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 * (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10014. 画出供应曲线图,并说明其含义.15. 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的内容.16. 简述技术差距论的内容17. 试述产业内贸易的特点.18. 简述偏好相像理论的要旨.( P84-P88)19. 试述国家竞争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P100-P103 )20. 理论界关于稚嫩产业的选择标准主要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 〔 生产力论,经济进展阶段论,国家干预论 〕21.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P127) 2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论点是什么?22. 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1〕 爱惜本国市场 ;〔2〕 扩大本国产品的国外市场 ;〔3〕 优化产业结构;〔4〕 积存进展资金 ;〔5〕 爱惜和进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等 .23.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自由贸易政策,爱惜贸易政策,超爱惜贸易政策24.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更多精品文档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 好资料进口替代: 其主要方法是利用高额关税和数量措施来限制基本消费品的进口, 同时利用高估汇率鼓励工业所需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进口, 达到扶持本国新兴工业进展的目的, 实现基本消费品的进口替代. 〔1〕 优点:①奠定一国初步工业基础.②发挥本国资源等方面优势.③保证把外汇用在最关键地方. 〔2〕 缺点:①阻碍出口进展,导致国际收支恶化.②忽视非进口替代部门的进展.③排斥竞争,降低经济整体效率.25. 普惠制的基本原就是什么?普惠制方案一般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给惠国的自我爱惜措施有哪些?普惠制有三个基本原就: (1)普遍性. 指全部的发达国家应对来自进展中国家的进口制成品 和半制成品赐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2)非鄙视性. 指发达国家给全部的进展中国家以同等的优惠待遇, 不应鄙视某一或某些进展中国家. ( 3)非互惠性. 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赐予进展中国家以优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