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的构造,野外环境与危险识别,中国登山协会培训部:吕家沱,,课程内容,地 貌 的 形 成,,,,,,,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地球旋转能,地貌的形成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始终不断发展变化,,,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常 见 地 貌,坡地地貌 流水地貌 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 海岸地貌,坡 地 地 貌,坡地地貌是指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体在重力或流水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形成的地貌是我们户外最常见的地貌坡 地 地 貌,陡坡、碎石坡,滚石、落石 山体滑坡、崩塌,,,,,,,,,流 水 地 貌,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暂时性:片状流水、沟谷流水 常年性:河流流水,其能量取决来自于水的动能,其大小取决于流量和流速,岩溶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极地高纬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大气降水以固体降水(雪)为主,年平均气温0度以下的地面,终年积雪,极地高纬及高山高原的地下,终年气温0度以下时被冻结的岩(土)层称为冻土,在这里由融冻作用产生的地貌,称为冻土地貌。
分布在大陆内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和海岸带风成地貌有风蚀谷、风蚀残丘、风蚀柱、蘑菇石风积地貌有沙丘、荒漠等 黄土地貌:土状堆积物,,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具有一定宽度的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其上界是风暴浪作用的最高位置,下界为波浪作用开始扰动海底泥沙处海岸地貌,山 区 气 候 特 点,风 降水 气温,上坡风 下坡风 峡谷风 旋风,山区气候特点:风,山区气候特点:降水,影响最大的三个天气因素是: 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 在寒冷的条件下,温度的影响和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山区,温度随高度而降低,这种变化在夏季约为冬季的两倍 垂直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下降0.6度,山区气候特点:气温,(1)白天时,谷风一般自下而上吹,在夜间则正好相反,一般 从峰顶吹向山谷下方 (2)白天(特别是早上)可见山口一朵朵的云团逐渐分化为雾 气,并逐渐消散 (3)傍晚日落时,在西方山谷上空出现一片片橙色或玫瑰色晚 霞(火烧云) (4)傍晚时山下有雾,而且天气较凉(入夜寒),说明第二天天 气可能较好 (5)清晨草地见有露水和霜冻 (6)星光稳定,很少闪烁天气变好的征兆,(1)白天,谷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夜间从山谷吹向山顶。
(2)早晨出现绢云,而后黑云增多,并徐徐下沉 (3)云团行走很快,并有增多的趋势,这可能是暴风雨的前兆 (4)风向突然变化,并越来越大,同时还伴有乌云吹来 (5)在干热或雾气弥漫过后,突然能见度转好 (6)清晨雾满山谷,至晚仍不消散 (7)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8)在黎明前星光闪烁不定 (9)傍晚气温增高,夜间很暖、闷热 (10)半山谷的云雾上升,可能是暴风雨将来的征兆天气变坏的征兆,野外常见危险识别及防范,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那些危险?,摔伤、砸伤、晒伤、冻伤、动物咬伤…… 雷暴、洪水、塌方、泥石流、雪崩 中暑、失温 迷路走失,交通意外事故 遭遇劫匪 ……,危险是绝对的 安全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安全 意识非常重要,野外常见危险识别及防范,人为因素引起的危险及其防范 自然因素引起的危险及其防范 混合因素引起的危险及其防范,这种过河方法可行吗?,1、脱离团队; 2、迷失方向; 3、未按计划到达营地 4、错误选择营地,人为因素引起的危险及其防范,队员必须明确每天的路程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不可全部依赖领队而盲目跟从; 遵守团队纪律,不要落后于收尾队员;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二人以上行动,严禁单独行动; 行进中应注意队形,保持距离; 因体能下降或其他原因(如要方便),及时报告领队; 每个人都要带地图、指南针、水壶、粮食、灯具、救生盒等必需的个人装备,绝不可多人共用。
脱离团队,如果确信自己能够走到目的地,可继续前进,直到和队友会合; 如果体能有限或过分恐慌,应先留在原地,回到原路或上一次的宿营地寻找避难所,等待队友救援; 领队应随时注意清点人数,一旦发现有人掉队,应马上安排团队原地休息,安排队员搜寻有任何事都要告知领队,案例1——云南苍山事件,任圣杰,26岁 2010年7月13日,独自登苍山,1瓶水,一点零食,雨伞,挎包 19:50摔伤、腿骨折,求救,15日7:20后失去联系 深圳山地救援队出动,7月25日找到遗体;,携带必要的导航设备,认真研究路线; 在既定的线路上前进,不可以轻易偏离线路; 走有路的地方,不盲目穿越无痕迹的区域 认真观察线路,区分人走过的道路和野兽走过的道路,迷失方向,绝不可慌乱而到处乱走,这样只会更加迷失方向 安静下来,尽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点 沿途要做好标记并在本子上记录这些标记的所在位置 要避免再一次迷路,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点后,再一次先择方向进行尝试 在沿途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的情况,直到找到正确的方向 并在适当时候发出求救信号制定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不确定因素,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树立时间观念,加强时间管理,按预定时间完成行程; 不临时增加计划之外的项目; 尽量早出发,合理安排休息,不拖拉。
未按时到达营地,如果离目的地已不远,道路很明显,现在的位置也很明确,可以打开头灯继续前进; 如果发生了其它的不利情况,如下雨而气温下降,或迷路无法回到原地,或队员中有人身体不适,或在黑暗中山路难行等,应就地选择庇护所露宿过夜案例2——南宁7.9事件,手手,骆旋,21岁 2006年7月8日,广西南宁市13名驴友去赵江峡谷游玩; 峡谷狭窄,晚上他们分三处宿营,一些人选择了河谷; 7月9日凌晨4点多,开始下雨,由小雨渐成大雨,天亮后又转为小雨有人出来看天,又望河上游,没见有涨水的迹象,也就没发出警示; 7点,山洪来了,来得一点预兆都没有干涸的峡谷瞬间山洪滚滚……,严格遵守营地选择的基本原则:背风、避险、防兽、防落石、防洪水; 注意避开悬崖,避开水道,严禁雨季在河滩上或溪谷里露营; 选择比较隐蔽的营地,避开交通通道,防范人为侵害; 遵守营地纪律,小心用火错误选择营地,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如果条件限制,应做好防范措施如安排值夜,预留逃生通道和线路,零碎物品装包,随身携带头灯和刀具等最受强风,最适宜生火,帐篷不易结水珠,遇上山火最安全,最不安全,晴天选择营地,,,,,,,,溫度 30 °C 濕度 40 % 風速 30 km 雨量 500 mm,,風,,,雨天选择营地,大雨下最安全營地,大雨下最危险营地,雷电下最危险营地,最不通爽营地,,,,,,,,,,,,溫度 10 °C 濕度 95 % 風速 10 Kn 雨量 2000 mm,,風,1、特殊地貌; 2、动植物; 3、天气,自然因素因素引起的危险及其防范,地灾灾害,高空落石 塌方、泥石流,地质灾害:高空落石,事先应寻找能躲避落石的大岩石下或转弯角落,以便通过。
切实保护头部,戴上一些保护器物(如头盔、厚衣物、木板、铁锅等)较为妥当 队伍行进中遭遇有可能引致落石的徒坡地段,应该保持一个安全合适的距离 地质灾害:高空落石,若遭遇严重落石处时,须趁停止落石的空档,迅速逃离现场, 应该尽量避免人为所引起的落石,如果在多岩石的场所不小心碰落了石块,应高喊“注意落石”,通知下面的人,避免因此造成大事故 不要在大雨天或者连续阴雨几天,当天还下雨的情况进入溪谷 泥石流常滞后于大雨暴雨而发生 正常的流水突然断流或者洪水突然增大,并拌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 深谷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者闷雷声,就算是极其微声,也应判定泥石流已经形成,要速离开 河谷溪谷深处突变昏暗,并拌有塌方现象,要速离开,不是山洪就是泥石流地质灾害:塌方、泥石流,不能沿沟向上或者向下跑,而应该向两侧山坡跑,快速离开河道、河谷、溪谷地带 不要在土质松软,主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 要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稳的地方躲避 切勿上树躲避动植物伤害,蛇 猛兽 马蜂 蚊虫 蚂蟥 漆树,捕蛇非常危险,不要轻易尝试,动物伤害:蛇,准备一根手杖,边行时边打草惊蛇,因为蛇很少会主动袭击人类,受到惊吓会识趣地离开; 如果发现了毒蛇,最好避而远之; 野外活动时,戴好帽子,穿长袖外套,以及穿有强韧护脚的裤子和坚韧的靴子; 带好蛇药,若在两排牙痕的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痕,说明是毒蛇所咬; 若仅是成排的细齿状“八”字形牙痕,说明被无毒蛇所咬,保持冷静 大量清水冲洗伤口 服用蛇药 立即送医,动物伤害:蛇,尽量不要惊扰野生动物; 慎重进入野生动物的领地,不要让它们感到受威胁。
动物伤害:猛兽,碰到狼、野狗时,千万不要转身逃跑,应蹲下身捡拾石头、木棍并背靠石壁或大树,防止它们从后面袭击,并伺机爬到树上避难1.走在山路上,不要随意钻树林 2.不要打扰蜂窝,切勿以树枝等拍打路边树丛 3.在身体和衣服上喷涂防蚊油 4.避免使用芬芳味的化妆品 5.若遇蜂巢挡路,可绕路前进动物伤害:马峰,1.若遇一、两只黄蜂:可不予理会; 2.若遇群蜂追袭:坐下不动,用外衣盖头、颈; 3.如被蜇:拔除螫针不要挤压毒囊; 4.冷敷伤处,减轻肿痛; 5.严重螫伤应尽快求医使用防蚊喷剂或蚊香,不过这样会污染环境相对环保的方法是用烟熏或使用夜来香、药菊等天然防虫植物 在蚊、虻较多的地方,每天至少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全身皮肤 应携带驱风油或风油精等防蚊药品 容易过敏性休克的病人应该携带药物,并告诉其它人如何在被叮咬后的紧急情况下给自己使用这些药物动物伤害:蚊虫,蚊虫叮咬后可以用香皂、清水或弱碱性的液体清洗伤口 夏季行走线路尽量避开水田或在水塘、浅水河中等处; 着高帮鞋、厚、长的袜子,或把裤管卷到鞋内,必要时着雪套; 在鞋面或裤管上喷洒浓盐水动物伤害:蚂蟥,蚂蟥吸附皮肤时,可在蚂蟥身上轻轻拍打,亦可用浓盐水、肥皂水或醋涂在蚂蟥身上,或用烟头烤一下,即可使其口器松弛脱落,切勿用力拔。
伤口用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涂以碘酊,防止感染如血流不止,可用碳酸氢钠粉敷在伤口上不随意走入密林(矮树丛) 穿衣:长袖长裤,中帮登山鞋,戴手套 不要触摸不熟悉的植物 不随便採摘野菇野果食用,植物伤害处理原则,天气因素引起的伤害,暴雨 山洪 雷电,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尤其在多雨的季节和台风季节; 活动中认真观察天气,做好预估; 随时做好防雨准备,气象灾害:暴雨,行进中遭遇暴雨时: 领队应根据行进的路段和雨势的大小以及队员的身体状况迅速决定,继续行进或避雨 继续行进时,因暴雨影响能见度,应更加注意辨别方向 雨湿路滑,必要时使用安全绳,确保进行安全 避雨时,应注意保暖,防雷击,防山洪 在宿营时遭遇暴雨时: 根据周围地形和雨势大小决定是否要作出营地转移决定,将帐篷转移到安全地点; 对帐篷进行加固,挖好排水沟; 将帐篷内多余物品整理好,收入背包中,准备随时撤离; 必须轮班外出值班,一旦发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危险存在,马上撤离帐篷气象灾害:暴雨,案例3——石头河事件,大狮,34岁,IT行业; 小蜗牛,31岁,深圳市益田中学优秀教师 2006年9月9日 10:20到达水祖坑,天空晴朗,中午开始下雨,1小时后雨停了。
12:30前方山顶天空比较阴暗,开始回撤 13:00左右,撤到溪谷口较安全的地方午餐 14:50,山洪来了! 小蜗牛站在块石头上,瞬时被洪水冲走,领队大狮前去救她,也掉入洪水中……,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走 夏天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下雨的时候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 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 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盖过的桥梁,应迅速离开河道 同时注意不要试图涉过已达膝盖的溪流 气象灾害:山洪,峡谷、溪谷活动中天气恶劣变坏,下雨的时候要密切注意观察下雨量的变化 发现流水湍急,混浊及夹杂沙泥腐烂树木的时候,是山洪暴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