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民族服饰民族服饰 民族工艺 p8 民族节日 p12 民族礼仪 p17 民族历史 p24 民族饮食 p29 民族语言 p31 民族宗教 p34民族服饰民族服饰一、满族一、满族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服饰充满着浓郁的东北民族特点和民族性格的神韵,这是满族在其民族形成过程中一种长期生活积淀的结果 民族发饰:民族发饰: 满族男性的传统发型是把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仅后颅留下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 16 岁成年时方可蓄发满族旗头:满族旗头: 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 马蹄底鞋:马蹄底鞋: 清代花盆底鞋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
服装特点:服装特点: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 10 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二、朝鲜族二、朝鲜族 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传统女装:传统女装: 朝鲜族民族服装根据穿着者的年龄和场合,选用各种质地、颜色的面料制作女子婚前穿鲜红的裙子和黄色的上衣,衣袖上有色彩缤纷的条纹 ;婚后则穿红裙子和绿上衣朝鲜族妇女的短衣长裙,是朝鲜族服饰中最具传统的服装,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短衣在朝鲜传统男装:传统男装: 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裤子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男子短衣朝鲜语也叫“则高利“;成年男子的上衣衣长较短,斜襟、宽袖、左衽、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右襟上方。
三、达翰尔族三、达翰尔族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达斡尔服装受蒙古族和满族影响较大,男子穿大襟皮袍,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着皮靴达斡尔族男子头戴皮帽,身穿长袍,下着皮裤,脚蹬皮靴帽子多用狍、狼或狐狸的头皮做成,毛朝外,双耳、犄角挺立,形象逼真,出猎时,既防寒又护身服装的颜色多为蓝、黑、灰,老年妇女还喜欢在长袍外套上坎肩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四、蒙古族四、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并且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五、回族五、回族 回族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中,回族群众依然保持着中亚人的传统穿衣打扮。
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另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六、俄罗斯族六、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的传统服饰丰富多彩,人们在不同季节里,选择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衣着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男子夏季多穿丝绸开衩长袍、长裤,或穿白色绣花衬衫和灯笼裤,戴八角帽;冬天穿皮衣和棉衣,戴羊皮剪绒皮帽,穿高筒皮靴或毡靴妇女夏季多穿短上衣和短袖、半开胸、卡腰式、大摆绣花或印花的连衣裙;春秋季节多穿西服上衣或西服裙,头戴色彩鲜艳的小呢帽,上面插着羽毛做装饰,冬季穿裙子,外套半长皮大衣,脚穿高筒皮靴,头戴毛织大头巾或皮帽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民族工艺一、满族一、满族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伦杆”满洲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
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满族人的住宅,也有独特之处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户户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着山墙还有一溜儿窄炕,把南北炕联了起来,俗称“万字炕”满族房舍的南北西三面,“皆辟大窗户”,且分上下两层,窗棱以万字或工字为格,窗外糊纸,开关朝外,“恐夜间虎来,易于闯入”此外,房梁上常悬着悠车,用桦木皮(木威)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出生的婴儿就放在里面睡觉,母亲边悠车边哼着摇篮曲所以有民谣说:“东北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生了孩子吊起来二、朝鲜族二、朝鲜族 朝鲜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四面斜坡,屋里用木板隔成单间,各屋之间有门道相通屋内设平地炕,炕底有火道,即使是严冬,室内也温暖如春 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朝鲜族的文化受汉族影响较深,房屋建筑与汉族多有相似之处,不过为适应民族生活习惯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朝鲜族住房的构造,主要是木构架承重地基用土垫起 30 厘米高的台基,周边再砌上石块外墙也是先立起木框架,两面编织草绳或柳条,外抹泥浆,白灰罩面,中间充填沙土;也有不填沙土,做成空心墙的。
内隔墙多用双面抹灰的板条墙三、达斡尔族三、达斡尔族 一幢幢坐北朝南的高大的“介”字形草房,内壁和大棚装饰着各种图案,大方雅观家家户户的院墙围绕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达斡尔族的村庄大都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房舍院落修建的十分整齐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四、鄂伦春族四、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民居撮罗子”,鄂温克语叫“希椤(luó)柱”,它的外形如同鄂伦春族的“斜人柱”,高约 3 米,直径约 4 米,是一种圆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松木杆 牧区主要的住房是“蒙古包”,圆形夏天以苇子、柳条或桦皮围盖冬季,穷苦人家仍以苇子为包盖,富裕人家则以毡子围盖由于贫困、闭塞、经常游动,因而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非常简陋缺乏五、蒙古族五、蒙古族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
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蒙古包在《史记》、《汉书》等汉语典籍中,被称作“毡帐”或“穹庐”在蒙文典籍里被称为“斡鲁格台格儿”,意为无窗的房子,现代蒙古语则称“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为圆形或蒙古人房子包”字,出自满语满语称蒙古人住的这种房子为“蒙古博”,“博”意是“家”的意思,“博”与“包”音近,因此,蒙古包则作为一种译音流传下来六、东乡族六、东乡族 东乡族建筑主要有民居建筑,清真寺建筑,拱北建筑三种.居民的建筑风格简单,朴实,实用式样不多,有窑洞、平房、瓦房、土棚等 主要建筑材料为土弈,除门窗,柱梁外,其余均由泥土土穷砌平,屋顶铺一层白土,用碌碍压实 七、撒拉族七、撒拉族 撒拉族古老的民居——孟达村篱笆木楼,位于循化县孟达乡大庄村牦牛巷中,距离县城 25 公里,清大(清水——大河家)旅游二级公路直达景点,距西宁 178 公里属古民族建筑类景点 青海孟达地区古称河关地,自古以来,是甘青交通要冲,从元代开始,生活在孟达地区的撒拉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开发林地,利用当地自然林木土石资源,同时,与周边藏、汉、回、土、保安等民族交往,集结丰厚的多民族文化,修建创造了篱笆楼建筑。
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篱笆楼不仅记载着不同时代的建筑特征,也是撒拉族建筑风格的历史记忆,同时积淀着多民族的文化现象,是高原上难得一见的、具有一方民族区域特色的古建筑八、壮族八、壮族 壮族称屋为“干栏“住房的主要形式,有全栏式、半栏式和平房三种 壮族及其先民,素来注重村落环境的选择,多以围墙绕村,绿树成荫,而每一村前,都有一棵或几棵大榕树,以此象征人畜两旺村落房屋建筑,也讲究布局,互相间隔为宜 这种住房形式,宜于潮湿多雨,夏日酷热,地势不平的南方山坡地广西的瑶、苗、侗诸族,也有一部分人家居住干栏,但壮族的干栏建筑较有代表性壮族的整个干栏建筑,设计巧妙,用料精致,工艺颇高民族节日一、满族一、满族 藏族年节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的不同,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且在藏族年节文化中蕴含着深邃的内涵,它的系统性、多样性、喜庆气氛,充分地显示了藏民族务实求真,诚挚友爱,内聚亲合的精神和性格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燃灯节:燃灯节: 藏语称“葛登阿曲”,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
驱鬼节: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春播节:春播节: 又叫播种节、试种节,是给第一次学耕地的小牛套上轭木,试耕土地每年正月的某一个吉祥日举行 敬神仪式之后,还要举行跑步、角力等娱乐活动六月六六月六”歌舞会:歌舞会: “六月六”歌舞会藏语称“周格勒柔”,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歌舞为主的文艺盛会雪顿节:雪顿节: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一年一度的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雪顿节在藏语中,“雪”是酸子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子的节日藏历年:藏历年: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火把节:广西师大附中 毛老师整理 2014 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年广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学习资料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在彝族中,火把节不仅盛况家前,而且被视为新年的开始白马藏族与彝族、羌族等民族相处一地,因此其节日文化中的火把节独具一格,被视为藏族年节中的重要一支二、蒙古族二、蒙古族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传说与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扒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节” 三、回族三、回族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开斋节在回历每年 9 月,从见新月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