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汇讲人:胡雨菲 付寒松目录太白知多少诗韵踏歌行此情跨千古壹贰叁李白,何许人也李白,何许人也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太白知多少太白知多少初步感知平长仄短初步感知平长仄短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4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2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3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诗韵踏歌行诗韵踏歌行你你标标对对了了吗吗诗韵踏歌行诗韵踏歌行u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只把它称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有时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情采俱佳行吟解味诗韵踏歌行诗韵踏歌行u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月中仙人垂着双脚,圆圆的桂树跟着出现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那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又是给谁吃的呢?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状景目前踏歌慢行诗韵踏歌行诗韵踏歌行进步感知吟唱魅力进步感知吟唱魅力5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7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6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8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韵踏歌行诗韵踏歌行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管士光认为,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前后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此情跨千古此情跨千古好景难得,盛世不在好景难得,盛世不在u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u感慨和希望“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u回归现实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u矛盾重重,忧心如焚“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此情跨千古此情跨千古前人与今人多谓此诗非一般的咏月之作,而是寄寓着政治局势,又谓此诗前半喻开元盛世,在诗人心目中如朗月在儿童心目中然;后半喻天宝后期,蟾蜍喻安禄山、杨国忠之类的权奸、宦官、边将,昏蔽其君,紊乱朝政,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弦歌不绝,思承千载此情跨千古此情跨千古感感谢谢观观看看集善之家。